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3573455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习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其中“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公安基层单位的领导核心,是领导本单位全面建设和带领民警履行各项公安职能的“一线战斗堡垒”。目前,东胜区公安分局立体化防控系统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和升级,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基层单位“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体会,浅谈几点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粗浅看法。一、当前基层党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思想上不够重视,制度坚持难。虽然基

2、层党组织都是健全的,但有的单位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得并不好。究其原因,是对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同志认为, 人民警察条例是公安机关中的“法典”,只要依据条令条例办事,把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好,不出事就行了,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的好坏无关紧要;有的支部委员认为,党支部关键是发挥好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的作用,把握住重大问题这个“关”,其它几条内容是否落实没多大关系;还有少数同志则认为,基层工作量太大,执勤、训练、安保等任务太重,要落实的事太多,组织生活制度是软指标,落实不落实不会影响单位的全局工作进程。(二)学习的方式单一,内容落实难。部分党务干部素质难于跟上形势,工作视野不宽,思路不够清

3、晰,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开展党组织生活形式缺乏创新,存在畏难思想;部分基层党支部在如何过好组织生活上不愿意动脑筋,往往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让人感觉枯燥、空洞,因而很难开展“好”的党组织生活。(三)内容不联系实际,缺乏针对性。有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学习的内容不联系公安改革、公安事业发展的形势,不联系本单位的实际,特别是不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大话、空话、套话较多,形成了党组织生活与实际生活“两张皮”的现象。二、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几点建议(一)理解内涵,强化认识,提高对党务工作的政治责任感。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好“两手”。一是要提高对党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的组织尤其是党组织

4、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把过好组织生活作为一件头等大事,过好党内组织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特征,是我党的性质及其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二是认识到党务工作在组织工作中占重要地位和作用。党务工作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途径,是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党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党务工作的上述重要地位,切实增强做好党务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履行党务工作职责的荣誉感,自觉主动地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始终把做好党务工作放在公安基层建设的突出位置。就党务工作者自身而言,要有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全心

5、全意的服务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二)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内容。一是主体上求“新”,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责任感。在创新组织生活上,要做到主体上向普通党员倾斜,场所向基层前移。要从基层选拨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教员,将学习的课堂设在最基层的岗位一线,重点围绕提高党员理论素养、增强党员先进性等方面,开展“民警讲坛”、 “一名党员一堂课”、 “网络学党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打破传统组织生活模式,让党员成为组织生活活动的主角,让学习保持常态化。二是内容上求“新”,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积极性。组织广大民警利用“五四”青年节、 “七一”、 “十一”等

6、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忠党爱党教育,提升创建活动质量,全面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要将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严肃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学习借鉴时代感强、内容活泼的大众娱乐方式,通过开展“唱红歌、观红剧、看红书”、 “知识竞赛”、 “演讲比赛”和“游园活动”等贴近民警思想实际的趣味活动,将组织活动生动化,增强其吸引力。三是形式上求“新”,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参与性。要减少搞大活动、大动作,避免组织生活沦为形式化,走过场。要通过开展“小”活动, “小”动作作为组织生活的主要形式,增强广大党员的参与性。可以将组织生活与小竞赛、小讲座、小讲评结合起来,通过大家谈、相互辩的形式,实现组织活动的“灵活化”、“常态化

7、”和“实效化”,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增添活动组织开展的新意,提升创建活动的质量,提高广大党员的参与性。(三)抓住重点,做在平常,提高基层党务工作的整体质量。公安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克服业务工作一忙正常的组织生活制度就不坚持的现象。要按照创建模范党组织生活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党建工作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学习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党员评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只有制度健全并加以落实,公安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得到体现。尤其在思想汇报方面,注重区分岗位特点、任务重点、人员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思想汇报,对外出学习培训的流动党员

8、,通过党小组飞信、QQ 群进行书面汇报;临重大执勤任务、家庭困难、身体有病的党员民警,及时汇报心理想法。利用“谈心”活动,支部委员、党小组长主动倾听民警心声,了解实际困难,及时帮助化解困难。基层公安党建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用改革的精神探索并研究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改进党务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寻找适合基层公安基础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创公安基础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认识近年来,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从过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现在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同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都会做出相应的部署。而在如今,十九大报告中

9、,针对农村的发展,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就成为新时期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乡村战略的实施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成为解决好“三农”、激活农村活力、弥合城乡差距的重要武器。从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固有轨迹来看,农村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边缘地带,停滞不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化的推进,不少乡村,尤其是边远偏僻的乡村,逐渐没落、慢慢消亡。以至于每次谈及农村问题时,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空心化、留守问题等,不可避免。特别是当前我国在开启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农村所面临问题必须解决。所以必须要实现农村振兴,让农村重新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如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活力繁荣,就不可能有

10、国家的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它分别从乡村的生产发展、生态建设、精神面貌、社会治理、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农村发展总体要求,曾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也有提过,当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相比较而言,此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更高。这二十个字的表述除了“乡风文明”表述没有变化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前强调“生产发展”,现在要求“产业兴旺”,即不仅仅是发展生产,而且要求发

11、展产业,从层次要求更高;以前要求做到“生活宽裕”,如今在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要开启现代化的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当然也要“生活富裕”;对于农村面貌,以前要求做到“村容整洁”,现在要求做到“生态宜居”,上升到生态环境的高度;以前乡村要“管理民主”,现在则表述为“治理有效”,从一维主体的“管理”到多方参与的“治理”,所体现的正是当前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这些种种变化都是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如何来实施乡村发展战略?报告里面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我国全面发展的短板问题,在即将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坚持问题导向

12、,补好发展短板的必然选择。这就意味着未来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上尤其是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上向农村倾斜,为实现农村振兴打好基础。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可谓是报告中的亮点。在过去“城乡一体化”的提法上,再次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即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农村发展来促进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决不能处于从属地位,将其看作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垫脚石,而是要和城市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所以,在过去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模式下,未来我们国家试图从制度建设、政策体系上开始着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在

13、农村的土地承包问题上,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政策安排,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体的热烈支持。土地政策的连续稳定是农民安心搞生产的前提,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从短期来看,可以让农民消除疑虑,全身心的投入农业生产,长远来看,这更有益于农业农村长期稳定发展。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基层的有效治理。报告里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政策安排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的“治理有效”的具体体现。其中自治是治理有效的基础、法治是治理有效的保障,德治最终是融合在乡村自治和法治中,是治理有效的内化与升华。这三者各尽其能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乡村治理格局。治理体系的执行最终要靠人来落实。人才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报告中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有利于把各行业中热爱“三农”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农村工作队伍,加强三农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