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大坑1号井煤矿文字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2543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90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安大坑1号井煤矿文字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安大坑1号井煤矿文字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安大坑1号井煤矿文字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安大坑1号井煤矿文字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安大坑1号井煤矿文字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安大坑1号井煤矿文字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安大坑1号井煤矿文字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一 、概述1.1 评估目的任务为了优化资源配臵和矿山布局,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煤炭行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省行业办组织开展了我省小型煤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小于6 万 t/ 年的矿山)的扩能和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设臵工作,并由省国土资源厅批复了各市县的小型煤矿山的扩能方案和煤炭资源矿业权设臵方案。为了积极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做好煤炭资源整合后的后续工作,2009 年 9 月,受高安市大坑煤矿1 号井的委托,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拟建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高安市大坑煤矿1 号井所在地属高安市田南镇管辖。位于高安市城区方位 211、直距 45km处,距上高城区、新余城区

2、直距分别为 30km 、40km 。 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506561150832;北纬 280448280551。该煤矿有公路连接萍乡新余南昌省级干线公路和浙赣铁路线张家山建山铁路支线建山站,交通十分方便。见地理位臵图。111 评估目的通过对拟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拟建场地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为拟建工程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112 评估任务2 1、查明拟建场地及其附近外围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特征;2、对拟建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场地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3、根据建设场地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因素和条件,对拟建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措

3、施提出建议。1.2 评估依据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394 号) ;2、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 号文) ;3、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001 年 3 月) ;4、 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江西省政府令第95 号) ;5、 江西省高安市大坑煤矿1 号井(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6、 江西省高安市大坑煤矿1 号井(扩界)开采利用方案 ;6、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7、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及前人资料。12 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121 工程

4、概况高安市大坑煤矿1 号井原采矿许可证(证号:3600000830312)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3 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1-1 拐点号X Y 拐点号X Y 1 3108987 38611204 4 3108600 38611734 2 3108984 38611636 5 3108580 38611700 3 3108720 38611664 开采标高为 -60 -110 米,面积 0.0871 Km2。2008 年 12 月 26 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采复字20080281 号文批复大坑煤矿1 号井预划定矿区范围面积为1.2098Km2,比原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面积增加1.122

5、7Km2,开采深度为 +120-300 米标高。预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2 :预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1-2 点号X Y 点号X Y 1 3108987 38611204 9 3108460 38609880 2 3108984 38612000 10 3108775 38609875 3 3107882 38612245 11 3109400 38609650 4 3108090 38611810 12 3109795 38610430 5 3108500 38611850 13 3109540 38610500 6 3108785 386114450 14 3109250 3861

6、0110 7 3108655 38610305 15 3108820 38610300 8 3108495 38610315 4 地理位置图高安市大坑煤矿1 号井初期设计竖井一对(即主井和风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 万吨/ 年产原煤,目前实际生产能力为3 万吨/ 年产原煤左右。近期矿山计划新建一对主斜井,设计生产能力6 万吨/ 年产原煤。本矿山建于 1993 年 3 月,同年 12 月投产。主采B6煤层,采用短壁式工作面,后退式全冒落采煤方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矿车运输,立井单钩提升。开采深度为+120m -300m 标高,通过估算获得预划定矿区范围内煤炭资源保有储量90.8 万吨(其中1

7、22b类 9.4 万吨、 332 类 21.9 万吨、 333 类 59.3 万吨) 。5 本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共含煤13 层。由下而上:官山段中部含煤两层, 绝大部分为煤线; 老山下亚段含煤五层 (B3B7) ,为本区主要煤层赋存部位,其中B6 煤层为主采煤层,王潘里段含煤三层及煤线数条。总含煤系数0.098 。B6煤层位于老山下亚段的中部,为矿井主要开采对象。下距B5煤层平均 3 米左右,上距B7煤层 14 米左右。大坑煤矿1 号井预划定范围及周边地区均有钻孔控制,矿区内及周边共有钻孔25 个,其中见 B6煤层钻孔 23 个,见老窑孔2 个。共见 B6煤层煤点 23 层次,煤层

8、两极厚度03.44 米,平均煤厚在1.65 米左右;煤层连续性较好。总含煤系数0.098 。有 82.6%的见煤点大于最低可采厚度0.60米,以薄煤及中厚煤层为主。预划定矿区范围内B6煤层较发育,粟背山井田煤厚 03.44 米, 平均 1.65 米; 桥头二井田煤厚0.25 2.87米,平均 1.51 米左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属不稳定型煤层。1.3 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1.3.1 评估级别评估区为丘陵区,起伏不大,海拔高程+55m +130m ,相对高差75m 。 。地形坡度 20;矿区内主要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Q) 、三叠下统大冶组(T1d)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9、;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 )地层,其中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为含煤地层。地质环境条件中等;扩建煤矿年产量在6 万吨,开采深度为+120m -300m 标高,按照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地发199847号)属小型矿山,属较重要建设项目,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判分级表的规6 定,综合确定拟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1.3.2 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以矿区为中心,周边大致以矿区范围为界适当向外扩展。1.4 评估工作概况141 工作安排与工作量接受评估任务后, 本院立即安排有关技术人员针对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和初步分析,收集了拟建区及周边地区反映地质环境条

10、件和建设工程特征的基础资料(收集的资料见表13) 。在此基础上于 2009 年 9 月 2 日 5 日对评估区范围进行调查和访问,进行了室内资料综合整理,编写了报告。表 13 前人资料收集利用情况一览表序 号资料名称完成单位完成时 间1 江西省 1:50 万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江西地质工程勘察 院2000.9 2 江西省高安大坑煤矿1 号井(扩界) 资源储量地质报告江西省煤田地质局 一九五地质队2009.8 3 丰城市高安大坑煤矿1号井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方案江西省宜春小型矿 山设计室2002.4 1.4.2 质量评述评估工作在充分收集、 分析、利用了前人资料基础上,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野外

11、调查底图采用1:10000 地形图,地质界线参照地形地质图在里外圈绘;着重对周边影响拟建场地范围安全7 的边坡进行稳定性调查,所取得资料,充分反映了拟建场地及评估区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精度和控制程度均符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可满足拟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所需。原始资料均实行自检、互检等质量保证措施,成果报告经总院审查,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校核和补充修改。二 、地质环境条件2.1 气象水文2.1.1 气象评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根据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7.5 ?,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 -8?;年平均年

12、降雨量1666.28mm (19712004 年) ,最大年降雨量 2481.60mm (1998 年) , 最小年降雨量1042.60mm (1978 年) ,降雨主要集中于49 月,10 月翌年 1 月相对较少。全年以偏北风居多, 年平均风速为2.6m/s ,六月平均风速最小,最大风速为22 m/s(1976 年 3 月 18 日),一年中 4、7、8、11 月为大风月份,占全年大风的60。2.1.2 水文区内属剥蚀丘陵地貌类型,海拔高程+55m +130m ,相对高差75m 。区内地形较平坦, 水系不发育, 只有一条小河流通过矿区西边,无较大的地表水体分布。无泉水出露。8 2.2 地形地

13、貌评估区为丘陵区,地势较为平坦,起伏不大,海拔高程+55m +130m ,相对高差 75m 。地形坡度 20。2.3 地层岩性及岩土工程特征231矿区地质一、矿区地层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Q ) 、三叠下统大冶组( T1d)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 )地层,其中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为含煤地层。现由新至老叙述如下:(一) 、第四系( Q ) :1、全新统冲积、残积层:冲积层以粘土及亚砂土为主;残积、坡积层则为各地层原地风化产物。厚度不等,一般5 米左右,最厚达 51.30 米, 不整合于各老地层之上。2、更新统红土砾石层:下部为黄至灰白色卵石层

14、,砂、泥质充填或胶结。上部为红土层,具白色蠕虫状构造。厚约15 米。不整合于各老地层之上。(二) 、二叠系上统( P2)1、长兴组( P2C ) :为深至肉红色隐晶质或细晶质灰岩、一般含硅质,尤以底部含量高,并含黄铁矿晶体及燧石结核。地表仅见底部之硅质碎块。下9 部含古蜓,蕉叶贝、戟贝等化石。厚约200 米。假整合于龙潭组之上。2、龙潭组( P2l) :总厚 488 米,一般 380-420 米。假整合于茅口组之上。(1) 、王潘里段( P2l4 ) :厚 33.29-114.18米,一般 70 米。其特征是岩性变化频繁。根据含煤情况可分四部分。上部:一般岩性比较单一,绝大部分为石英细砂岩,间

15、夹有泥岩及粉砂岩, 含黄铁矿及铁质。 顶部间夹有灰岩透镜体。厚 7-42 米,一般 25 米。中部:以泥岩(含粉砂)及粉砂岩为主,间夹细砂岩。含煤三层。产腕足类、斧足类及猫眼鳞木、栉羊齿等化石和植物化石碎片。厚 2-47 米,一般 10-20 米。下部:以石英细砂岩为主,局部以粉砂岩为主,间夹有泥岩。富含海百合茎及戟贝、海豆芽等化石,厚6-31 米,一般 8-16 米。石英细砂岩风化后形成空洞及含丰富的动物化石。底部:以粘土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为主,偶夹细砂岩。含煤三层及煤线数条。厚3.50-27 米,一般 15 米。(2) 、狮子山段( P2l3 )以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夹粉砂岩及粉砂

16、质泥岩。该段含少量小长身贝、谢尔维贝及海百合茎等化石。厚6.70-61.38米,一般30 米。(3) 、老山段( P2l2) :厚 102.99-295.15米,一般 200 米。根10 据岩性可分三个亚段:、上亚段( P2l3 2) :以泥岩、 粉砂岩为主, 夹薄层石英细砂岩。底部为厚 1 米左右局部达5 米左右之石英细砂岩与中亚段分界。含戟贝、栉羊齿、带羊齿及原鸟毛蕨等化石。厚12.37-166.71米,一般 80 米。、中亚段( P2l2 2) :为海湾相沉积之泥岩组成,风化后呈片状或薄层状,其特点是岩性单一且稳定,富含菊石化石,为野外鉴定之良好标志层。该亚段中偶见粉砂岩、细砂岩及泥质灰岩凸镜体夹层,富含假复菊石、 戟贝、海豆芽等动物化石。 厚 18.92-156.96米,一般 80 米。、下亚段( P2l1 2) :厚 7.19-72.80米,一般 35 米。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以泻湖海湾相之生物泥灰岩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