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班儿科护理复习题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2432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本科班儿科护理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护理本科班儿科护理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护理本科班儿科护理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护理本科班儿科护理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护理本科班儿科护理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本科班儿科护理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本科班儿科护理复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30 分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选均无分。1新生儿期是指( )A自出生脐带结扎到 1 周岁B自受孕到出生脐带结扎C自出生脐带结扎开始到生后 28 天D自出生后第一天到生后第 30 天2婴儿开始能够有意识地叫出“爸爸” “妈妈”的月份是( )A6 个月B8 个月C10 个月D12 个月3在婴儿饮食中添加米糊的适宜时间是

2、生后( )A13 个月B46 个月C79 个月D1012 个月4一健康女婴,体重 6kg,使用 5糖牛奶喂养,按能量需要计算其每日所需奶量约为( )A550mlB660m1C770mlD880m15一 5 个月的健康小儿,来保健门诊接受预防接种,他应当接种的疫苗是( )A卡介苗B乙肝第一针C脊髓灰质第二剂D百白破第三针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在服用铁剂时应避免( )A与果糖同服B与牛奶同服C与氨基酸同服D与维生素 C 同服7一早产儿生后 3 天体温 34,无其他异常,目前最主要的处理应是( )A应用激素B保暖C应用抗生素D补液及纠正酸中毒8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化脓性脑膜炎B骨髓炎

3、C肝脓肿D肺炎9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辅助检查常出现( )A血清白蛋白降低B碱性磷酸酶降低C钙磷乘积降低D血胆固醇降低10佝偻病串珠表现最明显的肋骨是( )A12 肋B34 肋C56 肋D710 肋11学龄前小儿使用鼻导管吸氧时,氧气流量应为( ) A1.0L分B2.0L分C3.0L分D4.0L分12婴幼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典型特征是( )A起病急B发热C犬吠样咳嗽D呼气性呼吸困难13诊断支气管哮喘是否有气流受限的辅助检查是( )A肺功能测定B胸部 X 线检查C白细胞计数和分类D过敏原测试14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是( )A吸入型糖皮质激素B白三烯调节剂C缓释茶碱D抗生素15一腹泻伴脱水患

4、儿经补液后已排尿,按医嘱继续补液 5葡萄糖 300ml,此时最多可加入 10氯化钾( )A3mlB4.5mlC6mlD9ml16小儿重型腹泻与轻型腹泻的主要区别为是否出现( )A水样大便B发热、呕吐C腹痛、腹泻D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7按公式计算一个 3 岁小儿平均血压的正常值是( )A6040mmHgB8658mmHgC9660mmHgD10060mmHg18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是由于( )A肺循环血量增加B肺动脉高压C体循环血量增加D体循环血量减少19婴儿生后 23 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 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 110g/L,可能出现了( )A溶血性贫血B生理性贫

5、血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地中海贫血2011 个月患儿面部皮肤呈蜡黄色,有震颤,血红蛋白 60g/L,血象显示红细胞体积较大。应首先考虑( )A溶血性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1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重吸收蛋白不足B蛋白质摄入不足C肝脏合成蛋白不足D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2导致小儿急性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 ) A大肠杆菌B变形杆菌C绿脓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23出生后 2 月内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脑膜炎双球菌和大肠杆菌B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和 B 组溶血性链球菌D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

6、4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是( )A腹壁反射B觅食反射C角膜反射D咽反射25过敏性紫癜皮疹分布最密集的部位是( )A面部B躯干C上肢D下肢26地方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病因是( )A甲状腺不发育B合成甲状腺素酶缺乏C孕妇饮食中缺碘D孕妇服用抗甲状腺药物27典型麻疹患儿的皮疹特点是( )A出血性皮疹B玫瑰色斑丘疹C疹间无正常皮肤D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及脱屑28中毒性痢疾发病年龄多见于( )A1 岁以内B27 岁C89 岁D10 一 14 岁29患儿脑细胞死亡发生在脑完全缺血缺氧后( )A13 分钟B46 分钟C79 分钟D1012 分钟30使用带套囊的气管插管时,气囊放气的时间间隔为(

7、 )A1 小时B2 小时C3 小时D4 小时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空,每空空,每空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31出生时前囟约 1.52cm,_1_岁至_1.5_岁闭合。32分离性焦虑可分为三个阶段:_反抗_阶段、_失望_阶段和超然或否认阶段。33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典型症状为惊厥、_喉痉挛_和_手足搐搦_。34适用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胸部物理治疗方法有_体位引流_、_叩击_及震颤三种方式。35小儿液体疗法静脉补液需做到“三定” ,即定量、_定性_、_定速_

8、。三、名词解释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分) 36治疗性游戏当游戏起到应对恐惧和忧虑的作用时称为治疗性游戏。其作用是评估儿童对疾病的了解和知识,以及对儿童进行护理干预。如讲故事,绘画,听音乐等。3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二型细胞产生,它能降低肺泡壁的表面张力,保持肺泡张开,保留功能残气。在胎儿 22-24 周出现,到 35周迅速增加。38真性菌尿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菌落数102/ml。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l39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持续 30min 以上,或反复发作, 发作间期

9、意识不恢复者。40猩红热帕氏征猩红热发病后 1 天发疹,依次于颈、胸、躯干、四 肢出现细小密集的红斑、压之褪色,约36 小时内遍及全身。肘弯、腋窝、 腹股沟等皱褶处,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瘀点状线条称“帕氏征”。四、简答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5 分分)41简述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最基本因素。遗传决定了机体生长发育的潜力,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着这个潜力,两方面相互作用,决定了每个小儿的生长发育水平。遗传包括了性别,内分泌及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等受父母的影响。环境因素又包括了孕

10、母情况,营养,生活环境,教育,疾病和药物的影响。42简述预防急性白血病患儿感染的护理措施。1)保护性隔离:白血病患儿应安排在相对洁净无菌的病区内2)无菌护理:应有严格的无菌观念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4)避免预防接种5)观察感染的早期征象,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血象结果,观察口腔,皮肤,肺部有无异常。43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休息的原则。1)起病 2 周内患儿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方可轻微活动;2)病后 1-2 个月内活动量宜加限制,3 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体育活动。3)阿迪氏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的生活。44简述结

11、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1)3 岁以下,尤其是 1 岁以下未接种卡介苗,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2)儿童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成阳性反应,表示受过结核感染,但不一定有活动病灶。3)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4)两年之内由阴转阳,或反应强度从原直径10mm,且增加的幅度为 6mm 以上者,表示新近有感染,或可能有活动性病灶。5)接种卡介苗后阳性反应应注意与自然感染反应相鉴别。45简述患儿心肺脑复苏后的护理要点。1)心电监护:注意心率的变化和异常波形,防止心脏再度骤停2)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插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3)维持有效循环量及水电解质

12、平衡:监测血压、周围循环、血气和电解质。4)加强基础护理:保证口腔、皮肤、会阴的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5)给予患儿及家庭的支持五、论述题五、论述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20 分分)46某新生儿,日龄 7 天,生后第三天出现皮肤黄染,次日加重,但精神食欲正常, 白细胞正常,血清胆红素171molL(10mgd1),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 该新生儿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新生儿生理性黄疸(2) 该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相关(一)胆红素生成过多(一)胆红素生成过多 原因是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

13、,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破坏。 (二)联结的胆红素量少(二)联结的胆红素量少 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其联结胆红素的量也越少。 (三)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三)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出生时肝细胞内 Y 蛋白含量极微且活性差,因此,生成结合胆红素的量较少;出生时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 肠道的能力暂时低下。 (四)肠肝循环(四)肠肝循环 出生时肠腔内具有 -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将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未结合胆红素,加之肠道内缺乏细菌,导致未结合胆 红素的产生和吸收增加。如胎粪排泄延迟,可使胆红素吸收增加。 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3) 针对以上情况应采取的措施。 1) 光照疗法: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 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 7mg/dl 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 给予白蛋白或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3) 合理安排补液计划4)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黄疸的变化情况5) 早期喂养,促进胎粪的排出,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47患儿,女,2 岁,因反复咳嗽、发热 3 天入院。入院后测体温 39,可在咽喉部及肺部闻及痰鸣音,其母主述患儿痰多不易咳出,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 患儿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