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高三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0481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高三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文高三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高三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高三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梳理练习(五)第五册雨巷 选自戴望舒诗全编,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30 年代“ 现代派 ”诗歌的代 表诗人。 常用 象征 手法表达朦胧的意境。主要诗集有 我的记忆 、望舒草、 望舒诗稿 、 灾难的岁月等。 这首诗写于1927 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 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 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 求的双重情调。雨巷想象了自己与一个如丁香 一样结着 愁怨 的姑娘在 细雨迷蒙 中相遇后又 分离的过程,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意境

2、之美感虚实相生,运用了象征 性的意象创造意境; 富有音乐性(反应在复沓、叠句、重章上。)雨巷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意象创造意境。你认为创造了怎样的意 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雨巷描绘梅雨时节阴湿、寂寥而又暗香浮动的江南小巷,创造出清新、空灵而凄婉迷茫的 意境。诗人用具有特定色、香的“丁香”这一意象来暗示内心情绪,把诗人的美好理想和怅惘 的心情表现出来。 荷塘月色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诗 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本文写于1927 年 7 月,文章描写了“我”借着月光离开家庭夜游荷塘的过程,用工笔为我 们描绘出一幅恬

3、淡优美 的荷塘月色图。作者描绘荷塘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含蓄又委婉地表达 了自己 现实社会与诗意境界、独处与群居、生活束缚与心灵自由的矛盾的复杂感情。在文中的 感情可以概括为:摆脱内心烦躁,获得暂时安宁的愉悦结构上起承转合,首尾呼应 。 融情于景。 语言风格 凝练明净 ,表现在: 比喻、比拟和通感等修辞手法丰富灵活(试举一 句:;叠词 富有音韵美;用词准确生动(举一处:)。 荷塘月色 (表述清楚,注意语言) 1、完成思考练习二“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之一。分析以下两段文字中作者的情感 是怎样蕴含在景物描写中的。(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

4、一丝的 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妙用通感,以“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写出了若有似无、时断时续的荷花的倾向,有一种悠 远柔美的意境。作者借此抒发淡淡的喜悦之情。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写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 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泻”字与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的特点,创造出幽静朦胧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沉浸于这朦胧诗意的月光之中,心灵获得了暂时的自由。 宽容序言 选自宽容,作者房龙 ,荷裔美 国人,学者、作家。本文采用 寓言 文体说理。通过守旧老人处死漫游者 ,表现了: 谬误与真

5、理是不可调和的, 又揭露了保守势力的顽固、冷酷、凶残和虚伪;通过人们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成为杀死漫游 者的执行者的展现,说明提高人民群众觉悟和水平的重要;通过写人们觉醒后的忏悔,来揭示呼吁对创新的宽容这一主旨。艺术手法: 象征 宽容序言1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二:理解文中“无知山谷”、 “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守旧 老人” 、 “村民们”、 “漫游者”三类形象的典型意义。 “无知山谷”是一个封建、保守、陈旧、没有生气、没有希望的所在。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 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一切僵死的传统、法则、定律所统治的地方。“知识的小溪”象征这里没有知识的更新机制,没有新知识的汇

6、流,心如死水,了无生气。小溪“缓缓地 流着” ,就是说这里的文化发展非常缓慢,社会停滞不前。“守旧老人”象征旧的社会势力,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村民们”象征从愚昧、无知走向悔悟、寻求幸福的人。“漫游者”则 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他敢于怀疑祖先既定观念、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反叛旧世界,开辟新天地。他有坚定的信念,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有从容赴死的气概。他的死亡,是一出令人叹息的悲剧。而当真理大白于天下的时候,他最终 受到人们爱戴、敬仰和歌颂。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文中最后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 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

7、了。”为什么“不过将来”后面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你能举 出发生在“过去” 、 “现在”的“这样的事情”吗?文明和守旧的斗争就像这故事一样时常发生。这是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要镇压创新者的, 有些善良的人们由于传统的束缚,认识的局限,也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创新者。说“我们希望” 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表示这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可能发生。千百年来科学与愚昧、进步 与落后、真理与谎言、创新与守旧的斗争始终存在,如商鞅因变法而被五马分尸;“六君子”因维新而被斩杀;布鲁诺因否定“地球中心说”而遭火刑;达尔文因否定“创造论”而受嘲笑; 马寅初因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张而遭到迫害, 激流总序 选自巴金全集。激

8、流是巴金所著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的总名。巴金, 原名 李尧棠 ,字 芾甘 ,四川成都人。主要著作有灭亡激流三部曲,寒夜,散文集 随想录 等。 本文具有总括的性质,是三部小说所共同着力反映的生活内涵和特征认识的总体概括,即 生活 是激流,只有敢于征服、无所畏惧的人才能 在不停歇的探寻和行进中求获生活的真谛。艺术手法: 象征 激流总序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文中多次出现“生活的激流”这个短语,联系全文理解它的含义,说 说人在“生活的激流”中应当怎么做? 生活的激流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交相涌起,波跌浪涌。人们永远要与生活搏斗, 要征服生活。只有“征服”,才能显示出人生的意义。2、 完成课后思

9、考练习三(也可以结合其他作家作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 ” 这无疑是青年巴金的生活信念、人生宗旨和生命动力。请结合巴金及其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生活中有爱恨、悲欢、苦辣,每个人都在生活中起伏、激荡,只有持着信念不断与生活搏斗, 征服生活,才能显示出人生的意义。巴金以一个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用激流三部曲这样的作品冲破封建束缚,表达自己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社会理想。 他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 的穷途末路。巴金用自己的头脑与笔杆征服生活,向着“唯一的海”奔涌而去。 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

10、格 ,奥地利 作家、文艺评论家。 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写 3 部)等。本文以 简约节制 的文字表达 深沉丰厚 的情感内涵。多次对坟墓的描写,体现它的“朴素 ”, 再现了托翁之墓,凸现托翁的伟大精神,表达崇敬之情。艺术手法: 寓情于景对比 世间最美的坟墓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如果将本文的题目译成“世间最美丽的坟墓” ,你认为如何, 为什么? 托尔斯泰的墓究竟美在何处?请结合文意,阐述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不好。 “美丽”就是好看,漂亮的意思,指的是外表、形式上的。而“美”则宽泛许多, 可以指内在的,精神世界的美好。本文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这种美不是托尔斯泰

11、坟墓外表的美丽,而是托尔斯泰本身朴素中蕴含绚烂,平淡中蕴含醇厚的崇高的人格境界。托尔斯泰墓的美,美 在“朴素”,这种朴素正是托尔斯泰人格美的体现,所以不能改。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二: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用了很多表示衬托程度的副词加以强调, 如“最美”、 “更宏伟”、 “更感人”中的“最”、 “更”等,但在具体描述时却似乎没有与之呼应 的浓墨重彩。你觉得以下的描写是否与作者要表达的强烈情感相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托尔斯泰是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学的巨匠之一。这样一个 伟人,完全可以在他的墓前塑像、树碑、键馆,可是,对于伟大而朴素的托尔斯泰来说,那些 却显得俗气。他的

12、墓除了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除了树木萧萧、风声飒飒外,什么都没有。举世英名与最普通坟墓之间,在一般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但瞻仰他的墓,这种反 差所激荡起的人们的感情,最终却是一种更深的敬意。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美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写 2 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老人与海 。 小说的基本情节是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 在海上 三天三夜 (多少时间)的打鱼活动。桑提亚 哥在海上几天几乎一无所获,后来终于捕到一条马林鱼,却引来一群鲨鱼围攻,经过几天几夜 搏斗,桑提亚哥终于将船划回海岸,但巨大的马林鱼却只剩下一副骨架。课文节选了老人与鲨 鱼搏斗的一段,也是小说临近结

13、尾的部分。作者以摄像机般的写实 手法塑造了一个在重压 之下 仍然 保持优雅风度 、在精神上 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艺术手法:( 1)象征(2)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3)叙 述风格 简约清新老人与海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二,举一例回答:这篇小说大量描写了人物的内心独白,它有时表现为心理活动,有时表现为自言自语。试点评它们的作用。 例如:“ 鱼啊,我不应该把船划到这么远的地方去,他说,既不是为了你,也不是为了我。 我很不好受, 鱼啊。 ” ,这句自言自语, 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与老人 “同呼吸共命运” 。 就人物塑造而言,则表现出老人要挑战的,不仅仅是鲨鱼,他

14、需要战胜的还有黑夜、疲劳、孤独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还有自己信心和勇气的丧失。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小说中的桑提亚哥老人、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等,都具有较为复杂 的象征意义,试作探究,并加以阐发。坚强自信的桑提亚哥老人,象征一种永恒的超越时空的战胜命运的意志与力量;那条美丽硕大 的马林鱼,象征人生的伟大理想与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些邪恶贪婪的鲨鱼,则象征人类所要面 临、所要战胜的各种凶险与掠夺;那广阔无垠的大海,象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它美丽、宽广,而又深不可测。 未有天才之前 本文收入鲁迅的文集坟 。 此文于当代亦有现实意义,请分析:例如:教育问题不是孤立的,它和社会问题紧密相连; 教育改革必须

15、和社会同步甚至以社会改革为前提。 本文是否符合演讲稿的特点,请分析:演讲稿观点鲜明,感染力强。本文始终围绕“没有 民众就没有天才” ,强调青少年应该要做泥土这一观点展开,集中、鲜明。同时,文章引用生动事例、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增强感染力。例如:, 未有天才之前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二:作者是如何批判阻碍天才产生的论调和行为的?试以“整理国故”和 “恶意的批判”两段为例作具体分析。 作者先提出那种都来“整理国故”的论调,即“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 新,正如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树立起靶子。接着运用比喻类比论证加以否定。一是拿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可以做新马褂,来说明既要整理旧的

16、,也要从事新的学问、新的艺术,然 后指出这是要中国永远与世界隔绝,这样的环境中是产生不了天才需要的土壤的,更不用说天才。二是举古董商人称赞古董但并不痛骂画家、农夫和工匠忘记祖宗的例子,再次指出人可以 喜好与整理旧的东西,但不能因此贬低别的学问和本领。整段文字,破立结合,破中有立,有力地树立起自己的观点。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鲁迅的杂文不仅具有现实性和战斗性,而且充满着艺术性和趣味性, 读来酣畅淋漓,妙趣横生。以本文为例说说鲁迅杂文的艺术性与趣味性。 1、引用生动的事例,如本文引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时的豪语。 2、具体形象的描摹,如本文描绘“批评家”的“不平”模样等。 3、精当的动词锤炼,如本文“眼光囚在一国里”、 “几乎要缩进旧全套里去”等等。4、生动贴切的比喻,如本文以“乔木”、 “好花”比喻天才, “好土”比喻天才生长的环境,以 “旧马褂”比喻国故、 “新马褂”比喻新学问新艺术,以“嫩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