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常见病及治疗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03865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的常见病及治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猪的常见病及治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猪的常见病及治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猪的常见病及治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猪的常见病及治疗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的常见病及治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的常见病及治疗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认识牲猪腹泻问题之严重性1、 综述: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因素疾病。无论是现代化规模养殖场,或中、小养殖专业户,或散养户,均有发生。全球范围内,由于抗生素的乱用,导致此病也在日益恶化,多呈季节流行性和地方流行性。我国是养猪大国,在除西藏以外的30 个省、市、自治区,养殖总量已达4.5 亿头之多,在猪的疾病中,出现腹泻病占总量的35-45%,仔猪腹泻及仔猪断奶应激腹泻几乎是每一个养殖场的主要问题。防治和控制猪的肠炎和腹泻越来越成为一线生产者和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猪腹泻病多发生在春夏和夏秋季节,尤其是仔猪, 发病率更高,给养猪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2、 目前猪腹泻问题之严重性:对于我国目

2、前刚建立的现代规模化养殖场,以其特有的基础设施、 较好的饲养管理及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发生猪大面积腹泻的机会较少。但对于存在年限较长的养殖场由于基础设施和管理的原因,猪腹泻已在为常年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急剧新增加的中、小型猪场、散养户,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和管理经验,再加上技术力量和检测技术的薄弱,对腹泻的原因不能诊断清楚。由于误诊而乱用抗生素,延误治疗时机,形成特有的 “腹泻僵猪 “,对养殖成绩的提高造成极大障碍,对饲养者心理的负面影响会波及到整个饲养区。例如:猪病毒性腹泻,多由TGE、PED、PRV 三种病原引起,但表观症状又较相似,不易判断;猪球虫病引起的腹泻,使用抗生素基本无效,极易

3、被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3、 应对措施:针对我国养殖现状,易引起腹泻的原因进行多方面分析,以期达到,及早应对,减少损失。二、猪腹泻病产生的原因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许多因素可以引起腹泻。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包括:饲养管理、 饲料营养、 猪生物学性状、 病原微生物等因素。特别是由于细菌、寄生虫、 病毒、及真菌等病原体和营养代谢因素引起的肠炎和腹泻,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目前引起腹泻的常见致病因子。通常将这些因素分为非传染因子和传染因子。1、 非传染性致病因子A、 仔猪胃肠道的不成熟:特别是胃酸分泌量比成年猪低得多,杀菌能力差。幼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尤其

4、是对低温;每年10 月到次年2 月为我国的寒冷季节, 南方各地常发生仔猪腹泻,呈典型地方流行性,只是猪只的大小和日龄不同,腹泻程度的表现也不一样。仔猪断奶后会发生多种应激:一是饲料, 仔猪饲料要从以母乳为主,转变成为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成份的变化增加消化道的负担。二是母子分离:仔猪心理环境的不适应。三是环境变化:断奶后,即有分群和换栏过程,难以适应的仔猪,易发生情绪焦虑和咬斗现象,再有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导致代谢功能紊乱。B、 仔猪夏天过多饮水,稀释了胃酸:胃内的病菌,如大肠杆菌等,不易被杀死,通过胃酸这一消化屏障,进入肠道而致腹泻。C、 仔猪胃肠道的各种消化酶,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均比成

5、年猪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初生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酶,但肠腺、胰腺发育比较完善,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 因此, 仔猪只利用小肠消化乳汁中的营养物质,而不能利用需要在胃内首先消化的植物性饲料。D、 仔猪生长速度快,需要的营养相对较多:这些营养要胃肠道的消化,与成年猪相比仔 猪胃肠的负担较重,更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E、 过敏性反应:仔猪腹泻一般是伴随早期断奶而出现的问题之一。现已查明: 对日粮抗原暂时性的过敏反应是诱发仔猪早期和断奶后腹泻的先决因素。如仔猪断奶前能采食较多的日粮蛋白质,其肠道免疫系统得到较好激活而产生耐受性,断奶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会较少;否则肠道处于超敏

6、状态,对断奶后所采食的蛋白质会产生较强的过敏反应,仔猪腹泻的可能性较大。F、 霉菌毒素: 主要产生于发生霉变的饲料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桔青霉素。黄 曲霉毒素可导致猪发生出血性腹泻。猪对霉变的饲料一般较为敏感,特别是乳仔猪; 据英国一项研究表明:断奶仔猪几乎一接触到饲料霉菌毒素就会产生腹泻,一旦接触过后,则会产生食性记忆,在以后的中、大猪阶段对发霉的饲料将会十分谨慎采食或拒食。值得说明的是:日粮中缺少蛋白质、硒和维生素是霉菌毒素中毒引起腹泻的重要诱因。2、 传染性致病因子引起腹泻的传染性致病因子主要是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这类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本病因由活性

7、生物组成,致腹泻也具有传染性。在各类猪场普遍存在,传播迅速,有单独感染,但实际上多为交叉混合感染,致使诊断和防治比较困难,常导致猪大批死亡,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下面对主要引起传染性腹泻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述:A、 细菌引起的腹泻:引起猪肠炎和腹泻的病菌见下表:(表一)表一:引起猪腹泻与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及症状病原菌诱因症状特征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仔猪黄痢气温、饲料的改变轮状病毒感染是重要诱因母猪是主要传染源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糊状,排便失禁(捕捉时挣扎鸣叫中,肛门冒稀粪),少有呕吐 出生后一周内发生,以后较少,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多呈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仔

8、猪白痢同上仔猪突然腹泻,病程开始排浆糊样粪便水样乳白、灰白、黄白色下痢,腥臭气味2-3 周发病多,体温、食欲变化不明显,症状较轻,3-7 天康复魏氏梭菌C 型(仔猪红痢) (小猪肠毒血症)消毒不力,环境污染;母猪是主要传染源,肠道排毒造成地面、奶头污染排红褐色血性稀粪,含少量肠坏死组织碎片、气泡、腥臭味,后腿粘血样粪便,显坏死性肠炎特征1-3 日龄仔猪发生, (国外有报道4W 仔猪也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70-100%,病程短,出现后来不及治疗即死亡猪沙门氏菌(仔猪副伤寒)高密度饲养,环境污染、潮湿,各种应激和营养障碍多见下痢型,水样、黄色、恶臭,发热、呕吐、食欲不振、被毛无光泽1-4 月

9、龄猪,无季节性,四季发生。体温升高,初期可达41-42;呼吸困难,耳根、胸腹皮肤显红色,后变为蓝紫色或出血斑猪痢疾密螺旋体(猪痢疾)(猪血痢)传播途径为消化道;犬、鼠、苍蝇是传播本病的媒介最急性:发病后几小时内死亡急性:体温升高,水泻,排红白相间的胶冻血便,有时可见大量粘液与血丝、 脱水、 衰弱虚脱亚急性:反复下痢, 混有黑色血液、 贫血, 最后导致僵猪流行缓慢,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常发生在断奶后的架子猪,哺乳仔猪和成年猪较少发生耶尔森氏菌(猪小肠结肠耶氏菌病)我国广泛分布病猪中度发热,腹泻不含血和粘液,粪便显黑色,发病率高达50-80% 除引起肠道症状外(肠炎和腹泻),还引起呼吸道、心血管

10、系统、骨骼、结缔组织和全身疾病,出现败血症时,死亡达30%以上Lawsonia 胞内菌(解硫弧菌属)猪增生性肠炎(PE) 分布广泛,澳洲、南北美洲、欧洲均存在独瘦小,摄食正常,但生长受阻、贫血,对食物好奇,但食欲不振或拒食,精神冷漠,开始排颜色正常的稀粪而后发展为腹泻没有特征性临床症状,解剖为小肠和结肠粘膜增厚B、 由病毒引起的腹泻:由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及特征见表二。表二:猪腹泻的病毒性疾病及发病特征病原流行特征主要症状猪传染性胃肠炎(TGE) 各种年龄猪都可发生,7-10 目仔猪发生呕吐,严重腹泻病死率高达 100%,大猪很少死亡;发病率高,传播快,多发于寒冷季节;本病在我国的流行呈明显上

11、升趋势,上世纪60-70 年代发病率为1%,80-90 年代为 2-4%,近年来达到20-40% 病猪初呕吐,排灰色或黄色水样稀粪,迅速消瘦、脱水,但大部分可在短期内康复;哺乳母猪发病导致无乳症。 一般病变主要部位在小肠和胃,胃内充满凝乳块, 胃底粘膜充血, 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猪流行性腹泻(PED) 与 TGE 相比,病死率较低,在猪群中传播速度较慢;以水样腹泻、呕吐、 脱水、 新生仔猪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哺乳仔猪、 保育猪和育肥猪发病率达100% 同TGE ;TGE 与 PDE 的病毒抗原形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极为相似,但免疫学与血清学没有交叉反应猪轮状病毒感

12、染(PRV 感染)多发生在8W 以内的仔猪,多见于寒冷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无继发感染,死亡率小于10%,1-4W 乳猪死亡稍高达25% 症状轻、缓,多见黄白色和暗灰色水样稀粪;大、小肠条状或弥漫性出血,肠壁变薄,粘膜易脱落。PRV 是导致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发病的重要诱因。这就是TGE 与 PRV 二联苗在某些国家应用远大于 TGE 单苗的原因说明: TGE、PED 与 PRV 三种病毒是引起我国流行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此外,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及猪瘟等病毒性疾病的过程中均可出现腹泻症状。C、 由寄生虫引起的猪腹泻:引起猪腹泻的寄

13、生虫多为寄生在猪胃肠道内的线虫,主要包括猪蛔虫、结节虫、类圆线虫和鞭虫。这些胃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症状包括:消瘦、贫血、下痢、食欲不振,病程缓慢,生长发育受阻僵猪。鞭虫感染会引起肠粘膜细胞破坏,毛细血管出血,粘膜层溃疡,因而腹泻粪便常有粘液和血液。猪球虫病:是当前一种极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形成僵猪的腹泻病。属等孢属寄生于细胞内的原虫,由猪等孢球虫引起的新生仔猪(7-11 日龄) 球虫病是猪最重要的原虫病之一。粪便显松软状 -糊状 -液状 -腐败乳汁样酸臭味变化过程,被毛粗乱、脱水、增重下降,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空肠、回肠粘膜显纤维素样坏死。三、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引起猪腹泻的病因较多,及时、正确的

14、诊断是达到理想疗效的先决条件。针对生产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诊断和防治。1、 饲养管理要符合猪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活习惯:A、 切实做好初生乳猪和仔猪的越冬保暧:寒冷会强烈降低幼猪生理抵抗力是引起致病菌感染导致腹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降低大肠杆菌和病毒性腹泻的一个有效措施。根据实际,选择空调、红外线灯、加热盘等均会取得较好的效果。B、 做好栏舍定期消毒,高密度饲养时更应如此: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当条件合适时,即可大量增殖,达到引起猪发病的程度,只要有这些病原存在,发病的机会就会增加。生产实践证明: 定期消毒、 做好环境卫生, 可使猪腹泻降低50-80%。猪舍消毒最短时间间隔为3天,即每周进行2

15、次彻底消毒。哺乳期间,定期用0.1%的 KMnO4 擦拭乳头。消毒程序:环境中污物(包括粪、尿等分泌排泄物)的机械清除地面、墙面及其它物面、用具的自来水冲洗喷洒消毒剂作用于病原微生物最后用消毒自来水冲洗。(一要选择有效的消毒剂;二要按要求确定的比例稀释;三是保证足够的作用时间。注意: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病毒的作用弱。 )C、 做好仔猪的断奶工作:断奶是常出现拉稀的一关,断奶体重控制在6.5-7.5kg,断奶时间在 4-5W ,技术和管理条件较好的,可以提前断奶,不到体重应推迟断奶时间。具体做法有多种,较好的方法是:去母留仔,即仔猪体重达到,将母猪从育仔栏移开,留下仔猪在育仔栏中停留5-7 天,完成

16、断奶过度。2、 做好仔猪饲料与营养的合理配制A、 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防治:日粮中抗原的暂时过敏是诱发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先决因 素。如在断奶前给小猪补料,其肠道免疫系统会产生耐受性,可使仔猪断奶后,仔猪因饲料抗原性过敏所致的腹泻状况大为减少。具体做法:通常在5-7 日龄开始诱食,虽然此时仔猪不吃料,但这种微小的浪费,可使仔猪提前开食, 断奶前早一天开食,对仔猪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断奶前可让仔猪吃足500-600g饲料,如能达到700-1000g,则断奶后效果极好。可选择的饲料:一是康地饲料添加剂(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料,超早期断奶强化代乳料5928+强化保育料5915 联合使用,效果极好; 二是康地饲料华美公司生产的颗粒料,超早期断奶乳猪料CT310,使用方便,早期断奶,防腹泻和生长效果十分显著。B、 发生腹泻的仔猪不可随意限食和断食:现在许多饲养者在仔猪腹泻出现时,立刻限食或断食,以排空消化道来减轻腹泻。其实这并不科学,这样会严重阻碍仔猪的生长。大量的临床专家认为:禁食是弊大于利,仔猪在大量脱水的情况下,这样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少,仔猪处在肌饿状态,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