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0395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类别:必修课 选修课选修课总学时总学时/ /周学时周学时/ /学分:学分:32/2/2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2授课时间:授课时间:116 周周四 3-4 节 授课地点:授课地点:6A-408开课单位:开课单位:师范学院 适用专业班级:适用专业班级:13 级英语师范 1 班、2 班任课教师姓名:任课教师姓名:张锐职称:职称:讲师联系电话:联系电话:15817634456Email:Emai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2、: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上课前或下课后课室对话或发邮件 二、课程简介二、课程简介 中外教育史是关于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 并由此揭示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师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程。教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思想。 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教育发展史中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 度,从而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的教育遗产,并通过知古识今,更 好地认识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增强教育的革新意识和能力。三、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外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

3、认识中外教 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认识中外教育史上一批著名的教育家,了解他们的主要 教育思想和历史贡献,每个同学重点研究一到两位教育家的教育著作,掌握其主要思 想观点,并能运用教育观念,理性思考教育现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与研究精神;通 过课外的浏览泛读与深度阅读相结合的阅读形式,对中外教育史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并能对某本教育著作或某个教育名家有独到的研究和心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阅读习 惯, ;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 的能力。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四

4、、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为教育学原理、中国历史、外国历史。本课程对后续课程没有特殊要求, 但后续研读教育经典名著能帮助深化本课程的学习。五五、教教材材选选用用与与参参考考书书1、选用教材:朱永新, 中外教育思想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参考书: (1)王炳照等, 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修订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六、课程进度表六、课程进度表周周 次次教学主题教学主题要点与重点要点与重点要求要求学时学时1导言:古为今用、以史鉴今 学习中外教育史的目

5、的、意义与方 法认识课程意义,了解学习内容和方法。重视本课程学习,分组 选择研究主题11-4第一讲: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与思想六艺教育;学记 ;科举制度;书院与蒙学;周公、孔子、朱熹、王守仁的教育思想1、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制 度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轨 迹; 2、结合本章内容,课后 阅读中国古代教育论著 和蒙学教材75-6第二讲: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名 家近代教育思想的特征;蔡元培、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思想本章要求课前预习相关 内容,了解相关教育家 的生平。47-9第三讲:外国古代教育演变与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教育思想1、了解外国古代教育的 特征; 2、结合实际理解苏格拉 底方法的现代意义59-1

6、1第四讲:外国近代教育教育名家的思想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理解和讨论教育家的教 育主张及其现实意义。512-14第五讲:外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蒙台梭利、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1、课前了解相关教育实 践家的相关资料; 2、课后阅读理解给教 师的一百条建议 ,选 取自己感受最深的参与 课堂交流615第六讲:中外教育思想比较与启示比较与探讨中外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我国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和措施1、课后阅读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 ; 2、自主选取现代教育家 的相关著作进行阅读, 理解教育思想的继承性 和发展性。216复习复习与拓展系统复习,学以致用23(说明:学生的

7、小组研究报告穿插于相应的教学主题中)七、教学方法七、教学方法 1、教师主要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讲授法系统讲解、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重 要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特点。 2、设计思考题,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堂上思考、讨论、 辩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及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3、鼓励学生自学,每堂课后布置自学内容和自学思考题,明确自学要点,并重视 学前辅导和自学后的检查。 4、注重参与性学习,要求学生分小组开展主题研究,写出主题研究报告并上台演 讲,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5、除教材外,另向学生提供必读与选读的书目,包括著名的教育史研究著作及经 典教育家的原

8、著。教师结合教学进度,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指导原则要注意古为今用、以史鉴今。同学们在学习中应注意 运用已学习过的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中外教育史的教育史实和教育思想,又要注 意运用中外教育史的教育史实和教育思想丰富和印证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 针对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本课程讲授要求重点突出、要点明确。同时鼓励同 学们预习自学。 本课程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地探究问题,综合各学科 知

9、识,解决问题。2、学生必须阅读与选读的课外教学材料、学生必须阅读与选读的课外教学材料中国部分:学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 、韩愈师说 (必读) 、蔡元培蔡元 培教育文选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 (必读) 外国部分:柏拉图理想国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洛克教育漫话 、卢梭 爱弥儿 、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蒙台梭利童年 的秘密 、杜威民主主义教育和儿童与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 建议 (必读) 。 要求:必读 3 本(篇) ,选读并精读 1 本,将阅读书籍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摘抄下来, 进行分享和交流。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

10、须耗费的时间。、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掌握本课程内容,学生在课内与课外所要花费的最少时间大约四课时/周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 、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 方面的要求。方面的要求。 本课程作业包括堂上作业和课外作业。堂上作业随堂完成,兼有考勤功能。课外 作业严格按照规定的上交时间上交,过期不候。作业首页的左上角务必写上姓名和学 号。 期末考试形式:开卷。4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课程结束前 1-2 周内,要求同学们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 调查问卷

11、,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考核内容考核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权重权重到堂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请假需要系里开具正规 假条。随堂抽查学生到课情况。10%课堂讨论积极提出或回答问题,参加讨论等可以适当增加 平时成绩。 完成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布置的作业。20% 实验(实训) 单元测试 期末考核注重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0% 期末考试方式开卷 闭卷 课程论文 实操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我院(系)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十一、学生反馈信息:十一、学生反馈信息:学生沿此线剪下交任课教师我已经阅读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理解并同意大纲中列示的要求。我已经阅读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理解并同意大纲中列示的要求。学生签名:学生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