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群体性高发的原因和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8953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群体性高发的原因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群体性高发的原因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群体性高发的原因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群体性高发的原因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群体性高发的原因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群体性高发的原因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群体性高发的原因和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1 概念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 就是指突然发生的, 由多人参与, 以满足某种需要为 目的,使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滥施暴力等手段,扰乱、破坏或直接威胁社会 秩序,危害公共安全, 应予立即处置的群体性事件。从理论上来讲群体性突发事 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主体的群体性; 主观方面的目的性; 客观方面 的危害性; 事件发生的突然性; 事件原因的复杂性。 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 就是 指突然发生的,由多人参与,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2 相关案例2.1 山东沂南涑河砷化物水污染事件,企业负责人被判15 年、3 被告共同赔偿国家经济损失3714 万元2009年 4月,亿鑫化

2、工有限公司在未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产品 批准文号, 以及明知阿散酸产生的废水含有毒物质,未办理工商、 环保等手续的 情况下,非法生产阿散酸。 在生产过程中, 该公司将产生的大量含砷有毒废水排 放在一处蓄意隐藏的污水池存放。7 月 2 0 日、2 3 日深夜,该公司负责人于皓 为节省处理污水费用, 趁当地降雨, 附近一河流水量增加之际, 指使生产厂长许 长贤、员工于宗友, 用水泵将含砷量超标27254万倍的生产废水排放到南涑河 中,致使水体严重污染。 2009年 9月 5 日,法院以犯有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于皓有期徒刑11 年,以 犯有非法经营罪判处于皓有期徒刑5 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

3、期徒刑15 年, 罚金 5 0 万元人民币;许长贤、于宗友则分别被以犯有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有期 徒刑 6 年、5 年。法院同时支持了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诉讼请求,判决3 被告共同赔偿国家3 714 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2.2 江苏省东海县响水毒化学废弃物抛撒导致群体性事件2009年 6月,江苏省东海县响水亿达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医药中间体过 程中产生有毒化学废弃物(所合成分为二硫化碳、二硫代乙酸等,其中二硫化碳 属极易燃、易爆化学品,常温下呈液态,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 。 为处理该废弃物,该公司先与徐某所在的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委托处 理废弃物的合同。 后因该批废弃物不易燃烧,

4、处理成本较高, 该废弃物处理有限 公司遂安排业务员即徐某通知化工有限公司停止该笔业务。后徐某等为了赚取非 法利润,于 2009 年 5 月底,由徐某、茆某与被告人王某达成协议,由王某支付 16.212 万元费用,从这家厂拉出近9 0 吨有毒化工废弃物。由朱子星、朱艾建 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将该批化工废弃物抛撒在东海县曲阳乡、安峰镇及沭阳 县茆圩乡境内桥底、村交界处等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东海县人民法院认为, 上述 5 人违反国家规定, 向土地、水体倾倒有毒物质, 造成重大污染事故, 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依法判处 5 人重大污染事故罪, 分别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

5、国库。3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3.1 矛盾的复杂性环境群体性事件相对其他群体性事件来讲,其矛盾性相对复杂: 环境污染给 当地居民造成环境权益的损害,也可能带来其他的损害, 例如影响当地居民的人 体健康或其他生物的生长;同时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出现区域性的矛盾,如河流 污染涉及不同的地域性利益问题:环境事件往往与安全生产事件、拆迁补偿等其 他敏感的事件紧密相连,进一步增加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复杂性。3.2 治理的周期长事件容易反复发生环境污染纠纷和相关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尽管相对其他群 体性事件来说显得简单, 但由于环境治理与恢复的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容易对居 民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如化工厂周围居民的血

6、铅、血镉等超标,治疗时间本 身就较长,若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排解矛盾,就很容易造成群体性事件多次 反复出现: 一时得到平息, 但时隔不久又再度爆发, 而且事态不断升级、 恶化。3.3 城郊结合部与农村发生情况较多由于城市用地紧张, 环境容量越来越小, 所以现在许多企业和工业园都往城 郊结合部或农村搬迁, 加上企业或工业园发展初期公众参与力度不大,宣传力度 不够,尤其是对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当地居民交代不够透明,而同时这一 区域内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环保意识较低。 可是一旦发生环境公害事件, 这 部分居民会采取措施也可能异常激烈,这也就使得这些区域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 易发区。4 影响4.

7、1 破坏社会的稳定当前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 影响范 围越来越大, 事件的发生有时候甚至超过了政府的控制。事实上,环境群体性事 件的主 要参与者仍然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经济补 偿和基本的生存环境。 但是往往由于一些 “非直接利益者” 的卷入,甚至被一些 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导致相应问题政治化,由环境群体性事件演变成政治事件, 这严重地破坏社会稳定。4.2 破坏经济建设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使其他企业可能认为当地政府管理不力或认为当地 群众民风彪悍, 影响企业到当地的投资信心。一旦某地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可 能在这个区域的其他地方也会引起新一

8、轮的环境污染恐慌,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合 理的环境投诉和冲突事件。 这使得该区域在一些正常项目的建设时,也可能受到 当地群众的阻挠。4.3 引起政府无法被信任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将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尤其是在事件没有得到合理处理的时候, 一些不明就里的群众可能采取激烈的措施。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 后,群众很容易被诱导进而相信政府在充当企业后台,转而不相信政府, 甚至发 生冲击政府机关的恶劣事件。 在事件发生过程中, 政府的信任受到了严厉的考验, 尤其是事件发生后, 政府必须做好相关的善后工作,使群众相信政府, 以免造成 群众的心理恶性循环,避免导致下一轮矛盾的爆发。5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对策5.

9、1 加强环境监测加强常规的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地发现环境风险并排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的发生。对于一些特殊的企业,有目的性的环境监测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事故的产生。要求环境风险企业应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对企业周边的河 流、山塘、水库等地表水、井水等地下水以及土壤等环境状况进行监测评估,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对一类环境风险企业, 环境监 测部 门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监测与评估, 并对企业周边环境进行风险监测;对二、三类环境风险企业, 至少 每年进行一次环境监测与评估。5.2 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在环境事件发生时, 各级政府及时、 准确的应对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群 体性事件的发生。 对于环境事

10、件, 尤其是突发性环境事件, 各地政府应该有相应 级别的应急预案。其中应该包括环境事件的级别划分、预防与预警、应急组织、 应急响应、 应急保障与后期处理。 在处理环境事件的过程中, 政府与企业应该要 坚持以人为本、 公开公正的原则, 在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要努力维护 好社会稳定与和谐。 处理环境事件的难度在于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在事件的处 理过程中, 往往各自为政、 责权不明,很难使事件得到及时圆满地处理。所以须 对现行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职能职责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 机制,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5.3 环境污染事件的污染治理工作环境污染发生后,对于环境的治理与恢复

11、将直接关系到群体性事件的平息。 污染发生后, 政府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修复被污染的环境。对于已经毒害到 当地居民人体健康的,应该组织环保部门、医疗机构等部门对居民进行对应的 污染物排查,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污染企业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整改、 关停或转移。 很多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不是短时间的,其周期很长, 这就要求政 府与企业。起成立相关的处理小组,长期跟踪服务,直到事件得到圆满处理。5.4 指导企业购买环境风险责任险企业购买环境风险责任险,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也使受影响公民的权利 更容易得到保障。5.5 构建保障体系环保能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也是降低环境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 障

12、。国家与地方政府应重点指导,加大投入,加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 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管理服务,从而不断提高政府与企、I 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5.6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环保机制制防范环境事件的发生, 要从全局上解决问题, 需要创造出常规化的、 更为 系统的制度,比如建立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度和考核制度;建完善的环境经济政 策体系;建立有效的环保后督察制度。 同时应该科学发展干部与地方政府的政绩 考核机制,把“绿色GDP ” 、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等纳入考核体系。政府 应该规范环境管理制度,各级部门与企业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在开发过程 中,严格落实,丰态补偿机制。总之,应该加强国

13、家与地方的环保制度建设,从 而建立一个良好、健康、有序的环保长效机制。5.7 加强公众参与度制防范环境事件的发生, 要从全局上解决问题, 需要创造出常规化的、 更为 系统的制度, 比如建立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度和考核制度;建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 体系;建立有效的环保后督察制度。 同时应该科学发展干部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考 核机制,把“绿色GDP ” 、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等纳入考核体系。政府应 该规范 环境管理制度,各级部门与企业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 在开发过程中, 严格落实, 丰态补偿机制。 总之,应该加强国家与地方的环保制度建设,从而建 立一个良好、健康、有序的环保长效机制。环境评价案例分析非卷面考试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班级:环科 0911 学号:0920207119 姓名:沈徐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