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低碳生活更依靠科技创新还是观念转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8941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论低碳生活更依靠科技创新还是观念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辩论低碳生活更依靠科技创新还是观念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辩论低碳生活更依靠科技创新还是观念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辩论低碳生活更依靠科技创新还是观念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辩论低碳生活更依靠科技创新还是观念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论低碳生活更依靠科技创新还是观念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低碳生活更依靠科技创新还是观念转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来低碳趋势下的企业竞争优势(09-09-27 09:55) 低碳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尤其是这一轮的全球金 融危机到目前为止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进一步迫使全球经济增长方式 进行重大调整。发达国家也正在寻找新的替代产业,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为新一轮经济增 长周期奠定基础,而低碳产业则正是甚为关注的重点,并将决定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 产业发展方向,孕育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性的又一轮“新经济”。 任何产业和企业,如果要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其中有一条是不变的真理,那就是站 在时代的前沿,做社会和时代需求的事。在迈向或已行进在低碳经济道路上的企业,需要 对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

2、型的来龙去脉、当下现状、未来趋势及其本质属性有着较好的 把握。 一、从一开始低碳就不仅是环境问题 目前大多数人尚认为低碳好像仅仅属于生态环境的范畴,似乎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没 多大关系,或者认为这对于国家、产业、社会的整体发展来说并无多大紧迫性。近年来我国 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污染的整治力度也越来越大,虽然“低碳”和“环保”、“绿色”、“生态”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进行清晰和比较准确的量化,但基于历史的惯性, “低碳”对大部分人来说,自然地沦为了“谈资”而非“行动”,也很少升级为企业战略视野中的头等命题, 低碳(Low Carbon)的直接释义就是降低二氧化碳,包含降低二氧化碳含量这一结果 和降低

3、二氧化碳排放这一过程的两重属性。低碳一词虽然源于它的物理性,即科学家们 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在近百年来呈加剧上升趋势,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物理原因是以二氧化 碳(CQ2)、甲烷(CH4)、氧化亚氮(N2Q)、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这六种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过大,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犯”;最新的 一项研究表明,如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385ppm,已经达到了210 万年来的最高 值。但是,低碳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属于科学家和环保人士的环境问题,更是关系到全人 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追溯至1965 年,白宫的一份关于环境问题的报告就提到了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带

4、来的后果。1988 年,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主任詹姆斯汉森,在美国参议院 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上作证时说:“温室效应的存在业已查明,此时它正改变着我们的气 候。我们正在以徽钡氖侄纹苹灯颉!?“不正当”三个字充分地体现了人为的放纵特性。造成“高碳”结果的源头和途径非常 之多,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产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的经 济活动。那么“正当”的解决途径便是:节能减排和开能创新,以及与之构成立体关系的低碳 思想意识、生活方式、政策法律。 1988 年的夏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多伦多召开会议,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 门委员会”,并着手准备于1992 年6 月在里约热内卢

5、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峰会”)。 于是,“低碳”正式得以在联合国层面、在国际主流社会受到重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蒙特利尔行动计划、巴厘岛路线图以及即将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一步步虽波折不断但总体向前,推动着全球低碳领域的发展。 期间,美国通过了2009 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英国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白 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国则在2005 年2 月通过可再生能源法、 2007年6 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 年10 月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的政策行动白皮书、2009 年2 月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大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 推广试点?一

6、系列的现象都说明了低碳的经济属性,以及更本质上的能源安全、国家竞争 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属性。 以上便是低碳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气候”,一条是“产业”,两者不可分,彼此推动。 而与主流的声音一起传播的还有另一种声音,那就是气候变暖的“凶手”并非二氧化 碳,甚至气候变暖并不一定尽是坏处(至于以国家利益而做出推辞的除外)。但是,不管 怎样,我们能确切得出结论的是:目前有充分的科学理由和数据已经证实了二氧化碳排放 量攀升至少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候变暖也确实对当前人类的发展造成不利 影响。更何况,国际公约和世界各主流国家的行为已经将“低碳”的全球性规划和展望一下 子延伸到了2050 年,剩

7、余的约四十年时间,无论对于当下的每一个人还是企业,都是“一 辈子”的时间概念。 二、低碳:从环境拯救到产业拯救 低碳源于环境,作用和取决于产业经济。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抛 弃或逐步改变“三高模式”,追求和实践“三低模式”,即更好地做到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 由于日渐恶化的“高碳”趋势将危及人类(超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健康、生存、 发展,导致立体式污染、部分瘟疫、粮食危机、土地危机、产业结构危机、能源危机、可 持续进步的危机,世界各国政府和领导人普遍性地给予了高度正视并转化为各种行为、 政策。这样的国际大环境无法改变,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所以低碳不会是“一阵风”,它将 长期

8、伴随人类的发展需求。 而2008 年在世界各地蔓延开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低碳经济形成了历史性的交合, 金融危机导致了失业率攀升、国际贸易低迷、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内需亟待拉升、新兴产业 亟需破压而出、政治家们的重心从国际转向国内。两个历史性的正负力量碰撞后形成的 新的正面能量,拱起低碳产业的“新大陆”。对于欧美国家至今仍然在世界经济中起到 领军作用纷纷自主、自觉地发展绿色能源以及以绿色能源、节能洁净为支撑点的低 碳产业、加快低端产业的淘汰和转移,并进一步对国际碳交易市场加大控制和辐射力度。 某种意义上说,2008 年、2009 年,这两年正悄悄地改写世界经济的格局、塑造国际 关系的新模式。政治、

9、军事、石油等命题至少在呈现层面渐趋弱化,“低碳”以及“低碳产业”正式凝为国际新的强力浪潮,构建着新的各种理念、模式、方法、途径和关系。欧美 国家尤其希望通过低碳产业的发展巩固而占据其在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拯救其处于衰退状态的产业经济并使之振兴,继续掌握产业主导权和话语权。“碳外交” 成为新角逐,“碳俱乐部”将成为大国集团的新标签。 甚至,“碳关税”已正式进入美国和法国的政策层面。美国将对进入其境内的外国产 品按照美国的碳排放标准核收碳关税,法国从其国内做起,则必然延伸至对进口产品的 同等要求。相信会有更多的欧美国家跟进。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形成较大压力,当然从另 一个角度来理解

10、,也可以视作“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尤其是对于出口型经济占GDP 很 大比例的国家来说,更加要以一种合适的速度引导本国相关产业和企业的跟进。 那么将眼光从远处收回,面向产业活动的链条,让我们扼要梳理一下低碳产业的实 践模式。“低碳”具体可在两大模式、四个方面得以推进。两大模式:一、从根子上实践低碳, 即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规划产业过程的有效循环化,我称之为“做加法”;二是,在原有基 础上采取节能减排、技改创新、回收利用等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我称之为“做减法”。四个方面:一是能源利用和原材料选用,二是生产、物流、销售,三是产品服务与跟 踪,四是企业的生产与办公环境。 当然,“Low”并非“No”或

11、“Zero”,我一向反对“零碳”的说法,“低碳”其实是一种过程和相对值,任何人类活动包括产业活动不可能不排碳,也不见得完全不排碳就 是永恒的利好。借用一句谚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很能说明我们应该对低碳持有的积 极而不极端的心态。 三、低碳产品和低碳消费 有很多不了解“低碳”的人士感到困惑,经常问:低碳产业究竟是一种什么产业?从 事什么的?或者是生产什么的?其实低碳产业不是某一种行业分类的阐述,它包括了任 何行业,是跳出行业仅抽取其中一个特征的方法论。低碳产业也不仅是新能源产业,也不仅 是水处理、空气洁净产业,也不仅是碳交易。狭义的低碳有一个核心特性,就是降低二氧化 碳排放的单位值,广义的

12、低碳包括了一切与环保、节能、生态、绿色有关的领域。 如果要我对“低碳产业”这个词汇下一个定义,则可以这么理解:低碳产业,就是以降 低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排放、节能节源的所有的产业活动过程。 如果从产业活动的结果来看,低碳产业和传统产业有着很大的区别,那就是产品不 仅仅是产品自身,还包括了产品的创意、科研、投资、生产、销售、服务、回收这一系列全过 程,其中还包括了产生这个产品的各种社会环境,如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的低碳程度、 创造环境的低碳程度等。低碳产品、低碳项目、低碳技术、低碳创意、低碳消费,都是构成低 碳产业活动整体的组成部分。 所以低碳产品,不是某一类特定的产品,而是任何产品都可能成为低

13、碳产品,也可能 成为高碳产品。那么低碳与高碳如何区别,以什么为标准和界限呢?在上文我已经说过, 低碳只是一个相对值,对于同一家企业来说,近阶段生产的产品可以成为低碳产品,而上 阶段生产的产品则可能是高碳产品,对于不同的企业同类型的产品,也可以进行区分,谁 更低碳谁更高碳,对于不同的国家的同类型产品,道理亦然。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工业时 代的低碳产品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即使是农产品、文化产品、精神性产品、虚拟产品、方 案型产品,同样可作比较。而不同类型的产品,自然也不妨碍比较,但这种比较往往缺少 市场的选择性,意义不大。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是逐利的,如果恰当地理解“唯利是图”,也会觉得这无可指责。

14、在中国,道德或舆论的力量是有效的,但道德感召和律令约束显然不是能取得最佳效 果的最佳解决方案。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其真正的“国度”是“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中,统治这个“国度”的最至高无上的力量是“消费”,所以只有广大的消费者,也就是广 大的公民真正有了低碳消费的意识和行动,低碳产品、低碳企业、低碳产业才能得以成 为主流。我们也可以乐观地看到,政府对低碳越来越重视,媒体和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日 益加大,现在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已经明显加强,并有望在五或十年后空前高涨,届时我国 将会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严峻时机,资源枯竭、生态危机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将进一步凸 显。对于低碳政策比较强势、低碳宣传比较深入的一

15、些国家来说,其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 识相对来说走在前面,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外贸产品和国家形象。虽然我国之前还没有哪个 产品直接因为碳排放均值过高而在外贸活动中受到损失或惩罚,但可以预计的是,一年内, 最迟至2010 年底,我们就可能获得这样的案例。这是所有国人和企业家所不愿意见证的 案例,但必定会发生,对于产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也或许不全是“坏事”。而优秀的企业,理 应提前对应和取得主动。 由于低碳的前沿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大面积地针对低碳产品的政策,目前比较值得 一提的是新能源领域,产品包括:电能、燃料以及外延意义上的汽车。同样可以预计的是, 今后的政策面或产品对象将放大,并将逐步行至规范化、标准化

16、、系统化、法制化的全 面低碳时代。 四、低碳资产与低碳战略 国际大环境和人类的需求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那么优秀的企业 家们就必须前瞻性地规划和建立、实施低碳战略。同时,不应忽视且应提至战略高度的是, 企业要重视碳资产管理。 首先谈一下低碳战略。所谓低碳战略,就是以低碳作为发展模式、产品标准和无止境 目标的宏观架构。低碳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在企业上,包括企业使命与理念、产业 结构与项目规划、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及其它上下游供应链采购、生 产销售与物流、产品服务与回收、企业文化与品牌传播、人才团队与规模控制、建筑节能 与资产管理、资本运作与融资模式等等。有实力的大企业可以进行低碳战略的整体规划 和实践,实力有限的企业可以分阶段分环节力所能及地先做一部分。纵观国际上的著名品牌、 跨国大企业,绝大部分是走在时代前沿甚至是毫不犹疑地抢先走在时代前沿并在大方向 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获得成功的。 那么什么是碳资产呢,社会上一部分人把碳资产过于狭隘化地看待了,把碳资产简 单地对等于“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