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快慢班教学的利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8046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分快慢班教学的利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分快慢班教学的利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分快慢班教学的利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分快慢班教学的利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分快慢班教学的利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分快慢班教学的利弊分快慢班教学的目的毋庸置疑是好的,但就这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而言利 弊相生。一方面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易出成果;另一方面快慢班的划分使教育资源 公平化的呼声尤为刺耳。快慢班教学的存在,有它有利的方面:一、对于学生:因“班”施教能解决部分尖子生“吃不饱”的问题。快慢班是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分班, 将一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分成快班配以优秀 的教师,以求因“班”施教。学生们体会到的竞争氛围更浓,学习积极性更高, 更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义务教育,学生不经过选拔,良莠不齐。分班前,许多不爱学习的学生上课总是 捣乱,老师没法管,课都上不好。一些想学习的学生没办法安心学习;不爱学习 的学生又迫于

2、老师和家长的压力,硬着头皮像“听天书”一样听课,甚至有三分 之一的学生在睡觉。 这样,不同基础的学生无法接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教育。分 班,给许多学生一个警示,迫使他们努力学习。分班后,在快班,老师不仅加大 作业量,课堂容量也增大,复习资料也多,而且通常只讲难题,不像以前那样面 面俱到地讲所有题目, 但是课堂纪律却很好, 没有一个人捣乱。 快班之所以快更 多的是体现在教学难度上,给快班学生授课,可以把知识拓展得更深、更广。这 样,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所学所练也是适合学生的拔高题,分数提高 很快。慢班相对轻松,作业少,老师所讲所练,多为基础题。基础分抓牢了,成 绩自然也不差。二、对于学校:

3、有利于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抓升学率。对于教学条件一般的学校来讲,集中优势, 尽量把有限的优秀师资、 成绩优异的 学生、现有的较先进的设备聚集在一起, 进行资源整合,以达到最佳的升学效果, 是可取的方法。 因为升学率始终是衡量一个学校的重要标杆,集中优秀学生和最 好的师资力量进行“攻坚” ,无疑是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知名度”的重要途 径。三、对于老师:可以促使部分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由于学生的整体质量更高,学习上进心更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更为轻松, 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时也更为大胆。对于没有选上教快班的教师, 他们会认真 反思自己,暗下功夫,苦练本领,争取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登上快班的讲台,从而 在

4、全校教师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这种良性竞争的结果, 使一部分懒散、 疏于教 学研究的教师会及时醒悟, 不断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教师整体素质 将在一段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对于学校而言,易出名生、名师;对于教师个人而 言,更易在职称评定方面有所突破。凡是都有两面性,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从慢班学生心理反应来说,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阻碍了智力的发展。学生刚入学或升入 新的年级,原本雄心勃勃,立志发奋学习,弥补以往的不足,却因一次分数而被 列入慢班, 自尊心遭受到严重打击, 当初的凌云壮志扫之殆尽, 把进慢班当作极 耻大辱而心灰意冷,垂头丧气。在这种情况下,学

5、生很难客观地正视自己,从而 消沉、气馁、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成绩一落千丈,最后辍学。2、不利于班级正常管理。慢班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问 题,逆反心理特别强。他们怀疑学校的领导、老师歧视他们,怀疑快班的学生看 不起他们,因此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产生怨恨情绪,并采取种种方式发泄:打架 斗殴、破坏公物、顶撞老师等等,很难教育说服。他们的心理不稳定,经不起消 极言行的诱惑,我行我素,将校纪班规抛之脑后,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3、加速学生流失,使他们带着伤痛过早地步入社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小学学生流失多出自于慢班,由于失去信心而厌学, 若有人辍学或鼓动, 就会 马上有同

6、伴响应。然而,当他们走出学校,又会因没有知识而感到空虚,只好瞎 摸乱撞,沾染上一些社会不良习气, 从而走向犯罪道路, 既造成了社会不安定因 素,又新增加了一批文盲,不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二、从快班学生心理状况来说,也不容乐观:1、快班学生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自己了不起,比别人强,故而裹足不前, 不利于学生健全心理的发展。 这些在学校里备受重视的学生, 普遍有一种高高在 上的优越感。他们自我评价的“气球”被吹得饱饱的,很多被学校和老师宠着的 学生慢慢会形成一种只会成功、不会失败的心理。 一旦情况不如自己所愿, 脆弱 的内心就承受不了,“气球”就要爆炸。长时间生活在竞争、比较的环境中,这 些学生

7、的优越感往往是建立在比别人强的比较之中的,一旦这种比较发生了逆 转,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2、快班学生偏重学习,肩负着为学校“创优”的担子,背负着家长的殷切希望, 不重视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原本要培养高 素质人才,培养出的却是高分低能者,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三、缺乏对比,不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由于分班后,一个班的学生无论是从学习成绩还是日常表现,差别都不是很大。 对快班学生而言, 感觉自己再好也与别人差距不大,即使是取得了一点成绩, 也 没有那种远远高于别人之上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在学习上难有兴奋点,所以多数 学生的成绩长进不大, 特别拔尖的学生难以涌现, 那

8、种在强烈兴奋状态下才能激 发出的才情很难显现,这不利于优生的成长,更是抑制了优生的创造力。四、伤害了部分教师的个人尊严。作为快班的任课教师, 学校和家长、 社会给予他们极大的希望值,会使他们在平 时的工作中难有喘息的机会, 生怕一个小闪失对不起人, 这种压力可以给人带来 动力,但有时也会严重影响教师们的身心健康。他们每天起早贪黑, 工作严重超 负荷。领导的期望值越高,教师的压力就越大,还要承受其他教师的冷言热讽。 精神上、工作上承受双重压力,苦不堪言。但是容易见到成效,容易受到肯定、 尊重与奖励。 而慢班的教师即使加倍努力,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不但劳而无 功,还常常落个“无能之辈”的骂名,从而导致一些带慢班的教师,特别是年轻 教师缺乏对教学的激情,在评职称时也会受影响。总之,在目前情况下,学校分快慢班,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不利于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不利于稳定教学秩序, 不利于提高全民素质。 分快 慢班不但难以落实因材施教,还会导致慢班的学生厌学难教,慢班的老师厌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