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7546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镜和视觉知识题练感知地带1.透镜(1) 透镜由玻璃等透明物质制成,光线经过透明折射后,总是向透镜厚的一侧偏折。(2)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如图1-6-1 所示,凸透镜中心的点O 为光心,通过光心并垂直与透镜的直线AA 为主光轴。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F,称为焦点。焦点F 到光心 O 的距离叫做焦距(f) 。根据光路可逆,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将平行。(3)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如图1-6-2 所示,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会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将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会交于主光轴上一点,称为焦点, 由于没有实际光通过所以为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2.凸透

2、镜成像规律(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要在同一直线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物距指的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大小”指放大、缩小。“内外”指小于、大于。“虚实”指虚像和实像。(3)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距变大,像距缩小,像变小;反之,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3.眼睛和视觉限制(1)眼睛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构成。(2)视觉形成:光线眼球折光系统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3)近视和远视:近视成因: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矫正:佩戴凹透镜远视成因: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像落在视网膜后方。矫正:佩戴凸透镜(4)盲点:视网膜上视神经传出的

3、地方,无感光细胞。知识点 1 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例 1请画出如图1-6-3 所示光路图的折射光线。题练 1 请画出如图1-6-5 所示光路图的折射光线。图 1-6-1 图 1-6-2 图图2 题练 2下列关于透镜改变光线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会聚光线经凸透镜后一定还是会聚光线B发散光线经凸透镜后一定成为会聚光线C会聚光线经凹透镜后一定成为发散光线D发散光线经凹透镜后一定成为发散光线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例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第一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2)

4、第一二组分别进行若干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表中,请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至少两条)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距 /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距 /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题练 3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光屏上不能看到的是()A正立的像 B倒立的像 C缩小的像 D放大的像题练 4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凸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为()A

5、大于 15cm B小于 15cm C 大于 30cm D 在 15cm和 30cm之间知识点 3 正确理解眼睛和视觉限制例 3 小李同学沉迷于玩电脑游戏,近来发现黑板上的字有点看不清了, 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眼睛成像如图1-6-6 所示,请判断他的眼睛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矫正?题练 5 如图 1-6-7 所示是某同学的眼睛,从眼镜判断他的两只眼睛( ) A是远视眼 B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远视C是近视眼 D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近视题练 6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全自动变焦相机,当我们由看远处的物体转到看距离比较近的物体时,睫状肌就会调节晶状体,使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时晶状体的焦距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6、A不变 B变短 C变长 D 无法判断 方法题练题型 1 掌握光学器件的正确使用及放置方法例 4 请选择合适的光学器件放入图1-6-8 中相应位置。题练 7 请在图 1-6-10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图题练 8 根据图 1-6-11 中所示的光路,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题型 2 正确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 5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一位置时,在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光屏上将出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得不到实像解析: 由于前面口诀中没有涉及像距,现将物距、像距与成像的特点

7、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物距u 像距 v 像的情况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像U2ffv2f 缩小倒立实像u=2f v=2f 相等倒立实像fu2f v2f放大倒立实像u=f 不成像uf不研究放大正立虚像题练 9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离透镜15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斑,当物体位于透镜前20cm 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的像。题练 10 小丽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她将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 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4 厘米 B8 厘米 C12 厘米 D 16 厘米题型 3 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例 6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些同学

8、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向前伸一些D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题练 11 朱老师在游玩的过程中用同一台相机在同一位置分别拍摄了ABCD 四张照片,如图1-6-13 所示,请帮你帮他找出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照片是题练 12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近视的同学看黑板上的字总是眯着眼睛,这是为什么?()A为了缩小瞳孔B为了使角膜变形C为了使晶状体变形,使成的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D为了使视网膜变形图4 能力题练一、选择题1.晴朗的夏天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

9、其原因阐述正确的是()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B水滴容易透过阳光C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 )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约0.05mm 。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 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为()A.等于 0.05mm B. 小于 0.05mm C. 大于 0.05mm D.任意值3. 市场上出售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参是 ( ) A实物 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10、()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象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5. 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光线经折射后总成实像,经平面镜的反射总是成虚像 6.在放映幻灯时,要在屏幕上得到字母F,则插入的幻灯片应是()7. 在 “研究凸透镜成像” 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1-6-14所示,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定凸透镜的焦距()A.f 9cm B.f9cm C.f=9cm D.9cmf 18cm 8.

1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 ,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f2cm B.2cmf4cm C.4cmf5cm D.5cmf8cm 9.如图 1-6-15 所示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 B C D10.在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 ) A没有视神经 B没有感光细胞C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感光细胞分布过少图图图二、填空题11.在图 1-6-16 所示的光具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属于凹透镜的有_( 填字母 )。12.中午阳光灿烂,当你从教室内走向操场时,

12、你的瞳孔变化情况是瞳孔_。( 填“放大”、 “缩小”或“不变”) 1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1-6-17 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从 E 处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玻璃的作用相当于镜,所以用它们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像。14.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 a、b、c、d 和 e 点,如图 1-6-18 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的像清晰,那么(1) 把烛焰放在 _点上,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 把烛焰放在 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 把烛焰放在 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4) 如果把烛焰从a 点移

13、到 d 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像的大小 _。(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三、问答题15.投影仪是教学常用仪器,如图 1-6-19 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正上方有一个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太大,请你帮助老师调节一下。图 1-6-18 图6 知识题练题练 1答案: 如图 1-6-20 所示解析: 由于凹透镜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成为发散光,并且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如图1-6-20 (A)所示。而根据光路

14、可逆可知,通过射向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1-6-20 (B)所示;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1-6-20 (C)所示。题练 2 BC 解析: 发散光线指延长线不会相交的光线;会聚光线指延长线会相交的光线。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和会聚光线入射,经凸透镜折射后必定成为会聚光线,但发散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向主光轴偏折后仍可能是发散光线;当然也可能是会聚光线或平行光线。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平行光线和发散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必定是发散光线,但会聚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偏离主光轴方向偏折,有可能成为发散光线,也可能成为平行光线或会聚光线

15、。题练 3 A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的像为虚像,虚像没有实际的光通过,所以在光屏不能接受。故 A正立的像不能在光屏上看到。题练 4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道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用凸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说明此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以其物距要小于一倍焦距。故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小于15cm。题练 5 A 解析: 根据其所戴的眼镜可以来判断他两眼的视力情况。因为他的眼睛有放大作用,可以判断是凸透镜,因为佩戴的是凸透镜就可以知道他患的是远视。题练 6 B 解析: 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较小,所以焦距较大,当转到看距离较近的物体时,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晶状体曲度会变大,所以焦距将变短。 方法题练 题练 7 答案: 如图 1-6-21 所示。解析: 根据题目所示的光路图可以得出是发生了折射由此我们可以考虑是凸透镜或凹透镜;将入射光线延长后发现它们的交点在实际交点之前, 说明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认为是凹透镜。题练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