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72269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系统原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据库系统原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据库系统原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据库系统原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据库系统原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系统原理重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数据:符号记录下来的可 以识别的信息,数据是信 息的符号表示或载体,而 信息则是数据的载体。信信 息息:为关于现实世界存在 方式或运行状态的反映, 信息只有通过数据形式的 表示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 受;数据库(数据库(DBDB):指长 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 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 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 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BS)(DBS):指在计 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 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 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 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 用户构成。 1.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 域域:数

2、据库管理软件的研 制,数据库设计,数据库 理论。 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容易被 人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 实现、比较真实的现实世 界的模拟。数据模型的组 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 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 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 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 解。前者是实体联系模 式,后者是网状层次关系 3.数据模型的要素数据模型的要素:数 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 性约束,分别描述静态特 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 束条件;常用的数据结构 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网 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 型。前两者统称非关系模 型 4.模式模式:是数据库中全 体数据

3、的逻辑结构和特征 的描述,它仅仅涉及到型 的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 值。三级模式结构三级模式结构:是数 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构成。二二 级映像功能级映像功能:外模式/模式 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 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 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 本功能本功能:数据定义;数据 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 据通信接口。从最终用户 角度来看,数据系统分为 单用户,主从式,分布式, 客户/服务器结构 6.DBMSDBMS 的结构的结构:数据定 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 数据操纵语言及

4、其编译程 序,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 实用程序。 7.关系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是支 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的操作集合和完整性 约束三部分组成。 8.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 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 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 构,对应同一个模式可以 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于 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 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 像。数据只有一个模式, 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 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 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 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 关系,保证了数据的物理 独立性。 9.数据库设计的核心与数据库设计的核心与 关键关键是逻辑/物理数据库设 计。数据库设

5、计分数据库设计分为:需 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 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 设计的方法设计的方法是规范化设计, 都是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 和方法。数据库设计的指数据库设计的指 标标为:结构合理,使用方 便,效率较高。存储结构: 邻接法和链接发。 10. 关系模式的数据结构关系模式的数据结构是二维表格。关系模式中 的关系操作称为关系代数 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是 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 的方式,关系演算是用谓 词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 关系有三种类关系有三种类型:基本关 系,查询表示和视图表。 关系的本质是一张二维表。11. 视图视图是一个或几个基 本表导出的表,它与基本 表不同,是一个虚标。视视 图的

6、消解图的消解:DBMS 执行对视 图的查询时,首先进行有 效性检查,检查查询涉及 的表、视图等是否在数据 库中存在,存在后则从数 据字典中取出查询,设计 对视图的定义,把设计视 图的定义,把定义中的子 查询和用户视图的查询结 合起来,转换为对基本表 的查询,将对视图的查询 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查询, 然后再执行这个经过修正 的查询,将对视图的查询 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查询称 为视图的消解。 12. 嵌入式 SQL 对宿主型 数据库语言 SQL DBMSDBMS 采采 用两种方法处理用两种方法处理:预编译; 修正和扩充主语句语言使 之能处理 SQL 语言。SQLSQL 语语 言输出数据言输出数据主要用主

7、变量 和游标实现。 13. .支持层次和网状这两 种格式化数据模型的数据 系统为第一代数据库系统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关系数据库是第二代数据第二代数据 库系统库系统,特点是将用户从 编程数据库记录的导航式 检索中解脱出来,大大减 小了用户编程的难度。第第 三代数据库系统三代数据库系统是支持面 向对象数据模型的数据库 系统。分布式数据库是集 中式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 术相结合的产物。 1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 特点特点:数据的物理分布性,数据的逻辑整体性,数据 的分布独立性,场地自制 和协调,数据的冗余及冗 余透明性。优点:分布式 控制,数据共享,可靠性 和可用性得到加强,性能

8、得到改善,可扩充性好。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 全局外模式,全局概念模 式,分片模式。分布时不 使数据库语义发生改变, 则遵循:完全性,可重构 性,不相交性。分布透明 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分片 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局 部数据模型透明性,分别 又映像 2、3、4 保证。 15. .体系化环境由操作化 环境和分析化环境构成。 16. 空间数据库是以描述 空间位置和点线面体特征 和拓扑结构的位置数据及 描述这些特征的性能的属 性数据为对像的数据库。 17. 事务应具有的事务应具有的 4 4 个属个属 性性:1.原子性 2.一致性 3. 隔离性 4.持续性 18. 分析工具分析工具:联机分析

9、处理技术及工具和数据挖 掘技术和工具 19.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基于数据库技术的 DSSDSS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DW(数据仓库) +OLAP(联机分析处理) +DM(数据挖掘)DSS 的可行方案 20. 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 法法:用户标识和鉴定、存 取控制和密码存储 21. 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 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 修改,不可重复性和读 “脏”数据;产生上述三 类数据不一致性的主要原主要原 因因是并发操作破坏了事务 的隔离性 22. 数据依赖数据依赖是通过一个 关系中属性间值的相等与 否体现出来的数据间的相 互关系,是现实世界属性 间相互联

10、系的抽象,是数 据的内在性质,是语义的体现 23. 范式范式是符合某一级别 的关系模式的集合;第一第一 范式范式(1NF)如果一个关系 模式 R 的所有属性都是不 可分的基本数据项,则 R 属于 1NF 24.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 式,通过模式分解可以转 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 关系模式集合 25. 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安全 性性是数据库保护的两个不 同的方面。安全性是防止 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包 括恶意破坏数据和越权存 取数据。完整性则是防止 合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向 数据库加入不合语义的数 据。也就是说,安全性措 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 和非

11、法操作,完整性措施 的防范对象是不和语义的 数据 26. 数据库保护数据库保护 DBMSDBMS 必须必须 提供数据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 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 复等数据保护能力;数据数据 库的安全性是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 库,防止因用户使用非法 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漏、 更改或破坏 27. ORACLEORACLE 采用封锁技术 保证并发操作的可串行性; ORACLE 的锁可分为数据锁 和字典锁,五种数据锁为 共享锁,排它锁,行级共 享锁,行级排它锁,共享 行级排它锁 28. 数据库的三个阶段数据库的三个阶段:1.人 工管理阶段,数据处理方 式是批处理 2.文件系统阶 段,处理方式:联机

12、实时 处理。批处理 3.数据库系 统阶段:联机实时处理, 分布处理,批处理;数据 库系统来管理数据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的共 享性好,冗余度低 3.数据 独立性高 3.数据由 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 29.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 束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 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 A 是基本关系 R 的主属性, 则属性 A 不能取空值。参 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 F 是基本关系 R 的外码,它 与基本关系 S 的主码 Ks 相 对应,则对于 R 中的每个 元组在 F 上的值必须为空 值或等于 S 中某个元组的 主码值。 30. 结构化查询语言

13、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SQL)是一种介于关系代 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语言, 其功能包括查询、操纵、 定义和控制 4 个方面。SQLSQL 的特点的特点:综合统一,高度 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 作方式,以同一种语法结 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语 言简洁、易学易用。 3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库设计的步骤:1.需 求分析阶段:通过调查组 织机构总体情况,熟悉业 务活动,从而明确用户需 求,然后确定系统边界;2.概 念结构设计阶段:根据需 求分析的结果对数据进行 抽象,设计局部视图即 E-R 图,再将它们进行合并, 集成视图即总 E-R 图;3.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进一 步转化为一般数据模型, 再转化

14、为特定 DBMS 支持下 的数据模型,然后优化模 型;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 段: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 构,再评价数据库的物理 结构,重点是时间和空间 效率;5.数据库实施阶段: 用 DDL 定义数据库结构, 数据装载入库,编制与调 试应用程序,再进行数据 库试运行;6.数据库运行 和维护阶段:数据库的转 储和恢复,数据库的安全 性、完整性控制,数据库 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进,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32. 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 统的发展统的发展:1.第一代数据 库系统:支持层次和网状 这两种格式化数据模型的 数据库系统,他们从体系 结构、数据库语言到数据 存储管理均均有共同特征,

15、 支持三级模式的体系结构, 用存取路径表示数据之间 的联系,独立的数据定义 语言和导航的数据操纵语 言 ;2.第二代数据库系统: 支持关系数据模式的关系 数据库系统,关系模式不 仅简单、清晰,而且有关 系代数作为语言模型,有 关系数据理论作为理论基 础。因此关系数据库系统 具有形式基础好、数据独 立性强、数据库语言非过 程化等特色,但仍不能捕 捉和表达数据对象所具有 的丰富而重要的语义,因 此尚只能属于语法模型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支 持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数 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的数 据模型吸收了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方法的核心概念和 基本思想,相比传统的数 据库,具有许多优点,如包 含更多的数据语义

16、信息, 对复杂数据对象的表达能 力更强等,但作为一种新 兴的技术,有待于进一步 发展 3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 能与组成能与组成:功能:1.数据 定义 2.数据操纵 3.数据库 运行管理 4.数据组织、存 储和管理 5 数据库的建立 和维护 6.数据通信接口; 组成:1.数据定义语言及 其翻译处理程序 2.数据操 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 3.数 据库运行控制程序 4.实用 程序 34. 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封 锁协议三级封锁协议三级封锁协议:1 级封锁协议可防止丢失修改,并保证事务 T 是可恢 复的;2 级封锁协议除防止 丢失修改,还可以进一步 防止 读“脏”数据;3 级 封锁协议除防止丢失修改 和不读“脏”数据外,还 进一步防止了不可重复读 35. 可串行性是并行事务 正确性的唯一准则唯一准则,两段两段 锁协议锁协议是保证并行调度可 串行的封锁协议;两段锁 含义:第一阶段是获得封 锁,也称为扩展阶段,第 二阶段是释放封锁,也称 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