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是我好朋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56592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包是我好朋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书包是我好朋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书包是我好朋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书包是我好朋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书包是我好朋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包是我好朋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包是我好朋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书包是我好朋友书包是我好朋友宝山区罗南中心校 陶秋娣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一、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在“41”甚至“61”家庭中生活的孩子,衣食无忧,百般呵护,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当他(她)背起小书包,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一定会觉得新鲜、兴奋,但一遇到具体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铅笔断了、橡皮掉了,要用的书找不到了,作业本忘带了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文具盒里乱七八糟,小书包里杂乱无序,一切无从着手。为了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学会一些自我管理的生存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能够把东西收拾在一起,但不会有序地摆放,这会给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整理书包是小学生必备的

2、自理能力之一。作为新入学的孩子,独立整理书包是他们应该做的,也是能够做到的。我期望通过本课时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树立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意识,懂得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会整理书包的一些基本方法。二、活动目标二、活动目标1.使学生初步形成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意识。2.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书包的作用,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3.初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书包,能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三、活动过程三、活动过程(一)谜语引入(一)谜语引入1.口述谜面:“身子方来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多种知识肚里装。”猜一样东西? 板书:书包2.揭示课题:书包是我们今后学习的好朋友。(完整课题) 板书:书包是

3、我好朋友书包是我好朋友3.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书包)。(提示交流内容:谁给你买的?什么颜色?分了几层?书包里有什么?)【设计说设计说明:明:谜语谜语引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引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兴趣,从而趣,从而积积极参与学极参与学习习活活动动;介;介绍绍新新书书包,包,给给学学生提供了自由交流的机会。生提供了自由交流的机会。 】4.提问:你们知道书包的用处吗?(学生交流,师适时纠正) 。5.小结:书包里装的东西可真多呀,它方便了我们的学习。以后我们每天都要背着书包上学了。(二)视频设问(二)视频设问1.看视频小品:(内容大意)上课铃响了,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大家都准备好了语文书等着老师来上

4、课。可是小胖却急得满头是汗,胡乱地翻书包,找书本和文具盒。2.提问:小胖为什么会这样呢?3.学生交流:(归纳:书包里乱糟糟,找东西困难;不认识要找的书本;可能忘记带了要用的书本)4.小结:为了不发生小胖这种情况,我们要认识各种书和练习本,还要学会整理书包。板书:认识书、练习本 整理书包【 【设计说设计说明:通明:通过过看看视频视频小品,使学生看到不整理好小品,使学生看到不整理好书书包包带带来的不便,感受到整理来的不便,感受到整理书书包的包的重要性,激重要性,激发发学生学学生学习习整理整理书书包的包的兴兴趣。趣。 】 】(三)活动导行(三)活动导行实践活动一:认识书本、练习本实践活动一:认识书本

5、、练习本1.认识各种教科书的封面(1)书包里有那么多书和练习本,你能分清吗?(2)(出示语文书)你知道这是什么书吗?读一读封面上的字(领读、齐读)(3)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书名、封面图案、大小、厚薄)(4)认识数学、英语等主要的教科书,交流怎样记住它们。2.认识不同用处的练习本(1)出示语文拼音本、田字格本、数学日字格本,以及相配套的练习册。(2)师针对各种练习本的特点作简单介绍。3.同桌游戏:一人报书名,一人取书或练习本。4.全班活动:根据课程表取放书和练习本(师口述,生取放)。【 【设计说设计说明:学生面明:学生面对对各种各种书书可能一片茫然,教可能一片茫然,教师师要从多角度引要

6、从多角度引导导学生学生认识认识、区分各种教、区分各种教科科书书,在初步,在初步认识认识教科教科书书和和练习练习本后,再本后,再经过经过两次游两次游戏戏活活动动加以巩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加以巩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为分分类类整理整理书书包作准包作准备备。 。 】 】实践活动二:整理书包实践活动二:整理书包1.提问:你们的书包是谁整理的?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学生作简单介绍。 2.师示范整理书包,边示范边解说,并提醒学生可以按顺序放置,也可以书包的款式分“格”摆放,只要能方便自己拿取就行。3.指名尝试:两名学生整理书包,其余学生观察、比较、评析。4.人人尝试:(1)试一试,学生各自整理。(2)比一比

7、,看谁整理得既好又快。(3)学生评议,教师引导作些点评。5议一议:下面图片中的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图片 1:书包内有玩具。 图片 2:书包内的书本摆放无序。【 【设计说设计说明:通明:通过过教教师师示范,学生操作示范,学生操作实实践,使学生在看一看,学一学,践,使学生在看一看,学一学,评评一一评评,比一比的,比一比的过过程中掌握整理程中掌握整理书书包的方法。包的方法。 】 】(四)故事明理(四)故事明理1.听录音:伤心的书包我是一只新书包,我的主人叫明明,是一名刚上学的男孩。别看我现在灰头土脸,浑身脏 兮兮的。我刚到明明家时,可鲜亮了。可是明明一点也不爱惜我,才变成这个样子的。你看, 他

8、吃了油炸鸡翅,油腻腻、脏兮兮的手就往我身上擦;他和同学踢球时,就把我随手扔在地上。 有一次郊游,他走累了,把我放在地上,当凳子坐唉,看到其他同学的书包,一个个干干 净净的,我真羡慕啊!2.议一议:听了书包的话,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3.你能想想办法让明明的书包高兴起来吗?4小结:爱惜书包(板书)【 【设计说设计说明:通明:通过过故事故事让让学生明白道理,要学生明白道理,要爱爱惜惜书书包,养成包,养成爱护书爱护书包的好包的好习惯习惯。 。 】 】(五)活动总结(五)活动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学习儿歌 儿歌小书包,好朋友,天天陪伴我,时时方便我。不乱涂,不乱扔,书本分层放,文具摆整齐。

9、自己书包自己理,人人见了人人夸。【 【设计说设计说明: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易明: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易记记易懂,帮助学生易懂,帮助学生进进一步明白一步明白书书包是我好朋友的道包是我好朋友的道理,增理,增强强“自己自己书书包自己理包自己理”的自的自觉觉性。性。 】 】四、活动说明四、活动说明1.本活动安排 1 课时,在教室进行。活动资源主要有视频片断、录音机、图片、书包、书本、练习本、透明袋等。2.整理书包是一堂实践操作课,是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整理书包。因此活动时,教师要避免空洞的“说理”,并要准备好充足、多样的资源,让学生学习实践。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变换“花样”吸引学生,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

10、与活动,使之“需要”长存,兴趣盎然。 当然,教师还要设法引导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培养“令行禁止”的好习惯。五、自我追问五、自我追问本课的活动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书包和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为了达成目标,我从认识书簿本着手,通过认字、记图、看大小、比厚薄等手段,使学生很快地认识语文、数学、英语等书籍。由于活动有趣、方法有效,效果很好,这为整理书包打下了基础。在认识音乐、自然等书本时,所花的时间相对少些。设计时的本意是,分散难点(逐步认识);突出重点(整理书包)。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整理书包的环节是活动的重点,我在演示和巡视指导时注意了一些细节:如学生一般只注意把装订线的一

11、头对齐就好了,而忽视了书的正反面。有的不管书的开本大小,随意地整理。因此,我在开学初就建议家长用透明的包书纸包书,便于孩子认识书,看清书的封面和封底。具体活动时,我还力求做到活动资源充足、方法指导具体、递进式训练和个别辅导。因此整个活动比较流畅,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较高。事后,我又做了一些调查:通过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也有个别学生仍是家长包办。在与家长沟通时,有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以后让他慢慢做;也有家长认为,孩子整理得不好,也就包办了等等。但总体而言,活动的效果是好的。总之,学生整理书包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达到。同时,还应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培养

12、学生的自理能力。事实证明,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做一些能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是必要的,只要坚持和悉心地指导训练,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定能提高的。案例赏析案例赏析整理书包是小学生必备的自理能力之一,在孩子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有必要上好这一课。因为这不仅仅是学会整理书包,而是通过整理书包,让学生逐步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养成细心、有序、爱整洁、爱劳动的好习惯,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自理的能力。本课的亮点有三:方法指方法指导导具体具体为了让学生学会整理书包,教师准备了充足的资源,如谜语、视频小品、透明包书纸、书本、作业本等。操作的方法也十分具体、细致。教师先通过视频小品让学生知道整理好书包的重要性

13、,因为只有明了“理”,才会有好的“行”;其次是教师让学生认识书本等用品,既丰富了知识,又为分类整理打好基础;紧接着老师示范,讲清要点,并告知学生根据书包的实际进行放置;接着指名学生操作,让其余学生进一步模仿、感受;最后再每人动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为了巩固习得,教师又安排了比一比、评一评,一系列的活动使绝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整理书包。 训练训练操作到位操作到位正像设计者在自我追问中所写的一样,学生整理书包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在训练操作上是非常到位。在认识教科书、练习本时,既教学生认字,认图案,介绍本子的作用,又教孩子从厚薄、大小等方面进行记忆的方法,这对刚入学的孩子,尤其是没有好好上过

14、幼儿园的外地民工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整理书包的训练时,做到了层层递进。教师示范,指名学生体验“表演”,再让全体学生动手尝试;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及时地加以个别辅导,力求人人学会,不留“死角”;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巩固习得,又开展了比一比(谁快),议一议(对不对)的环节。这样训练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初步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活活动动形式多形式多样样本课能根据刚入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需要开展活动,并让多种感官参与,如猜谜语、看视频、听故事、念儿歌、做做、议议、赛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不使学生疲劳,又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领,明白了道理,得到了锻炼。案例提供者 宝山区罗南中心校 陶秋娣点 评 宝山区罗南中心校 谭洪奎智慧参与智慧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