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4课《阿房宫赋》ppt导学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488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4课《阿房宫赋》ppt导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4课《阿房宫赋》ppt导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4课《阿房宫赋》ppt导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4课《阿房宫赋》ppt导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4课《阿房宫赋》ppt导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4课《阿房宫赋》ppt导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4课《阿房宫赋》ppt导学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文言文 (1) 14 阿房宫赋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杜牧 (803 853), 字牧之 , 唐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 唐文宗大和二年 (828)中进士 , 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 。 开成四年 (839)回到长安 , 历任左补阙 、 膳部 、 比部员外郎 。 唐武宗会昌二年 (842)以后 , 相继出任黄州 、 池州 、 睦州等地刺史 。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 , 后世因之称他为 “ 杜樊川 ”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作 者 简 介 杜牧善诗 、 赋 、 辞 , 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 , 在晚唐诗坛独树

2、一帜 。 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 , 称他为 “ 小杜 ” ;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 , 并称 “ 小李杜 ” 。杜牧的散文气势雄浑 , 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 , 气势豪迈而又情致婉约 。 著有 樊川文集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作 者 简 介 杜牧所处的时代 , 政治腐败 ,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而藩镇跋扈 , 吐蕃 、 南诏 、 回鹘等纷纷入侵 , 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 大唐帝国 , 已处于崩溃的前夕 。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 ,极力主张内平藩镇 , 加强统一 , 外御侵略 , 巩固国防 。 为了实现这些理想 , 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 , 富民强兵

3、 ,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写 作 背 景 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 , 接替他的敬宗李湛 ,荒淫更甚 , “ 游戏无度 , 狎昵群小 ” , “ 视朝月不再三 ,大臣罕得进见 ” , 又 “ 好治宫室 , 欲营别殿 , 制度甚广 ” , 并命人 “ 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 ” , 以备游幸 ,对于这一切 , 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 。 他在 上知己文章启 中明白地说: “ 宝历 (敬宗的年号 )大起宫室 , 广声色 , 故作 阿房宫赋 。 ” 借古讽今 , 意在讽喻皇帝借鉴秦亡的历史教训 , 否则将重蹈其覆辙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

4、链接 写 作 背 景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1 ) 囷囷 焉 _ _ _ _ _ _ 霁_ _ _ _ _ _ 参差 _ _ _ _ _ _ 辇来于秦 _ _ _ _ _ _ 椒兰 _ _ _ _ _ _ 鼎 铛_ _ _ _ _ _ 杳_ _ _ _ _ _ 弃 掷_ _ _ _ _ _ 逦迤 _ _ _ _ _ _ 庾_ _ _ _ _ _ 1 注音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j l y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w w n 解释词义 统一,动词 数词 一旦,副词 全、都,副词 专一,形容词 一个整体,名词 喜爱,动词 爱护,动词 吝惜

5、,动词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使 灭族,名词的使动用法 类,名词 家族,名词 怜悯、同情,动词 怜爱、爱惜,动词 叹惜,动词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用网捉捕,动词 星名,名词 全、都,副词 完结,引申为“ 灭亡 ” ,动词 回环萦绕,动词 调转,动词 回转,动词 回来,动词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丝绸,名词 久,长时间的,名词 没有花纹的丝织品,名词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语气词,不译 兼词,相当于 “ 于之 ” ,在那里 疑问代词,怎么 兼词,相当于 “ 于何 ” ,在哪里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连词,表承接,不

6、译 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连接两个动词,不译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连词,表承接,并且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3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未云何龙 _ (2)不霁何虹 _ (3)朝歌夜弦 _ (4)可怜焦土 _ 名词作动词,出现龙 名词作动词,出现虹 名词作动词,歌,唱歌;弦,弹琴 名词作动词,成为焦土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5)族秦者 , 秦也 _ (6)鼎铛玉石 , 金块珠砾 _ (7)骊山北构而西折 _ (8)廊腰缦回 , 檐牙高啄 _ 名词的使动用法,族,使 灭族 名词作动词,铛,当作铛;石,当作石;块,当作块;砾,当作砾 名词

7、作状语,骊山,从骊山;北,向北;西,向西 名词作状语,腰,像人的腰部;缦,像丝绸一样;牙,像鸟嘴,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9)鼎铛玉石 , 金块珠砾 _ (10)春光融融 _ (11)日益骄固 _ (12)风雨凄凄 _ 名词作状语,鼎,把宝鼎;玉,把美玉;金,把金子;珠,把珠宝 名词作状语,像春光一样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名词作状语,像风雨降临一样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1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_ (14)燕 、 赵之收藏 , 韩 、 魏之经营 _ (15)齐 、 楚之精英 _ 名词使动用法,鉴,以 为鉴 动词作名词,收藏,收藏的

8、东西;经营,积累的金玉珠宝等 形容词作名词,精美的金玉珠宝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16)奈何取之尽锱铢 _ (17)六王毕 , 四海一 _ 形容词作动词,达到了 的地步 数词作动词,统一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4 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义: _ 今义:比喻各用心机 , 互相倾轧 。 (2)气候不齐 古义: _ 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 (3)可怜焦土 古义: _ 今义:怜悯 , 值得怜悯 。 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 天气 可爱、可惜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4)韩 、 魏之经营 古义: _ 今义:筹划 、 计划或组织 。 搜集

9、保存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5 分析句式类型 (1)明星荧荧 , 开妆镜也 雷霆乍惊 , 宫车过也 ( ) (2)一人之心 , 千万人之心也 ( ) (3)灭六国者 , 六国也 , 非秦也 ( ) 判断句, 也,表示判断 判断句, 也,表示判断 判断句, 者, 也,表示判断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4)摽掠其人 ( ) (5)多于南亩之农夫 ( ) (6)函谷举 ( ) 省略句,省略介词 “ 于 ” ,应为 “ 摽掠 (于 )其人 ”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 “ 于南亩之农夫 ” 后置于“ 多 ” , “ 于南亩之农夫多 ” 被动句, “ 举 ” 表被动,被

10、攻占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1)“歌台暖响 , 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 风雨凄凄 。 一日之内 , 一宫之间 , 而气候不齐 ” 这几句用什么修辞手法 ? 写出的阿房宫内部是怎样的 ?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答: _ _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答案: “ 暖响 ”“ 冷袖 ” 运用通感的手法写阿房宫的内部 。 宫内处处轻歌曼舞 , 气候因此发生变化 。 作者用夸张 、 比喻等手法烘托宫殿之多 , 并为下文美女之众铺垫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2)分析 “ 嗟乎 ! 一人之心 , 千万人之心也 。 秦爱纷奢 , 人亦念其家 。 奈何取之尽锱铢 , 用之如泥沙 ? ” 的含义 。 答: _ _ 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