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605636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制卷人:陈云制卷人:陈云一、选择题:(共 24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酾酒 sh 横槊 shu 山川相缪 mio 愀然 qio B狭隘 i 智者乐也 yo 万乘之公相 shng 兄殁南方 mC逋慢 b 过蒙拔擢 zhu 终鲜兄弟 xin 优渥 wD江渚 zh 除臣洗马 xin 不省所怙 h 匏樽 po2.指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祚,福分。 B不克蒙其泽:克,终于;蒙,承受;泽:恩泽。C得其犹尤绝者家焉:家,名词作动词,安家;焉,兼词, “于此” 。D寄蜉蝣于天地:蜉蝣,

2、一种小飞虫,文中用来比喻人生短促。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C清莹秀澈,锵鸣金石 D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4.指出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A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B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 B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C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D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完全一致的是()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 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D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完全一致的

3、一项是()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名之以其能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舞幽壑之潜蛟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B. 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C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C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D. 少者强者而夭,长者衰者而全存乎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8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寂寥而莫我知也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今是溪独见辱于愚9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

4、苦,未尝一日相离也随后又和你到江南2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B明年,丞相薨,吾去卞州,汝不果来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去了汴州,你没能来成。C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当初,我和你都是少年,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久会长久在一起的。D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 ,在 2008 年前将每年增

5、加 800 万平方米的绿地。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11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在大量的事实面前,你却仍巧言令色,百般狡辩,真是岂有此理!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达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且面对

6、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 20 岁的作品。 二.课内阅读(共分)6 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 131

7、5 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使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3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称逋慢,郡县逼迫,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3.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举臣秀才:举,举荐。秀才,科举院试考中后称秀才。 B.供养无主:供养祖母的事无人操持。 C.拜:授官或封爵。 D.除:任官,除去旧官任新官。1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2 分)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臣

8、之辛苦 D.实为狼狈15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3)臣之进退,实为狼狈(4)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A(1) (2)不同, (3) (4)相同 B(1) (2)不同, (3) (4)也不同C(1) (2)相同, (3) (4)不同 D(1) (2)相同, (3) (4)也相同(二)阅读下文,完成 1618 题。 (6 分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

9、武子“邦无道则愚” ,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 ,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 ,纪于溪石上。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不可以灌溉 B寂寥而莫我知也 C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D昏然而同归17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

10、的一项是(2 分) ()予虽不合于俗 虽辱而愚之 乐而不能去也 夫水,智者乐也A两个“虽”字相同,两个“乐”字也相同 B两个“虽”字相同,两个“乐”字不同C两个“虽”字不同,两个“乐”字相同 D两个“虽”字不同,两个“乐”字也不同18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2 分) ( C)例:今是溪独见辱于愚A名之以其能 B可以染也 C谪潇水上 D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三.拓展阅读(28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3 题。 (11 分)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 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晁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

11、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4廉。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又,敦煌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黄霸为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李衡于武陵阳汜洲作宅,各柑橘千树。临卒,救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

12、亦可足矣。 ”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 ”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 。凡九十二篇,分为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款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选自齐民要术序 ,有删改)注 加五:增加五成。挛缩:褶皱。不赀:不计其数。区处:分别处理。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醯醢(x hi):指酿造.

13、腌制的方法。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 要:键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 责:需要。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询:询问。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资:资财。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A. 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蔺相如徒以舌为劳B.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 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D.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作者举皇甫隆治敦煌.黄霸治理颍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地方官获得拥

14、戴,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B.文中李衡.樊重种权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但结合全文看,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与全书为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C.作泛搜集各种耕作.种植.加工技术的知识,目的是为平民提供一部谋生致富的读物,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齐民要术 。D.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有追求词藻的华丽,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22.翻译(3 分)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23.翻译:(2 分)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4-27 题。17 分洁净之莲莲是我

15、挚爱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的倩影。天性使然,莲看上去要比所有的水生植物美的多。我爱的是莲的优美和慧心。一湾碧水之上,莲亭亭如盖。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间或,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花,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叶子间忽隐忽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写尽了莲盛开时大气磅礴的美丽,而我则尤爱月光下的白荷。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洁晶莹是由月华浸染而成的。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四周的露水和月光。莲于恬静的岁月中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莲塘流动着令人心神摇荡的优美。走过莲塘的人,谁都无法拒绝无法躲避,只有沉浸其中。文人墨客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莲写诗作词绘画,以至于千年之后我依然能从墨迹中感受到他们在莲面前无法自拔的情形。爱莲写莲画莲之人,借莲歌咏自己心志清远,性格高洁。莲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艺术升华。莲盛开在古今中外的诗文与画幅中,皆为洁净清爽之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在垂暮之年,把莲塘上众多美的瞬间和形象用颜料固定在画布上,让他们永留人间。清淡素雅的莲是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题。他最终力竭倒在了莲池旁,躺在了他心爱的莲的怀抱,亘古与莲相依相伴。莫奈和莲情感相融,魂魄相交,他洞穿了人世的芜杂纷繁,进入幻化的深处。那是自我的世界,也是无我的世界。混沌散开,污浊逸去,心中的莲瓣缓缓展开。无喜无忧,无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