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要加强“把关人” 意识(学位论文-工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0459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编辑要加强“把关人” 意识(学位论文-工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网络编辑要加强“把关人” 意识(学位论文-工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网络编辑要加强“把关人” 意识(学位论文-工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编辑要加强“把关人” 意识(学位论文-工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编辑要加强“把关人” 意识(学位论文-工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编辑要加强“把关人”意识张轩互联网对“把关人”理论的极大冲击 Web2.0 时代使普通网民由被动接受信息向主动发布信息迈进,这意味着他们有了成为网络传播者的可能,但同时也意味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涌入互联网。这是对新闻“把关人”理论的巨大挑战。首先,网络媒体不受版面时间限制,自由发布信息。其次,受众可以自由写帖子,发表言论。这些言论基本不受网络“把关人”的限制。2007 年 7月 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 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07年 6月 30日,我国网民达到1.62亿。如果对这么多的人丧失了舆论“把关人”作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网络

2、编辑加强“把关人”作用势在必行。网络新闻专题是加强“把关人”作用的最佳选择网络新闻专题通常围绕某个新闻事件或社会上存在的某种现象和状态,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设计固定的专题页面,运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表现形式,结合电子论坛等互动手段,通过页面编排与栏目制作,进行连续、全方位、深入的报道。网络新闻专题让本来处于外部“离散”状态的相关资料通过编辑的综合、分析、归纳,将杂乱无章的“随机信息”变成了分门别类的“集中信息”,使受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一网打尽。网络新闻专题有以下优势:1.本质上是运动的,内容是新鲜的传统媒体的报道一经出版或播出就已定型。但受众不满足定论性报道,希望不断

3、掌握事件发生的最新资讯。网络新闻专题满足了受众这种需求。它会随着新闻事件和新闻议题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壮大,其发展走势和内容关注点都处在适时更新的状态中。2.信息是“信息的信息”“关于信息的信息,其价值可能高于信息本身”。网络支持用户端主导的信息检索和往旧内容的现时回放能帮助受众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寻觅适合自己的数据。3.真正的多媒体网络新闻专题成为媒体表现形式的集大成者。文字、图片、音视频、Flash、互动调查等都可以为专题所用,提供给受众全方位资料。4.是对所有报道的资源整合网络新闻专题是把一切报道综合成一个整体,由整合入手,使各种文体释放出无穷无尽的潜力,这充分证明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名言:整体大

4、于部分之和。5.比传统媒体更大的发展空间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在内容上,不受版面的限制;在时间上,能够跟踪报道;在纵深上,可以和专家网友互动。6.充分赋予受众话语权大多数网络新闻专题都设有网友评论专栏。更有部分专题设置两方面的对话,“专家、媒体的评论”和“网友观点”。受众的态度第一次被赋予和社会精英同等的对话权。7.具有相当的完整性网络新闻专题可以在一个空间内承载完整的报道过程。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都不具备此特点。网络媒体做好网络新闻专题的策略1.网络编辑应加强自身努力(1)加强制作挖掘类专题的能力。首先,要选好新闻事件,所选择的新闻现象应值得深挖,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其次,编辑要对海量信息进行

5、过滤和提炼,利于受众在有限时间内把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最后,编辑要把选取的信息安放到不同栏目里,同时,要考虑用何种表现形式:图片、文字、视频还是 Flash等。(2)充分利用网络新闻专题前所未有的互动性。互动性是新闻专题吸引受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传统的发表评论、在线调查等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受众需求。因此,我们的网络编辑还应不断尝试新的互动方式。2.开放网站的采访权在中国,网络媒体大多只能转载其他媒体的信息,只有少量的网络媒体拥有采访权。事实证明,这些具有采访资格的网络记者都有杰出的表现。人民网对“南丹透水矿难”的报道为彻底揭开隐瞒事故的盖子起了决定性作用。它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为政府及时组成调查组前往矿区进行全面调查起到了重要作用。仅仅靠转载信息,网络媒体无法与其他信息发布者争夺受众资源。授予采访权,拥有新鲜的第一手资讯势在必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信息泛滥,大众传媒逐渐丧失“把关人”的现实。网络媒体要牢牢锁住受众的目光,重新行使目前逐渐丧失的“把关人”权力,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做好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编辑们一个不错的选择。(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