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入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01822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入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入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入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入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入手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入手 打造小学语文打造小学语文 135 教学模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效课堂杜海莲在 135 课堂教学模式下,我逐渐开始尝试让学生在课前独立自主地预习课文。渐渐地发现课前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要想学生能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首先得让他们明白预习是什么?为什么要预习?: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声音“同学们,你们预习课文了吗?” 回答则是整齐响亮的“预习了。”但要问起他们是怎么预习的,则除了读几遍课文外就没

2、有其它答案了。当然预习时读课文是必需的,但只停留在读课文上是远远不够的。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掌握预习方法1读准读顺课文每拿到一篇新课文时,总会遇到一些读不准或是不认识的字词。这就需要学生在预习时能充分利用身边的工具书,扫除阅读中的障碍。而在课堂上,我们是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读熟课文。由此可见,课前能读准读顺课文,是预习的基本要求。2圈点标注课文 (读、思、圈、画)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预习读课文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圈画一些优美的词句,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其次,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作不同的标记。例如:文中的生字组成词语用圆圈;需着

3、重理解的词语用曲线标出,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来理解;再则可以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打上“ ?”。上课和老师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听课的目的就非常明确,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就更好。除此之外还可要求他们给课文加批注。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那些使人感动、让人有感触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体会,以培养思维能力。预习时看似简单的圈点标注,却是学生在预习时的思维的真实流露。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乐思好学的孩子常常把书上标注的满满的,每到交流发言的时候,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3理清课文思路预习时,对所读的课文内容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理清课文的思路,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边读书边在

4、书上做记号,看看课文写了几件事、讲了几个问题,集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观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你读完课文有什么体会?4结合课后问题预习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通常是课文的主心骨,解决了这些就能领会课文。所以预习时结合课后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穷人一课中,为什么用“穷人”作为课题?荷塘月色一课作者为什么写了一件自己遇险的事?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预习时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教学时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走入课文,与文本进行交流。5查阅相关资料有时候课文所讲述的内容只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仅仅通过读课文学生了解的内容可能还不够全面,这就需要学生将课前预习和学自主阅读相结合,有目的地收集和课

5、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达到全面理解课文。二、 及时评价反馈虽然教师有时在教室一再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但有惰性的孩子还是会敷衍了事。因此还需加强学生预习的趣味性与积极性。首先,老师不可把预习完全当成学生自己的事,在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的同时还应该加以督促。为了督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可将课前预习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促进学生重视预习。同时还要向学生经常讲述预习的重要性。其次,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预习水平,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预习的展览与评比,这样可以利用攀比与好胜来激发学生的预习主动性,让预习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总之,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预习课文的方式不是千篇一律的,应该根据具体的课文来确定。还有预习课文是一定不能放松的,只有做好了预习,课堂上学生才能更主动自主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