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8333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材料科学基材料科学基础础复复习习提提纲纲第一章第一章 晶体晶体结结构构概念:概念:简单三斜点阵、简单单斜点阵、底心单斜点阵、简单正交点阵、底心正交点阵、体心正交点阵、面心正交点阵、六方点阵、菱方点阵、简单正方点阵、体心正方点阵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多晶型性(同素异构性)、晶带、晶带轴、晶带定律、配位数、致密度、原子面密度、八面体间隙、四面体间隙、晶向族、晶面族晶体的对称要素、宏观对称要素、微观对成称要素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无限固溶体、有限固溶体、无序固溶体、有序固溶体、正常价化合物、电子浓度化合物、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简简答及答及论论述:述:简述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区别。画出面心立方晶

2、体中(111)面上的11晶向.2已知两个不平行的晶面(h1 k1 l1)和(h2 k2 l2),则求出其所属的晶带轴 。已知二晶向u1 v1 w1和u2 v2 w2,求出由此二晶向所决定的晶面指数。已知三个晶面(h1 k1 l1)、(h2 k2 l2)和(h3 k3 l3),问此三个晶面是否在同一个晶带?已知三个晶轴u1 v1 w1、u2 v2 w2和u3 v3 w3,问此三个晶轴是否在同一个晶面上?判断(10)、(2)和(11)晶面是否属于同一晶带。1133计算面心立方晶体的八面体间隙尺寸。计算体心立方晶体的八面体间隙尺寸。分别画出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并分别计算面心立方、体心立

3、方、密排六方晶体的致密度;分别计算面心立方晶体111晶面和体心立方晶体110晶面原子面密度。 试证明理想密排六方结构的轴比 c/a=1.633。 Ni 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为 r=0.1243nm,试求 Ni 的晶格常数和致密度。Mo 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其晶格常数 a=0.31468nm,试求 Mo 的原子半径 r。比较固溶体与金属间化合物在成分、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区别。简述决定组元形成固溶体与中间相的因素。简述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1.晶体结构 2,原子尺寸因素,大量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原子半径差小于 15时,有利于形成溶解度较大的固溶体,而当半径

4、差15时,r 越大则溶解度越小。3.化学亲和力(电负性因素),4.电子浓度。简述影响间隙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间隙固溶体的溶解度不仅与溶质原子的大小有关,还与溶剂晶体结构中间隙的形状和大小因素等有关。比较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这两种原子尺寸因素化合物的不同之处。Mg2Si、NiAl、Cr23C6、Fe3C、Fe4N、VC、Cu3Al、CuZn3化合物中,哪些属于正常价化合物?电子浓度化合物?间隙相?第二章第二章 晶体缺陷晶体缺陷概念概念:2空位,间隙原子、肖脱基空位、弗兰克尔空位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位错的滑移、交滑移、攀移、双交滑移、位错的交割、扭折、割阶晶界、大角度晶界、小角度晶界、对称

5、倾侧小角度晶界、扭转小角度晶界、简简答及答及论论述:述:按空间几何特征,晶体缺陷共分为几种类型?列举出每种类型晶体缺陷的具体实例。何谓点缺陷的热力学平衡性?按空间几何特征将它分为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指出刃型位错与螺型位错在结构方面的不同之处;一个环形位错能否各部分均为刃型位错或螺型位错?为什么?简述刃型位错线方向、柏氏矢量方向、位错运动方向及晶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简述螺型位错线方向、柏氏矢量方向、位错运动方向及晶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简述位错滑移的实质。简述位错攀移的实质。位错的滑移面与晶体滑移面的区别。何谓位错交割?分析柏氏矢量互相垂直的两个刃型位错的交割过程。简述在外力的作用下,刃型

6、位错的可能运动方式;简述在外力的作用下,螺型位错的可能运动方式;面心立方晶体中(111)晶面上的螺型位错在滑移过程中受阻时,将通过交滑移转移到哪一10121b 个111晶面上继续滑移?为什么?简述弗兰克瑞德(Frank Read)位错增殖机制。第三章第三章 扩扩散散概念概念:扩散通量、扩散系数、间隙扩散机制、空位扩散机制、上坡(顺)扩散、下坡(逆)扩散、空位扩散激活能、间隙扩散激活能、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过程、简简答及答及论论述述:当碳原子和铁原子在相同温度的(a-Fe)-Fe 中进行扩散时,为何碳原子的扩散系数大于铁原子的扩散系数?简要说明原子的间隙扩散机制。简要说明空位扩散机制。指出影响晶

7、体中原子扩散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晶体中原子扩散的影响规律。简述扩散的驱动力?为什么二元系反应扩散后的扩散层组织中不存在两相混合区?针对实际渗碳问题,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达到一定渗层深度所需要的时间或计算经过一定渗碳时间后所达到的渗层深度。在 827C 和渗碳 927C 下分别向含碳量为 0.2%的碳钢中渗碳,假定不同温度下钢表面的碳含量始终维持在 1.2%,若规定渗碳层深度测量至含碳量为 0.35%处,且在不同温度下碳在-Fe 中的溶解度差别忽略不计,请计算 927C 渗碳 10 小时后所达到的渗碳层深度应为 827C 渗碳 10 小时后的渗碳层深度的多少倍?(已知 D0 = 2 10-5

8、 m2/s,Q = 140 103 J/mol)在 927C 下向含碳量为 0.2%的钢中渗碳,假定渗碳期间钢表面的碳含量始终维持在 1.2%,且渗碳层3厚度定义为从表面起测量至 0.4%C 处止,若已知 D0 = 2 10-5 m2/s,Q = 140 103 J/mol,请计算经过 2 小时渗碳后的渗碳层厚度。 (写明计算步骤即可,不必计算出结果)一块含 0.1%C 的碳钢在 930渗碳,渗到 0.05cm 的地方碳的浓度达到 0.45%。在 t0 的全部时间,渗碳气氛保持表面成分为 1%,假设 Dc7=2.010-5exp(-140000/RT)(m2/s),(a) 计算渗碳时间;(b)

9、 若将渗层加深一倍,则需多长时间?(c) 若规定 0.3% C 作为渗碳层厚度的量度,则在 930渗碳 10 小时的渗层厚度为870渗碳 10 小时的多少倍?为什么同一种原子在体心立方晶体中的扩散系数大于其在面心立方晶体中的扩散系数?指出影响晶体中原子扩散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晶体中原子扩散的影响规律。为什么二元系反应扩散后的扩散层组织中不存在两相混合区?简述扩散的驱动力?第四章第四章 凝固凝固概念概念:过冷度、动态过冷度、晶核、晶胚、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临界晶核、形核功、结构起伏、能量起伏、接触角、形核率、晶核长大线速度简简答及答及论论述:述:简述单组元晶体材料凝固的一般过程。纯金属

10、凝固的基本条件?纯组元在冷却至一定温度以下发生凝固时,除了需要有结构起伏外,为何还需要有能量起伏?何谓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二者之间的区别?指出材料凝固过程中可以细化晶粒的主要途径及相应的作用机理。第五章第五章 二元相二元相图图概念概念:匀晶转变、共晶转变、包晶转变、伪共晶、离异共晶、晶内偏析、枝晶偏析、熔晶转变、合晶转变、偏晶转变、共析转变、包析转变、组织组成物、相组成物、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莱氏体、珠光体、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伪共晶组织、离异共晶简简答及答及论论述述: 指出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凝固过程与纯金属(或纯组元)的凝固过程之间的主要区别。根据下列条件画出一个二元系相图,A 和

11、B 的熔点分别是 1000和 700,含 wB=0.25 的合金正好在500完全凝固,它的平衡组织由 73.3%的先共晶。和 26.7%的(+)共晶组成。而 wB0.50 的合金在 500时的组织由 40%的先共晶 和 60%的(+)共晶组成,并且此合金的 总量为 50%。Mg-Ni 系的一个共晶反应为:507 L(23.5Wt.%Ni)(纯镁)+Mg2Ni(54.6Wt.%Ni)设 C1为亚共晶合金,C2为过共晶合金,这两种合金中的先共晶相的重量分数相等,但 C1合金中的 总量为 C2合金中的 总量的 2.5 倍,试计算 C1和 C2的成分。画出 Fe-Fe3C 相图(标注各主要特性点的成分

12、和温度,并按相组成物填注各相区);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莱氏体、珠光体的概念及区别;三相恒温转变的类型及相应的反应式;指出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和共析渗碳体之间的主要区别。指出七种铁碳合金的类别及其相应的室温平衡组织。分析亚共析钢、过共析钢和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凝固过程,并分别计算上述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4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根据下列已知条件画出一个 A-B 二元系相图。已知组元 A 和 B 的熔点分别为 900C 和 700C;含 B 量为 30%的合金在 500C 完全凝固后的平衡组织由 80%的先共晶(或初晶) 相和 20%的( + )共晶体组成,

13、而含 B 量为 55% 的合金在 500C 完全凝固后的平衡组织由 50%的 相和 50%的 相两相组成;且含 B量为 70%的合金在 500C 平衡凝固后可得到 100%的( + )共晶体。第六章第六章 三元元相三元元相图图概念概念:直线法则、重心法则、水平界面(等温截面)、垂直界面(变温截面)、投影图简简答及答及论论述述: 典型的固态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系合金的平衡凝固过程分析及室温组织组成物相对量的计算。 已知 A、B、C 三组元固态完全不互溶,成分为 80A、10B、10C 的 O 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将进行二 相共晶反应和三相共晶反应,在二元共晶反应开始时,该合金液相成分(a 点)为 60

14、A、20B、20C,而 三元共晶反应开始时的液相成分(E 点)为 50% A、10%B、40%C。(见下图 6-3)(a) 试计算 A初%、(A+B)%和(A+B+C)%的相对量。 (b)写出图中 I 和 P 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图 6-3 为何三元系中的四相平衡共晶转变面为一平面?第七章第七章 塑性塑性变变形,回复与再形,回复与再结结晶晶概念:概念:滑移,滑移方向、滑移面、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孪生、孪晶、加工硬化、固溶强化、晶粒细化强化、第二相强化、回复、再结晶、简简答及答及论论述述:面心立方结构的晶体比具有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的晶体更易发生滑移,为什么?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变形后,其强度、

15、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韧性则急剧下降,为什么?用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理论分析细化晶粒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强度的主要原因。与单晶体相比较,多晶体的塑性变形行为表现出何种特点:强度增加;晶粒越小,强度越大为何合金固溶体中会产生固溶强化?并说明影响固溶强化的因素不可变形的按绕过机制进行;可变形的按切过机制进行;用所学理论说明可以有效地提高不同材料的5强度的主要方法及其对应的强化机制。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强度的主要原因?简述回复实质。简述回复的基本过程。简述高温回复过程及发生的主要标志。再结晶的驱动力?发生再结晶的标志?再结晶与结晶的异同点?再结晶形核的方式?试述经过冷加工变形的材料在后续退火加热期间发生回复和再结晶的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