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288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 2 篇)篇)阿里纪行教学设计(同异构 2 篇)阿里纪行教学目标:领略阿里如画的风光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欣赏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把阿里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舒展自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步步把读者带进迷人的阿里的灵魂神木。作者寄情于景,抒发了对阿里如画风光的赞美,赞扬台湾人们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表达两岸人民的心会融合起的共同愿望。阿里的风景美,的语言也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教学设想:阿里纪行一通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手法,描述了阿里美丽如画的风景,遣词造句上也

2、尤见功力。学习可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行程的进展,景物的变换,感受不同景物所表现出的各自别样的美,感悟本写景语言的音乐美和情韵美,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时:一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字词学习三、整体感知内容:1、这篇游记中表示作者游踪的句子有哪些?。2、作者沿途(进时和在小火车站、在深深处和下路上)分别欣赏到了哪些景物?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通过什么写作手法将阿里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过程。通过移步换景的手法展现美景。不断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边走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的写法叫移步换景。四、深入研读由学生任选以下一个问题谈谈自己的

3、发现和理解。1、你以为在众多的景物中颇具风情、风味的是什么?何以见得?2、最能体现原始森林之美的景物有哪些?作者是如何描写出这些美的?这些未经人工雕琢的美给你怎样的启示?历经都市的喧嚣,置身其中,会有怎样的心境?4、最能体现阿里的精神、阿里的灵魂的景物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从作者的描写中你能感悟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对阿里风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都写到了台湾歌曲高青 ,有何用意?五、欣赏、朗读本优美的语言。 (比喻句、排比句、整散结合的句子)六、活动体验如果你跟随作者去了阿里,回后向亲戚朋友介绍你的旅程,你将如何讲解?(旅游的行

4、程、沿途的美景、自己的心情等)七、小结八、板书设计移步 换 景 融情于景进 小火车独特 云雾浓稠深 潭水清澈 曲径幽路 陶冶性情林区宁静 森林无边下 神木神奇 振奋精神民族精神的融合阿里纪行编写人:竹西中学周晓韵教学目标:1、学习本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 2、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的愿望。 3、体会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领略阿里如画的风光。 教材分析:阿里纪行是一篇游记。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阿里的风光美如画,可以记叙的景象很多,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把行踪交代得很清楚,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将学习的重点定为理清思路

5、,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语言优美典雅,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所以将的学习难点定为体会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在堂上要通过朗读的多种方式,理清内容,把握重难点。并以本为基础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时:两时教学流程:第一时一、导入宝岛台湾是一个自然、人荟萃的地方,一曲高青唱出了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有人说:“不到阿里,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今天我们就跟随当代作家吴功正一起游览美丽如画的阿里。二、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风靡 纯粹 岚 谛听 镶嵌 静谧 hung幢 一泓潭水 禅师 恍惚 青苔 红桧zhun

6、g 三、朗读,整体感知1、播放歌曲阿里的姑娘 ,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思考:主要讲了什么?阿里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的词语回答) ,学生欣赏、思考、发言。明确:主要写游览阿里的全过程。2、请你找出游览阿里的段落。并思考其余段落有什么作用?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第二部分(2-9)写游览阿里的全过程。第三部分(10)写下。开头就引用大陆人和台湾人都喜欢的歌,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为全定下了抒情基调。结尾又以歌作结,首尾呼应。歌曲高青是全的内在线索。3、在中划出作者游览的线路,说说描写了阿里的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移步换景、寓情于景的写法

7、) 。学生圈画、思考并发言。从台北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车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出现一泓水潭间的曲径幽路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的路上新 标 第 一网潭水清澈 林区宁静间小路幽静、布满青苔森林无边神木拔地参天、标志、灵魂4、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通过什么写作手法将阿里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过程。通过移步换景的手法展现美景。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的景物依次描写下,从而把行踪交待清楚。四、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完

8、成同步导学的相关作业。第二时一、复习旧学生搜集有关阿里的资料和风光图片,在班上交流。回顾上节的主要内容二、探究讨论“不到阿里,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何以能说到了阿里?”读了,你对阿里、阿里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阿里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结合内容思考”探究练习一”。学生思考、发言。(融情于景)三、品位语言、在中划出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然后小组交流。学生圈画、思交流。、请几位同学朗读自己圈画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四、拓展延伸、以“扬州”为话题,仿句不到 ,何以能说到了 ?不到 ,又何以能说到了 ?2、请你就以上的句子,选择一个或几个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做一回小导游,带领大家游游美丽的扬州。3、结合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对扬州的旅游业的发展提几条建议。学生讨论、交流。五、小结1、本运用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所见迷人风光,由衷的赞美了“阿里的风光美如画”,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的共同愿望。2、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并就疑惑提问。六、布置作业请你学习本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任选一季,通过写景表达你的体验。板书设计潭水 清澈景林区 宁静 情阿里风光美如画间小路 幽静、布满青苔 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森林 无边无际神木 拔地参天、标志、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