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258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研论文:“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研论文:“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研论文:“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研论文:“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科研论文:“趣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科研论:“趣”论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摘要水墨画是中华民族具有特色的绘画艺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科学的继承这门艺术。本就在幼儿园里水墨游戏的教学中,挖掘特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循序渐进中让孩子体验水墨游戏的情趣,以及善待童真,表现童趣收获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水墨画教学 幼儿 水墨游戏 童趣 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主要是水墨写意,以简单的造型、浓淡的墨色变化表达纯真的童真童趣。即将传统的技法和幼儿大胆想象、创新相结合的过程,让他们在传统化的熏陶中“激发情趣,体

2、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游戏的情趣、表现童趣、收获乐趣,本以教学中的一点经验对此作粗浅的探讨。 1、挖掘特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好奇心和心理满足是兴趣的原动力,也是学习兴趣形式的基础。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小肌肉群正处于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一般习惯于用硬笔在较硬的材料上作画,此时对毛笔、颜料、宣纸等工具材料的操作对幼儿说既新鲜又具有挑战。 新纲要中明确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活动目标上,就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强调主观能动性,将广泛的内容、简洁的形象与幼儿生活、年龄特点相联系

3、。如:天上飞的小鸟、地上的小虫、水里的鱼儿、森林里的狮子、一朵花、一棵树等等都是幼儿生活环境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如听妈妈讲故事、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等情节让幼儿感到亲切。活动中,幼儿把自己变成一只跟妈妈捕鱼的小鸭子、在大树下听故事的小刺猬这些都是他们创作的泉。 毛笔的运用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吸引他们的好奇心。初学握笔姿势,学会控制、运用有一定的难度。运用和幼儿一起创编的儿歌、形象的比喻是很好的办法。如三只手指握笔,我们用双筒手枪;“点点头,摇摇头,转了一圈又回”,那是每次我们一起和笔宝宝一起在做早操;学习中锋,笔宝宝要用脚尖跳芭蕾舞 浓淡的墨色变化、斑斓的颜色渲染、广泛简洁的学习内容、独特的学

4、习材料这些水墨画独有的特色,不仅引起幼儿的注意,更能激起学习的兴趣。 2、循序渐进,体验水墨游戏的情趣。 儿童水墨画,就是做水墨游戏。游戏中,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幼儿从感受美,发现美,到创造美轻松地溶入水墨世界。学习初期主要练习点、线。一点是辣椒,两点变成老鼠,许多点点围一圈,一朵美丽的鲜花盛开了 中期时,随着手控制毛笔的稳定、灵活,学习内容增加一些情节,增加颜色的调配。变换色彩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在认识颜料的颜色时,我们让颜色宝宝变魔术。如颜料里的藤黄和酞青蓝一起,盘子里就有了小草的衣服了;白色和红色一起就变粉红,和花青色在一起变成浅蓝了, “让你们的颜色宝宝也变魔术吧。 ” 小魔术师

5、们挥动手中的“魔棒笔”变出浅绿、淡黄、深紫、银灰在惊奇和欣喜中,一点、一按不同色彩的鲜花、娃娃、小虫在一起。随着后期幼儿对笔法的掌握灵活,可安排一些图形的组合,表现一定的主题。如在主题活动下雨了 ,幼儿有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穿着雨衣奔跑的,有共伞的,有小鸟挡雨当作护花的伞根据“六一”的表演活动,我们进行的化妆舞会 ,幼儿将自己扮演的蓝猫、狮子、大头娃娃等,有的变成大脸谱手舞足蹈,还和小伙伴一起你追我赶的嬉戏,动态各异,富有生活的气息。在水墨世界里,让他们在干湿浓淡的变化、随意的线条和有趣的想象中探索,体验水墨游戏的情趣。 3、善待童真,表现个性分明的童趣。 水墨游戏作为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活动

6、方式,不仅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也是水墨画的材料、表现手法的要求。幼儿的个性有如大红的张扬,有藤黄的活跃,有花青的含蓄对美的表现各有不同。但在活动中要努力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愉悦地参与,真正地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创造,在浓妆淡彩中表现个性分明的童趣。 儿歌、故事、表演等形式结合题材内容,可激起幼儿浓厚的兴趣,大方地画出自己的语言。正如纲要所说“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意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如企鹅中,先让幼儿观看企鹅的录像,有关企鹅的谈话,了解企鹅的特点、生活习惯。在音乐中表演“我是小企鹅”,随着音乐随意做自己想要的摇摆、滑雪、追逐等。在假设

7、中让他们自由、大胆地设想,进入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在了解企鹅的基本技法后,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了自己的想法,作品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有的是企鹅捉鱼;有的是在排队登雪;有的企鹅拿满了五颜六色的雪糕;还有的堆起了雪人,围着雪人滑冰呢。学习了鸵鸟 ,有了一二一的鸵鸟赛跑、 加油的拔河、 我骑鸵鸟去沙漠的旅行、 捉迷藏的游戏每一幅作品内容不同、形象各异,这何不是幼儿不同个性的表现? “鼓励”在幼儿水墨画活动中尤为重要。鼓励的语言,甚至是鼓励的眼神,不仅对需要帮助的幼儿是有效的指导,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特别是对初学水墨画的幼儿,从学习握笔到大胆的作画,面对困难,老师的鼓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8、。有时他们有很好的创意,可在画面上表现受到局限,老师和他一起真诚地探讨,何不是对幼儿创作热情最好的保护?如在猴子中,皮皮想画两只猴子在一起说话,画了两只面对面的猴子,画面较空洞,老师和她商量:它们在哪里说话呀?坐在哪呢?有谁听吗?经过和她的讨论,一幅聊天的作品上,我们看到结满桃子的树下,两只憨态可掬的猴子对面而坐,中间的茶几上还放着冒热气的茶杯,谈话引了草丛里的小蜗牛。在作画过程中,有时候出现失误,如何补救能让画面完整,老师适宜的建议不仅是幼儿进行作画的动力,同时教给孩子学习的一种方法。喜欢赞扬、渴望赏识是人的天性。在活动中,老师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善于保护孩子创造的火花、完

9、美孩子的奇思妙想,用欣赏的眼神、肯定的语言善待童真是非常重要的。 4、重视过程,收获共同进步的乐趣。 由于传统的临摹绘画教学的影响,以“象不象”作为作品的评价标准,老师的示范成了开门见的定格,家长对孩子的作品无法理解,认为孩子的作品是脏、乱、丑、怪的“四不象”,扯着孩子说“你看老师是怎么画的!”有时还要受皮肉之苦。学习的乐趣被吼声和哭泣代替了。的确,和成人的名作相比较,幼儿的作品线条稚拙,布局松散,比例失调,更别说什么诗意了。怎样体现幼儿水墨画的绘画之趣,让学习成为乐趣?在教学中,我们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尝试。一是加强教师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把家长请进参与活动,了解幼儿水墨画、学习欣赏幼儿作品的

10、美。 在实践中,为了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开展园本培训、教科研学习活动、订阅幼儿美术期刊等方式更新教学观念。其次,组织幼儿“走出去”,让幼儿的作品参加各类的展览、比赛,也是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形式。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教育活动开展有一定的影响。更新家长的评价标准,让他们在幼儿的干湿浓淡、一点一横中欣赏童真、童趣,我们通过定期的讲座、家长园地、开放日、画展等形式,如在庆“六一”的节目老鼠画猫就将幼儿的现场作画搬上舞台,在几分钟内通过勾、点、染,让不同动态的猫跃于纸上,得到专家的好评,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幼儿水墨画的独特魅力。 孩子的画是用符号解释画面, 体现想象的内容,画面效果是“碰运气”;而成人的画是

11、理性思考下的“痕迹”,是苦心经营的结果。 通过和家长共同的探讨,幼儿作画过程中,最明显的是哭声少了,商量的语句多了,赞赏的肯定多了。有时候,家长和孩子一起比试作画,共同学习,体验水墨交融的乐趣。 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幼儿学习水墨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工具的摆放、调和墨色、学会倾听等。在探索墨色的变化,使他们学习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大方表达,培养他们专注、仔细、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在作画过程中,更是心灵的释放,体验创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 在幼儿水墨画教学的几年中,体会到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它吸引的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探索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水墨渲染中探讨描绘童心世界

12、的情趣,对教师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家长走进幼儿的水墨世界学会尊重幼儿,聆听欣赏童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起游戏、一起探讨,收获共同进步的乐趣。 本就实践中幼儿园水墨画教学活动开展的粗浅探讨。水墨画作为独特的绘画艺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如何科学的继承这种传统的艺术、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更好的处理好技巧与创新的关系等有待作进一步的尝试和探讨。 主要参考献: 李馥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沈建洲幼儿美术教育的美学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2 年第期 李振军 张春梅中国画中的少儿水墨画少儿美术,2003 年第 2期 李凌儿童美术教育琐谈 10少儿美术,200 年第 7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