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239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科研论文: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科研论:浅谈围棋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影响关键词:幼儿围棋教育 情商教育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的。幼儿围棋对象是幼儿,因此幼儿围棋教育应在考虑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的前提下,以孩子为本,培养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堂是互动的,气氛是活跃的,学习是愉悦的。所谓的“寓教于乐”就体现在此。我园将围棋作为本园的特色以,提出了“眼中有围棋,心中有天

2、地”两维目标,我们希望孩子通过幼儿围棋教育,达到“眼中有围棋”,就是培养孩子棋技能力。而“心中有天地”就是希望幼儿围棋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从小班到大班,我们普及围棋教学活动,根据年龄段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不同,我们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感兴趣了,他才会愿意积极的接受和吸收新信息。我们发现孩子们通过围棋化的熏陶,以及围棋知识技能的学习,在注意力、独立思考、逻辑思维、组织指挥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在娱乐中开发了孩子的智力。下围棋是作为寓教于乐的一个手段,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智商,而且在对弈中,孩子们也加深了相互的交流,培养了孩子的品德情操,以及全局观念和面对胜负的平

3、和心态,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情商。那么在围棋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情商又是如何被开发和培养的呢?一、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与榜样,与孩子平等处之(围棋教学中的教养关系培养孩子自控情绪的能力 )根据调查,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有三种类型:纵容型、权威型、独裁型。其中独裁型和纵容型就完全是两个极端,这两种类型的教师缺乏了教师的人格魅力,缺少与孩子之间的平等相处。经常听到父母朋友说, “我们家的孩子是顺毛驴,好好说怎么着都行,逆着他,怎么都不行。 ”“顺毛驴”固然是人类渴望尊重的自然反应,但也是情商低的一种表现。不根据事实和利益进行判断,而一味的“顺毛驴”,就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为人所用,因小失大。第二种是任性,

4、任性的人总是宁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愿意委屈自己一点点。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过于脆弱了。这样的人不能委曲求全、顾全大局,常常因为“小不忍”而“乱大谋”。他们因为缺乏弹性,很难在复杂的得失中做出明确的判断。因为缺乏自制力,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进而受到重创。而只有权威型的教师,他们很好的掌握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角色,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例如我们每个教室都会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特点创设适合她们的围棋区域,特别是我园教师自己设计的围棋形象棋宝和棋丽,更加吸引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老师就像一个孩子王,和孩子一起玩围棋游戏的同时,也会提醒和指导孩子正确的做法,但绝不是控制。只要孩子认可了您在她心中

5、的地位,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优缺点都会被孩子一并吸收,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的重要。例如:(一)我和孩子在平时进行围棋对弈时,首先教师不能因为下不过能力强的孩子,就开始耍赖,忘记围棋的规则“落子无悔”,这样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也不会严格的遵守这个规则,而变的说话不算话。(二)有一次我看见有个老师和别的小朋友下完棋后,转身自己就走掉了,而这时下棋的小朋友就跑过去对老师说:“老师,你还忘记收棋呢?你不是说下完棋后要收棋具的吗?”其实现在正是教师榜样示范的最好时期了,老师不能碍于自己的面子就批评孩子:“你怎么这样,就不能帮我收一下吗?”还有的老师会说:“我现在很忙,你帮忙理一下吧?”都是命令的口吻跟孩

6、子说话,这样做的同时也破坏了你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同时也无意中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因为是你规定下完棋必须理棋;正确的做法是:“对不起,我马上就去整理好,你提醒的对” 老师的权威形象不但没有受损,反而让孩子更受启发。二、学会谦让和礼让,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游戏强化行为练习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很多的家长都喜欢跟我说:“我们家孩子就喜欢跟人家抢,看见别人的就觉得人家的就是好,很自私啊!”但造成孩子养成这样习惯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的孩子几个大人带一个,这边住两天,那边住两天,所以这边爷爷奶奶宠着,那边外公外婆依着,两边是互相比赛啊,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就开始娇生惯养,目中无人,得理不让,无理取闹。

7、。 。 。 。 。因为孩子小,各方面经验不足,很多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都是大人们培养出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也是正常,重要的是大人将如何给予正面的引导和积极地培养。这个坏习惯在下棋的时候也会经常的出现:互相抢黑白棋子,两人都要拿黑棋,因为觉得黑棋可以先走。有的老师直接指定一方执黑,则另一方肯定认为偏袒而产生心理不平衡,在围棋当中我们的规定是:“猜先决定谁执黑”,我们发现虽然有这个规定,但是我们的孩子还是会互相的争吵谁拿黑棋,我们应该解决的是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应该帮助他们学会礼让,学会谦让。所以这个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内战,却解决不了孩子的心理,是治标不治本。应该让他们自己学会礼让,于是我就是不管

8、他们,她们都抢这要黑棋,那我都给你们发黑棋, “老师,你发两盒黑棋我们怎么下啊?”我也故作不理不睬“不是你们两个人都要黑棋的吗?怎么下是你们的事情了”,然后慢慢的静观其变,突然下了一会,其中一个孩子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就把自己的黑棋换成的白棋,然后两人开始下棋。后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大大的表扬了这个孩子,肯定他的礼让行为值得大家学习。同时也告诉大家:“黑棋白棋都是你的兵,无论拿到谁都应该一样对待,就像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我喜欢这个小朋友不喜欢你,好不好?”“不好”“就是啊,所以黑白棋子你们都应该一样喜欢,对吗?”三、消除幼儿对失败的恐惧,正确面对“胜”“负”(因材施教对应个性化教育 培养孩子耐受挫

9、折的品质)成功和失败让谁选,谁都只会选择成功。但是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这就牵扯到孩子的一个抗挫能力,以及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很多新闻和报纸上都会经常看见,很多孩子因为受不了学习的压力,一次考试不理想,就选择消极的处事态度;同样受到一点点的挫折和批评后,就开始闷闷不乐,采用极端的方法处理问题,这些都说明了孩子情商发展的不完善、不成熟。这也是现在家长注重孩子情商教育的关键所在。其实孩子们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对弈练习和参加比赛中,我们的情感态度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接受挑战,每次对弈或者比赛,总会有输赢,那么孩子们会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和接受呢?谁也不喜欢输,但是输了就应

10、该寻找自身的原因,积极面对,这样你才会有进步。孩子也分为:好胜型和挑战型。面对好胜型的孩子,首先通过心理分析和观察,发现她喜欢和比自己棋艺水平差的人下棋,这样她就可以永远获胜,同时也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但是我们发现这些一直和自己棋艺差的孩子下的人,她自己的棋艺也在不断的退步中,当他突然面对比自己强的对手后,有时会紧张的乱下棋,最后是满盘皆输。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平时就会安排水平不同的人与他进行对弈,接触不同的对手,处理不同的事态,通过不断的练习,慢慢的弱化孩子的好胜心理,从而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以后不同的人和事,让孩子真正的学会用心去下棋。对于喜欢挑战的孩子说,她们最喜欢挑战比自己强的人,但是她们

11、太过自大和自负,因为她们的水平也的确比一般的孩子要好的多,所以这群孩子就觉得他是他们班最棒的,就开始下“挑战书”:“某某老师,我要跟你下盘棋。 ”如果遇到有水平不高的要跟他下棋,他会骄傲的说:“我们俩就不用下了吧?这样吧,我教你。 ”说实话如果这种积极性用的比较好,遇到挫折会反思自己并且继续学习,那他会受益一生。但如果太过骄傲, “外有,人外有人”,当他处于频繁的输棋时,她会积极还是消极,自信还是悲观呢?于是我们对这种类型的孩子首先选他作为“围棋之星”的榜样,但是在对弈中,我们会安排能力和水平比其好,或者与其水平相当的人,或者跟老师下,这样既不会打击她的积极性,而且也让他知道“赢需要努力,输需

12、要勇气”,看见她对围棋的积极性,喜欢帮助别人,教别人,我们让他去带动围棋水平比较差的孩子,我们会发现她很负责,而且很有耐心,教的很认真。而且那些孩子的积极性也被带动,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随着未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现在大多数家长过多地重视孩子的智商发展,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发展,其实早期的情商教育尤为重要。孩子的天性就是游戏,她们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而围棋是一项将智力、体力、品质、意志融为一体的游戏活动。通过幼儿围棋教育,促进我们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从自我认知,积极探索,再从探索中建立自信心,以及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分享、合作等等能力的培养。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我们的孩子就会成为“眼中有围棋,心中有天地”的高智商与高情商的有为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