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教学设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194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教学设计示例导入的过程教师提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称之为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请同学们和我共同回忆一下,这一时期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简要评述后,导入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由此,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我们把从 19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 1966 年”化大革命”前十年左右的时间,称为社

2、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在这十年中我们经历了探索、曲折和发展。新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关于中共八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中共八大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观点以及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让学生对此进行简要评价。然后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说明提取历史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基本方法。同时教师写下副板书:“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政策”,引导学生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再根据学生描述的具体情况,适当归纳总结如下: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必然要发生变化,而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关键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党的工作重心必然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应该如

3、何评价八大?为什么说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教师对学生的评论发表意见,进行相应的补充如下: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根据“一五”计划的经验教训总结出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实践证明,坚持这一方针,我国的经济建设就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效,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和遭受损失。八大以后,进一步探索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如何贯彻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一是如何准备全党整风,正确处理日益突出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关于社会主义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失误:在进行如何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有关内容分析总路线是怎样提出的,并地客观地加以分析认识。

4、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我国经济建设总的评价应该是 A成就是主流,问题与失误不很严重B与出现的曲折、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相比,几乎无成功可言 以曲折失误为代价取得了重大成就 D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小小的失误在得出答案(答案:)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1966 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和失误。这一时期的第一阶段(196197 年) ,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是正确的,成绩(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公认的;这一时期的第二阶段(1981961 年) ,我国

5、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大跃进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错误的,问题(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是严重的;这一时期的第三阶段(19621966 年) ,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八字方针”调整,充实,整顿,提高)是正确的,成绩也是公认的。综上所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尽管有很大的失误,但是成绩是巨大的;也应该看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用 1981961 年的错误作为代价换的二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怎样发动起。在进行教学时应当让学生主动探究,查找有关资料,分组讨论:“为什么大跃进运动没有实现经济建设的真正跃进?”“为什么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我国国情?”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真正明确地认识到,违背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和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在经济建设领域犯“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讨论关于“为什么八大中提出的正确路线没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形势的考验。在这十年中,我们的党既有正确的决策又有严重误。但是,总趋势是前进的。归纳总结的过程教师通过以下的结构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记忆和理解。后学生活动的提示让学生通过寻找材料和对周围经历国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人调查,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讨论造成我国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