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0957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社会科学类阅读近年高考语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中都明确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和学作品。 ”其中考查阅读社会科学类能力,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量为 4 题,赋分每题 3 分,共 12分。社会科学类的内容范围很广,既可能会涉及到天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当代最新的高科技知识,也可能涉及到政治社会历史地理学美学等学科的知识。但其阅读目的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知识本身,而是借助语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完成阅读理解的任务。社会科学类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化学语言学艺学美学伦理学等学科的。高考命题注重人科学知识的传播。本考点内容逐渐引起了

2、命题人的重视,另外,它涉及面广,所论多为人们共同关注的某一问题,因而读者范围较自然科学类广泛,是高中生必读的一类,因此,考生应该重视这个考点。命题材料丰富,凸显化含量人价值教化作用,注重着眼全筛选提取与整合信息,对考生整体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 “提炼概括和拓展”成为考查的重点。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艺学美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类是阐述社会科学研究的。它既是探讨社会科学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又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字载体。高考对现代社会科学类阅读的测试,题型丰富,覆盖面宽,思维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主要考查掌握知识的牢固性逻

3、辑思维的深刻性和运用语言的灵活性。试题的区分度较大,失分率较高。社会科学类高考试卷命题的类型有两种:一是第卷中阅读一篇答四道选择题,如 2009 年全国高考卷的甲骨 ;二是一篇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如 09 年北京卷的昆曲 。前者的命题思路与自然科学类的命题思路相近,后者的命题形式与学作品的命题形式相似。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命题看,现代阅读客观题考社会科学作品阅读的越越多。小现代阅读福建卷江苏卷上海卷没考,全国卷东卷辽宁卷安徽卷天津卷江西卷浙江卷广东卷北京卷都考到了社科类阅读。可见,与科技类本阅读相比,社科类本阅读有强化的趋势。10 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社会科学类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

4、方面,有政治经济教育探索考古研究诗画评论学评论艺术鉴赏等。一(全国卷 1)阅读下面的字,完成7 题。甲骨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图 13) ,见于于武丁卜辞和武乙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 46) ,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基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解字所收的古和全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 “亦王字”, “且据所载诸观之,无不谐也。 ”“王”字释出了,使一大

5、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 1936 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和器形,并列举甲骨全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字形看, “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金(图 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宜的“一”,而是具有孤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多属斧钺或多属斧钺阑。 “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

6、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 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 “赐弓斧钺“,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这也是由这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置是斧钺实施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里士德说:“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 ”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表示的原因。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 说解字 “王:字下说:“古之造者,三画而边其中谓之王

7、。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摘编自罗琨甲骨解谜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意思的一项是A 在甲骨中,所谓“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B 罗振玉通过比较说解字的古“王”字和金“王”字,释读出了甲骨的“王”字。对于“王 “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象形,才解决了这一问题。D 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斧钺之形的“王”字表示军事首领。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信息作答。以偏概全或因果颠倒,题中“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错误,以

8、偏概全或无中生有, “所以人们采用斧钺之形的“王”字表示军事首领。 ”因果颠倒,原说的是“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 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表示的原因。 ”6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意思的一项是A 所谓“且据所载诸观之,无不谐也”,是说“王”字释读出以后,含有“王”字的句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B 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啊伽门农王的权利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

9、威力就不复存在。D 许慎说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期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信息作答。以偏概全,原说的是“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注意“原始社会晚期”,题中“始终”的说法不准确。7 根据原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B 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的“王”字,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钱殿王室的遗物。从甲骨金看,最早时

10、候军事首领的权利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D 甲骨金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的“王”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偷换概念,应该是“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这个时代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二(全国卷 2)阅读下面的字,完成-7 题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 “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献。不过,清代今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

11、“经”,而古经学派则认为诗 书 礼 乐等都是周代官书, “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汉代凡是重要的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 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字,如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妙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 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 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

12、,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从作用上看, 论语即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 急就篇等都是识字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 论语就不同了, 论语的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

13、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字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 ,大儿结束学商旅。 ”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意思的一项是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过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B 在纺织时, “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清代今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这“经”没有关系。D 古代经学派派认为诗 书

14、 礼 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简书写,所以称为“经”。答案: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中重要词语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信息作答。无中生有,原说“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献。不过,清代今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这样说,清代今经学派还是承认“经”跟“经纬”这“经”有关系。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意思的一项是A 在汉代, 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B 左传 公羊传 毅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D 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

15、复杂, 论语则字朴质易懂,修养意味较浓。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信息作答。以偏概全,原说的是“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 ”“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应该是指“南北朝以前”。7 根据原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献都叫“经”。B 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论语的内容本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D 从杜

16、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 ”看,一直到唐代, 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答案: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无中生有,原说的是“论语的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所以“论语的内容本是很庄重严肃的”无从考据。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命题看,现代阅读客观题考社会科学作品阅读的越越多。很多考生作贯了自然科学作品的阅读题,对社会科学作品的阅读题感到束手无策。其实,社会科学作品阅读题的解题并不难,方法一般分三步:“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观点(读)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段(找)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段细加比较,求同求异(比)”。这三步中,最关键的一步又是“比”,在比较中发现选项微小的带有迷惑性欺骗性的错误。要在比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掌握错项的一些规律,下面对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