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35581790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第一课第一课 问声好问声好第二课第二课 幸福的歌幸福的歌 第三课第三课 音乐会音乐会第四课第四课 咯咯哒咯咯哒 第五课第五课 童趣童趣 第六课第六课 跳起舞跳起舞第七课第七课 大海的歌大海的歌 第八课第八课 新年好新年好第一课第一课 问声好问声好教学目标: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 8 小节;二

2、拍子 8 小节。)2、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成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走边唱。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上一朵大红花。2第 2 课时一、聆听森林水车1、教师不加以任何指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2、教师可结合图片向学生简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

3、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二、表演小麻雀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2、第二次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着唱歌词。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第二课 幸福的歌一、教学内容: 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聆听:快乐的罗嗦动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学生能安静一聆听乐曲快乐的罗嗦 ,感受到乐曲折表现的情绪。初步养成听赏音乐

4、的良好习惯。 3、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和 “ ”的时值,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能用恰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教材分析: 3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调和节奏写成,矩小简洁,很适合边歌边舞。 快乐的罗嗦也是一首富有彝族特色的乐曲。通过这两个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对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 六、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组织教学】 1、音乐律动:教师带领

5、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初步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律动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 ) 。 2、 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同学们,要是能给这段音乐配上打击乐器,效果会更好,找一找,你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用用作打击乐器? 师:试一试,你能用什么样的节奏为这段音乐伴奏呢?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敲击各种节奏。 (2) 选择合适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 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合适的音源,如凳子、文具盒等,为歌曲伴奏。 【学习新歌】 1、 导入,师:这么美的乐曲要是配上歌词就更美了!大家想听吗? 2、 范唱(教师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3、 学唱歌曲 A 让学生随琴完整学唱歌曲 B 对于个别难

6、唱的乐句采用分句模唱法教唱。 C 要求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衬词“阿里里”。 4、 表现 A 歌表演,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自行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B 分组合作,表现歌曲;部分学生演唱歌曲,部分学生为歌唱伴舞,同时部分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伴奏。 【欣赏】 快乐的罗嗦 41、导入 师:你们真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彝家娃娃!彝族的风格文化多姿多彩,彝族的歌舞美妙动人。听,那边的山寨里又传来了什么音乐? 2、感受 播放乐曲快乐的罗嗦 ,进行整体听赏。 3、交流感受,表现乐曲 A 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B 让学生采用相应的手段(如:色彩、肢体语言、表情

7、等)不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变化,并随着乐曲表演。 【课堂总结】 总结鼓励,进行思想教育。 亲切感,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童趣,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学习的较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表演,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性,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自由度,使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非常的活跃,且思维也比以前活跃了,这也就证明,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潜能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给学生空间,这样学生才会自由的发挥,上课的效果也得到

8、了提高。 第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和表演乃哟乃 ,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并能随着音乐准确地读出节奏和歌词。 3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4能够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5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音高的把握,情感体验的延伸。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 四、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情境导入】 1师:我们中国啊有着 56 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人民

9、都生活的很幸福 ,很快乐,今天啊孟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大山里的民族,先不告诉你,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这个民族的舞蹈好不好? 播放爱我中华 ,跳摆手舞 2师:同学们啊,这个舞蹈叫做摆手舞,是土家族的舞蹈,土家族是主要分布在我们湖南省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 (播放图片)瞧,在土家族的社巴节上,大家都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跳起摆手舞,在看一看土家族的房子,跟我们的不一样,是木头做的,吊脚楼,你们觉得生活在土家族的人民幸福么?你们想去土家族看一看玩一玩么?那么久开始我们的土家族之旅吧。 【寓教于乐】 (一)认识 do,mi,sol 1认识 do,mi,sol 瞧,有三位土家族的小朋友来迎接我们了,你们看他

10、们分别有一个小音符的名字,你认识他们么?(奖励小音符胸章) 2给小音符找家 这三位小朋友带我们去他们的家做客,你知道别住在哪一间房子里么?能不能根据音符的高低位置猜一猜? 3柯尔文手势教学 从下到上,从上到下 (二)熟悉曲调 1听教师范唱曲调(钢琴伴奏) 师:这三位小朋友啊,给我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并且有趣的土家族歌曲,这首歌曲啊只有 3 个音符组成,你能从曲谱里发现时哪 3 个音符吗? 2唱曲调(点谱,不伴奏)用柯尔文手势点谱唱曲调,慢速。 3小画笔(一遍点谱,一遍伴奏)随旋律线唱曲调,加快速度唱曲调。 (三)学习歌曲 61聆听歌曲(第一遍)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非常好听的土家族民

11、歌吧,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曲里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有没有听不懂的歌词? 简介:土家族的语言中, “乃哟乃”是快来的意思。我们也学着说一说。 (用“乃哟乃”随意指学生过来。 )其实,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的语言。象“乃乃哟”和“乃哟嗬”,这两个词语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 2聆听歌曲(第二遍) 听一听哪句歌词出现最多?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 (开心、快乐)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 53 1 加上拍手试一试 XX X。 3师生接龙唱 (1)师:在山寨里,有一种唱歌的方式叫做一领众和,那么我们也学一学他们,孟老师来领,你们来和,你们唱每一句最后的乃内容来于斐-斐_课-

12、件_园FFKJ.Net呦嗬,孟老师来领前面的部分,好不好?(2 遍)第一遍加上手势,第二遍加上拍手 (2)交换学生前面部分,老师后面部分 (3)加入伴奏:在乃呦嗬的地方加入小乐器的伴奏,教师示范(1 组学生) (4)分组演唱:两组比赛,交替进行 (5)完整演唱(1 组学生) 【编创拓展】 师:我们玩得可开心了,可是山那边还有一群小朋友不能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一起去邀请他们好不好?听一听孟老师是怎么邀请他们的,声音轻轻的,位置高高的,用你的小手帮个忙,把声音拉出头顶,让风儿把我们的声音飘到山的那一边,对小朋友挥一挥手,你会做了么? 1.全班齐学。 2.给这四句加上音高试一试,教师板书旋律线。

13、3.分组比赛,看看哪一组呼唤的最好。 4.加上呼唤的歌词吧小朋友邀请来一起唱一唱歌。 5.请一组小朋友加上伴奏试一试。 (一)舞一舞 1我们今天玩得可真开心,又唱歌又演奏了小乐器,不过孟老师觉得还没尽7兴,还想来跳一跳土家族的舞蹈,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刚开始教大家跳的摆手舞?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吧 2随着动画来跳一跳 3全班同学演唱奏一体来试一试 (二)拓展:欣赏阳光下的孩子 1.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中国有几个少数民族么?对,就是 56 个少数民族,我们每一个民族的孩子都生活的十分幸福,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沐浴着同一片阳光,让我们随着歌声,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老师,你也是一个幸福快乐的阳光下的

14、孩子。 2.结束语:今天我们的土家族之旅就结束了,今后我们还要去认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习更多的知识,那么我们跟土家族的小朋友说再见吧!排队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三课第三课 音乐会音乐会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白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表演歌曲。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表演快乐的音乐会81、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2、随着歌曲录音或范唱拍手,感受节拍。3、问: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描述歌中乐器

15、的样子,如何演奏?4、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徒手模仿乐器演奏。5、跟着教师的琴声唱歌,注意咬字吐字。6、按小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在学生中展开互评,看哪一组唱“奏”得好。给予掌声鼓励。可齐拍手。二、聆听百鸟朝凤1、静静细听乐曲。初听后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演奏乐曲得乐器唢呐。问: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2、复听时,提示学生注意唢呐模仿的不同的鸟叫声,有多少种?试着学一学。第 2 课时一、表演唢呐配喇叭1、用听唱法学唱唢呐配喇叭。听录音感受旋律。2、提示学生,歌中的“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喇”、“唢”在歌中一字多音,要以重音强调唱出,演唱时速度可稍慢,便于表演。3、听着范唱或录音演唱,演唱时可将学生分成,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敲击动作,边唱边做。4、歌曲学会后,选几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一定要注意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提示学生倾听和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5、听录音自编动作表演。二、聆听小乐队1、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得乐器图,让学生感受乐器。2、初听歌曲。3、复听时模仿演奏乐器。三、创编与活动91、结合唢呐配喇叭一课,引导学生用口风琴当做唢呐或喇叭。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奏一奏。2、唱一唱,看谁得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奏与唱准确的学生。第四课第四课 咯咯哒咯咯哒教学内容:聆听公鸡 母鸡(管弦乐)表演母鸡叫咯咯(德国民歌)教学目标:1、 欣赏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