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58173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2005 年 8 月 15 日)舒印彪很高兴参加 2005 亚太地区 IEEE/PES 输配电国际会议,我代表国家电网公司,代表刘振亚总经理对陆延昌理事长和 H.B.Puttgen 主席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感谢,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下面,我就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作主题发言,分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一、国家一、国家电电网的网的发发展展现现状状(一)(一)电电力工力工业业快速快速发发展展中国电力工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迅速,装机容量从解放初期 1949 年的 185 万千瓦增长到 2004 年底的4.39 亿千瓦,年均装机增长率超过 10。全国总

2、发电量也迅速提高,2004 年全国发电量达到 2.17 万亿千瓦时,其中火电 1.8 万亿千瓦时、水电 3234 亿千瓦时、核电505 亿千瓦时。从 1996 年起,中国电网总装机容量和总 2 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二)(二)电电网网规规模逐步模逐步扩扩大大为了满足大容量长距离的送电需求,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提高。1972 年建成第一回 330 千伏线路,1981 年建成第一回 500 千伏交流线路,1989 年建成第一回500 千伏直流线路,今年底前将在西北电网建成第一回 750 千伏交流线路。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网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已经形成了 6 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即东北

3、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三)全国(三)全国联联网基本形成网基本形成为了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在六大区域电网的基础上展开了全国联网工作。1989 年投运的千伏葛沪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华中华东电网的互联,拉开了跨大区联网的序幕。年月,华北与东北电网通过千伏线路实现了第一个跨大区交流联网;年月,川电东送工程实现了川渝与华中联网。3 年9 月,华中-华北联网工程的投入,形成了由东北、华北、 3 华中(包括川渝)区域电网构成的交流同步电网。2004 年华中电网通过三峡至广东直流工程与南方电网相联;2005 年 3 月山东电网联入华北;2005 年 6 月华中西北通过灵宝

4、直流背靠背相联。目前全国除新疆、西藏、海南和台湾以外,将全部运行在全国交、直流联合电网中,形成全国联网的基本框架。但现阶段,各区域电网的网架结构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还较为薄弱,区域交换容量有限。目前主要联络线的输送能力为 1140 万千瓦。(四)体制改革(四)体制改革初初显显成效成效为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2002 年中国开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2002 年 12 月成立了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2003 年 2 月成立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是国务院出资、依法设立并管理国家电网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其管辖范围包括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和西北电网等五

5、大区域电网,并代管西藏电网。2004 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总资产超过 1.1 万亿元, 4 在世界企业 500 强最新排名中位居第 40 位。公司 35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将近 48 万公里,35 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超过 9 亿千伏安。二、国家二、国家电电网的未来网的未来发发展和挑展和挑战战(一)(一)电电力需求,增力需求,增长长强劲强劲尽管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但由于人口众多,到2003 年底,人均装机仅为 0.3 千瓦,人均用电量仅为1452 千瓦时,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为发达国家的1/61/10。电力负荷增长空间巨大。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计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

6、到 4 万亿美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需要充足的电力供应,预计 2020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 4.6万亿千瓦时左右,需要装机容量约 10 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 15 年间,我国年均新增装机超过 3300 万千瓦,年均用电增长达到 1600 亿千瓦时。(二)(二)资资源开源开发发, ,提出更高要求提出更高要求要满足未来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首先要确保一次能源的充足供应。我国能源资源具有总量多、人均量少 5 和区域分布不平衡三大特点,对我国电力资源开发提出相应的要求。一是一是水能煤炭资源较丰富,油气贫乏。我国的水能资源总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煤炭远景储量和可开采储量均居世界第二。石油和天

7、然气资源比较贫乏,分列世界第 10 位和第 22 位。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今后的电源结构仍将以煤电和水电为主。二是二是人均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为了保障电力能源的持续供应,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广应用节能技术。三是三是能源资源和生产力发展呈逆向分布,能源丰富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我国 2/3 以上的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煤炭资源 2/3 以上分布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能源资源却十分匮乏。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负荷中心距离在 5002000 公里左右。建立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系统成为必然。(三)(三)电电

8、源建源建设设,向多元化方向,向多元化方向发发展展根据现有能源资源赋存条件和负荷增长需求,我国电源开发的基本方针是: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推进核电建设,稳步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新能源发电。 6 预计 2020 年,常规水电按最大能力开发可达到 2.4亿千瓦,抽水蓄能达到 2000 万千瓦,核电达到 4000 万千瓦,气电达到 6000 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达到 4100 万千瓦,另有 6 亿千瓦依靠煤电提供。煤电和水电在未来能源供应中仍起主导作用。(四)(四)电电网网发发展,以展,以创创新新应对应对挑挑战战我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国家电网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提出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1一

9、次能源远离负荷中心,大容量长距离输电势在必行,现有 500 千伏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2现有基于 500 千伏网架的联网系统,区域交换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3土地资源有限,输电走廊越来越紧缺,急需提高单位输电走廊的送电能力。4现有 500 千伏电网短路电流超标现象越来越严重,对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不利。国家电网公司通过认真分析中国电力工业和电网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和能源供应特点,决心加快建设由百万伏级交流和800 千伏级直流 7 构成的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通过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各项问题,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0、。三、特高三、特高压压前期工作概况前期工作概况早在 1986 年我国就开展特高压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建成特高压试验线段及相关试验设备,至今已经积累了近二十年的科研经验和宝贵成果。国家电网公司在此基础上,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下面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就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作简单介绍。(一)关于中国特高(一)关于中国特高压输电压输电系系统统的的电压标电压标准准根据国情和设备制造能力,确定我国特高压输电系统的电压标准为:交流特高压标称电压和设备最高运行电压分别为 1000 千伏和 1100 千伏,直流特高压额定电压为800 千伏。(二)关于特高(二)关于特高压输电对电压输电对电磁磁

11、环环境的影响境的影响参考我国超高压电网的电磁环境标准和其他国家特高压经验,确定了我国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指标的控制限值:即通过居民区时工频电场不超过 4 千伏/ 8 米,工频磁场不超过 0.1 毫特、无线电干扰不超过 58 分贝和可听噪声不超过 55 分贝。以上控制限值在合理范围内,而且工程上可以实现。(三)关于特高(三)关于特高压输电压输电的技的技术术可行性可行性对交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的无功补偿、潜供电弧、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线路和变电站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指标,论证了 1000 千伏交流特高压的技术可行性。对直流特高压工程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12、,提出了采用两级换流器串联组合方案,并论证了800 千伏、640 万千瓦直流特高压送出方案的可行性。(四)关于特高(四)关于特高压输电设备压输电设备的制造能力的制造能力我国电工设备生产厂家在成功制造 750 千伏输变电设备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百万伏级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研制工作,基本具备交流特高压设备的制造和供货能力,通过国际合作可以研制和提供直流特高压所需要的关键设备。(五)关于特高(五)关于特高压输电压输电的的经济经济性性经测算,我国 1000 千伏交流输电方案的单位输送容量投资约为 500 千伏交流输电方案的 73;800 千伏直 9 流输电方案的单位输送容量投资约为500 千伏直流输电方

13、案的 72。在长距离、大容量送电方面,特高压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国家电网公司对特高压同步电网的安全及效益、特高压和超高压衔接关系、特高压设备试验技术、特高压工程施工技术等问题也进行全面研究。四、四、积积极推极推进进特高特高压电压电网建网建设设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建设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及直流送出工程。在第一批特高压工程建设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特高压输电技术,构建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一)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一)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特高压输电既是技术创新,又是巨大挑战,必须走试验示范先行的道路。建设试验示范工程的目的是,考核特高压电网及其设备的性能,积累特高压技术研究、

14、设备制造、电网运行和控制方面的经验,提高特高压设备制造和输电技术水平。 10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完成了试验示范工程的优选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初步明确了我国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方案。该方案中,特高压输电线路全长约 650 公里,包括两个特高压变电站和一个开关站。该方案工程实施容易,有利于全面进行特高压输电系统及其设备的考核试验,其成果可直接用于指导未来中国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二)金沙江一期直流特高压送出工程(二)金沙江一期直流特高压送出工程特大容量、超远距离送电是直流特高压输电的优势。在中国,800 千伏直流特高压主要定位于大水电基地和大煤电基地的超远距离大容量送出工程,以及在线路中部缺乏电源支

15、撑的长距离输电工程。金沙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装机容量约 9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5000 亿千瓦时。金沙江一期工程包括溪洛渡、向家坝两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 1860万千瓦,比三峡工程还要多 40 万千瓦。为了解决大规模水电送出,节约设备投资,并为金沙江未来发展预留输电走廊资源,国家电网公司经反复论证,推荐采用 3 回800 千伏级直流输电方案,其中送电华中一回,送电华 11 东 2 回,每回输送容量 640 万千瓦,线路总长度约 4820公里。目前金沙江一期直流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进展顺利,根据水电站建设进度,第一条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计划 2008 年开工建设,2011 年建

16、成投产。(三)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展望(三)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展望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发展思路是,着眼于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以晋陕蒙宁煤电基地和西南水电开发为契机,在华北和华中率先建设贯通南北的百万伏级交流通道,并进一步将百万伏级特高压同步电网扩大到华东地区,最终构成坚强的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网架。与西南水电外送采用的特高压交流、直流,共同形成覆盖大电源基地和负荷中心的特高压电网,特高压及跨区传输容量将超过 2 亿千瓦。在我国积极研究、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时刻,召开这次输配电国际会议,是非常及时和有帮助的。今天各位专家学者带来了包括特高压输电在内的很多前沿技术,国家电网公司愿意和国内外同行及专家学者展开合作,推动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促进电网安全和持续发展。 12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