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秦皇岛农资打假工作方案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8172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秦皇岛农资打假工作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秦皇岛农资打假工作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秦皇岛农资打假工作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秦皇岛农资打假工作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秦皇岛农资打假工作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秦皇岛农资打假工作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秦皇岛农资打假工作方案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0112011 年秦皇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年秦皇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农资产品专项执法打假工作农资产品专项执法打假工作实施实施方案方案根据省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年农资产品专项执法打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家总局和省局的部署及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结合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和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开展形式多样的“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把农资打假工作深入到农户家中,把优质农资送到田间地头。坚持治劣与扶优结合、正面引导与严厉打击并进、日常执法与专项执法相结合的原则,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护

2、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工作目二、工作目标标严厉打击打击制假售假和非法生产经营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强化大要案查处,大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着力构建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提高。三、工作重点1、检查的重点产品:以化肥、农药、农机及其零配件等为2重点产品。2、检查的重点单位:以 2010 年执法检查不合格企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小企业、消费者投诉与媒体曝光较多的企业为重点单位。3、严厉查处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效含量不足、虚假标识和无证生产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复合肥以及将假冒伪劣复合肥捆绑销售等坑农害农行为。四、重

3、点工作任务1、开展、开展“农资农资打假下打假下乡乡”活活动动。 。结合本地实际,抓住春耕秋播有利时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具体是:具体是:一是推进现场检测。发挥执法和技术优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检测工作、进农家服务工作。二要开展现场咨询,现场受理举报投诉活动,现场为农民鉴别农资产品真假、现场解决疑难问题,广泛宣传法律、产品标准、真假鉴别知识。三要搜集案件线索,追查源头。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打假,维护自身权益。各县(区)局要积极受理举报投诉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发现的假劣农资标称生产地在外省份的,要将信息通报相关省、市质监局并做好配合工作。2、狠抓

4、坑、狠抓坑农农害害农违农违法案件的法案件的查处查处。 。各县(区)局要加大农资质量违法案件查办力度,重点查处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效成分含量不足、虚假标识和无证生产违法行为。一是要把严查化肥故意降低有效养分违法行为作为重中之重;3二是严查生产国家明令淘汰农药的违法行为;三是严查无证生产磷肥、复混肥、农药等违法行为;四是严查利用标识和计量欺诈的违法行为;五是严查“套牌”、 “冒牌”等违法行为。要以狠查大案要案为抓手,推动农资专项执法打假深入开展。查处每起违法案件应做到“6 不放过”,即:违法行为未受到处罚的不放过;违法企业整改不到位的不放过;涉嫌犯罪案件没有移交的不放过;该吊销生产许

5、可证未提请吊销的不放过;该取缔的没有提请地方政府组织取缔的不放过;问题产品没有按规定处理的不放过。达到查处一起违法案件,警示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作用。3、建立健全案件、建立健全案件协查协查机制机制。一是建立健系统内案件协查机制,查办一批跨地区大案要案。在“农资打假下乡”发现的农资质量违法案件线索,标称生产企业在外省(区、市)的,一律上报省、市局。二是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联合打假机制,形成执法联动合力;三是建立与名优企业联合协作机制,保护名优企业和消费者权益等。4、加、加强农资强农资打假打假长长效机制的建效机制的建设设。 。一是认真做好农资产品质量违法情况分析。要根据执法检查情况、投诉举报情况

6、、案件查办情况等信息,对本地农资产品进行质量分析,注意发现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打击。二是认真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严格按照“属地管辖、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层级负责的责任体系;三是加强执法打假举报工作。4充分发挥 12365 投诉举报平台,广泛收集农资违法案源,为执法提供信息保障;四是充分发挥农资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行业自律,提高产品质量;五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整治不力,越级举报,质量问题突出的单位予以行政责任追究。五、工作安排及要求1、时间安排。根据文件要求,3 月 15 日至 4 月 15 日为全国农资打假集中行动月,各县(区)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相应活动。2

7、、成立机构,落实责任。各县(区)局要成立农资打假领导小组,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3、摸清底数,突出重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企业进行拉网清查,进一步建立完善重点产品质量档案。4、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及时宣传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宣传名优企业和名优产品,同时曝光一批大案要案和假冒伪劣农资生产企业。通过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深入乡镇,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广大农民参与专项行动。5、督、督导检查导检查工作。工作。市局将对农资打假专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总局和省局也将

8、对各地农资打假工作、重点区域整治、建立化肥生产企业执法检查记录等5工作情况进行督查。6、上、上报报信息工作。信息工作。各县(区)局要按照通知要求,确定农资打假信息联络员,及时上报“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总结、报表。3 月 11 日下午下班前报农资打假活动联络员名单(附表1)。4 月 18 日前报送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总结和附表 3、附表5、附表 6。11 月 15 日前报送全年农资打假工作总结和附表 2、附表3、附表 6。农资打假大案要案随时报送(附表 4)。联系人:孙淑凤 电话:03358550817传真:0335-8550889 报送形式:RTX 报送附表 1_市(县、区)质监局农资打假案件联络员

9、名单市姓名工作单位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箱传真填表说明:本表格 3 月 15 日前报送。附表 27_市(县、区)质监局通报外省农资质量违法案件线索统计表案件线索发现地 (*市*县)产品名称产品 类别标称生 产企业 省份标称生产企业名称涉嫌违法情况000000填表说明:1、本表在全年农资打假工作总结中报送;2、产品类别:1、化肥; 2、农药; 3、农膜; 4、农机; 5、其他。 附表 3:_市(县、区)农资打假情况统计表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72查办农资案件(起)0涉案货值(万元)0检查农资生产企业(家)1农资打假下乡进入乡村(个)38农资打假下乡进入农户(个)46农资打假下乡抽取样品(个)15现场检测

10、样品(个)0受理农民举报(件)0向相关省通报案件线索(件)0向许可证管理机构通报获证企业违法案件(起)0建议吊销营业执照(个)0组织宣传(次)2减少农业生产损失(万元)0填表说明:1、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总结、全年农资打假工作总结中均需报送。2、减少农业生产损失计算公式: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假劣产品货值+用于农业生产将带来的损失。9附表 4:大案要案报告表省 份案件名称基本案情目前查办进展情况填表说明:各级质监局一次查获农资违法案件,货值金额达到 15万元以上,或销售金额达到 5 万元以上,或者化肥达到 400 吨以上的,应在查获违法产品之日起 2 个工作日内直接报告总局,同时一并向上级质监局报告。10附表 5:_市(县、区)重点区域名单2011 年 月 日重点区域主要产品企业数量主要问题填表说明:本表在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总结中报送。11附表 6:_市质监局农资质量违法案件线索通报表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生产日期或批次产品数量标称生产企业名称标称生产企业地址生产许可证编号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案件线索发现地案由简介联系人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