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1672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政治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教案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识记选举的四种具体方式(2)知道四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3)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4)懂得珍惜和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的理论,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拥护我国的选举制度。关注社会,培养公民意识。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努力提高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直接选举、间接

2、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点和局限性2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难点:选择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三、学情分析高一年学生尚未成年,对于民主选举比较陌生,缺乏亲身经历和体会,加上本框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论难度比较大,就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说,达到标要求确有难度,教师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另外,学生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些对民主选举的错误认识也可能会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对民主选举的片面理解或是偏激言论,因此要通过堂教学,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民主政治观。四、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情境教学法。五、型:新授六、时:1 时七、教学过程:【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教材 P

3、1P18 页内容,并完成学案“自主预习”部分的习题。【新学习】(一) 导入新:时政播报学生播报员播报新闻:党的十八大闭幕,选举结果,由此引出题。(二) 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三) 预习反馈学生小组内交流预习习题答案,并提出疑问。组内不能解答的请求助其他小组或老师。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点拨或指导。(四)堂探究活动一:策划选举方案我校即将召开两年一届的学生代表大会,我班获得一名学生代表名额,谁能代表咱班参会,请你选择合理的选举方式,简单策划一下选举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学生(班长)主持,引导同学分析、权衡各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教师点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策划的这个选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选举。严

4、格意义上的选举应该是选举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行为。而同学们参与本次选举是否就是行使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呢?教师过渡:综上所述,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不能笼统的说哪种方式更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采取何种选举方式是不同的。那么应怎样选择选举方式呢?下面我们通过两段视频了解一下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活动二:观看视频,分享感悟视频一:193 年选举:农村妇女因选举有了自己的名字。视频二:2011 年北京石景区人大代表选举:候选代表与选民见面。学生说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的选举制度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进步。民主建设是受到我国经济、政治、化发展程度的制约,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

5、发展相适应的。教师过渡:那么我国目前的选举制度是什么?有人认为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今年是各国的大选年。除了我们国家,美、日、韩等国家都先后选出了国家的领导人。于是乎,总是有一些外国人在质疑:中国为什么不实行全国性的直选?接下我们进行角色扮演的 P 赛。活动三:“我当回总理”一学生模拟外国记者,另一学生模拟温总理,就“中国何时实现全国直选问题”答记者问。而后,互换角色。看哪位“温总理”答得精彩。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情决定的,我国的民主制度要依照国情循序渐进地发展。教师过渡:我们再回到刚才咱们班的学生代表选举中。在选举中,老师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你们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活动四:评析观点:“选谁不选谁由我说了算,谁对我好,我就选谁。 ”, “学生代表是班干部的事,选举与我无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理性思考,审慎投票。(五) 堂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六)反馈检测(见学案) 【板书设计】(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