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1367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辽阳县初中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辽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中学部 新课程的实施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全方位的、重大的变革,既包括了思想、理念的转变,也包括了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这次变革可以使我国的教育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 2004 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县开始正式启动新课程。新课程实施三年多来,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教师进修学校作为业务指导和研训部门,与基层学校领导、教师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按照“研究为基础,指导为手段,服务为宗旨”的方略,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以校为本”的原则,认真实施新课程,使全县初中新课程实施工作逐步走

2、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新课程实施的进程,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现对三年来全县初中实施新课程的情况总结回顾如下: 一、 实施新课程的基本做法 (一) 、加强学习和培训,转变观念,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过程的直接参与者,要促进学生发展,首先必须让教师发展。新课程方案实施成功与否,教师的理念、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等是关键因素。因此,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加强对教研员、教务主任和教师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种培训,促进这三支队伍的建设、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1、了解新课程理念,掌握新课程标准 为了督促教师尽快地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有关要求,教师进修学校为全县各初中统一订购了走进

3、新课程 、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解读 ,要求各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定时学习,并在刚刚开始启动新课程的 20042005 学年度的两个学期,对全县初中各学科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知识检测。通过学课标、考课标这样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了解,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掌握。 2、请进来,专家讲座辅导 为加速教师新课程背景下观念的转变,促进他们对新课程的学习和把握,我们先后邀请了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蔡克勇主任、国家教育部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付宜红教授、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欧阳代娜等专家及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的各学科的教授来我县,为我县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解读新课程

4、,传递新理念。在此过程中,老师们通过学习培训、实践反思,初步把握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方法,了解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明白了教材所应达到的深度,消除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误区。从而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善了教学行为,推动了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3、走出去,骨干送培 在专家讲座辅导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全县教师针对新的课程标准进行学习、研讨和交流,多次选派各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去吉林通化、沈阳、本溪、葫芦岛、大石桥等地参加省教研培训中心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成果交流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峰论坛等;到大连金州开发区、丹东、岫岩等学校学习新课程实施的经验;参

5、加省、市新课程培训和教学观摩。还分别参加了北师大教材出版社在昆明、洛阳、北京等地组织的教材培训活动。并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人教社、北师大在我市举办的教材辅导学习班。通过培训和学习,带回来了许多先进理念,及时地运用于教研指导,使得一线广大教师对新教材编写体系、意图及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获取了外地新课程实施的经验,见识了新课程的优秀课例,明确了新课程教学的方向,受益匪浅。 4、定期集中培训 从 2004 年暑假开始,每年的学期初都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大规模的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培训内容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 实验教科书和其它实验区的课堂教学录像等。通过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

6、、课程改革与学科整合汇报会等会议,对教师进行培训 。培训采取听、看、议、说、评等方式,强化培训人员的互动、参与和体验,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人员布置作业,将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之中。每学期末进行总结和经验交流。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反思,并与其他教师交流,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不断地发展成长。 (二) 、以活动为载体,专业引领,骨干带动, 1、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 为了保证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稳步推进,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新经验和新做法,多次深入实验学校开展听

7、课、查阅资料,与教师、学生座谈,召开研讨会等活动对学校进行调研。 新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学期,即 20042005 学年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教研员分组对全县二十多所初中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研。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每个教研员都听了近二十节课,课后随机发放了 200 多份调查问卷。同时又组织召开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座谈会。调研结束后,我们撰写了上万字的初中课堂教学现状与分析的调研报告。这次调研为后阶段新课程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开展教师“五个一”活动 为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及时反映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从新课程实施开始至今,全县各初中坚持组织开展教师“五个一”活动。即(1

8、) 、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2) 、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3) 、每学期写一份听评课记录;(4) 、每学期编制一份试卷;(5) 、每位骨干教师结一对传、帮、带教师并指导该教师上一节公开课。 3、组织送教下乡活动 为促进全县新课程实施工作均衡发展,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与带动作用,先后多次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及骨干教师进行送教下乡活动,向基层一线教师展示课堂教学最新成果。几年来先后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研员和首山二中、穆家中学等学校的优秀教师深入到唐马、水泉、八会、河栏、甜水、吉洞等初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教研员王志强、富菊敏、王丹华的示范课,为教师的新课程

9、课堂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徐春瑞、阎冬梅、张蓉、宋春丹、王青竹、魏红、赵欣的观摩教学,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树立了样板。我们每到一站,都热心传递新课程的信息。回来后我们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及时整理案例,以利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4、组织促进新课程实施的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我们始终把提高新课程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放在首位,一切服务于教师,一切服务于教学。每学期中开展踏踏实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观摩活动、优课竞赛活动、教学反思交流活动等。在教研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大量观摩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指导他们进行教学设计、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随笔、课堂教

10、学实录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渗透、影响,极大的调动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不断适应并深入新课程,增强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从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5、以赛促训练本领 为了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本着“以赛促训,以赛代训”的原则,为基层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多次围绕实施新课程组织各类竞赛。2004 年 12 月我们举行了全县数学教师基础知识大赛,全体 7 年教师参加。随后其他各学科也相继进行。通过这些知识大赛,看到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反映出较为严重的问题:百分之二十的教师基础知识差,明显底子薄。这次活动对

11、基层学校的触动最大。从另一个角度也促进了基层学校工作的开展。此后我们又先后进行了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练兵大赛、政史地知识大赛等。通过比赛,达到了在比赛中学习理论,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在比赛中交流体会,在比赛中得到锤炼,在比赛中得到升华,在比赛中理论功底和教学基本功都得到提高的预期目的。产生了黄春晓、宋春丹、郭中有、张蓉、倪波、刘刃锋、刘邦库、魏红、赵欣等优秀教师。 6、关注中考,开展多层次培训指导 由于 2007 年进入新课程后的第一次中考,对于新课程的中考活动,很多教师存在着心理压力和困惑。为此,我们于 2006 年 9 月 26 日,召开了初中各学科中考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暨教学经

12、验交流会。全县各初中的九年学科任课教师和部分参加 2006 年中考阅卷的老师几百人次参加了这次会议。首先由在 2006 年中考中获得中考各科前十名的任课教师代表作经验介绍。这些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抱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科学态度,从课前备课到课后反思,从作业的布置到成绩的检测,从考前的复习到心态的调整及教学感受等多方面阐述了独到的见解。这些老师精彩的经验介绍让与会的大多数教师有了很好的教学借鉴。其次由教研员结合辽宁省研训会议精神,作题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试题赏析的专题报告。以试题赏析为切入点,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阐述了中考试题的命题方向以及今后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让老师们感受到中考命题发

13、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教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有利地促进了教师们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考试不单是选拔,更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学生发展的助推器。再次 2006 年参加中考阅卷的部分老师讲述了阅卷时发现的问题。他们指出了学生在答题时出现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每位教师讲得都很有针对性,气氛非常热烈。 2007 年 4 月,我们又召开了服务于新课程实施的中考复习研讨会,会上各科研员带领老师认真学习并分析了中考考纲,对几年来各地中考试题进行了归类,并将一些重要资料印刷下来发放给各位与会教师,使得与会老师明确了中考复习的方向。与此同

14、时,大家以让学生形成健康心态、快乐学习为主题进行了研讨,力求让中考复习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后我们跟踪指导,在临近中考的最后一个月,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试题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开设了一个独立的公共信箱,各校随时都可以看到并及时传递给学生。有的是试题分类,有的是给教师提供复习方式的建议和策略,为我县初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辟了一条捷径。 2007 年“五一”期间辽阳县电视台“教育在线”节目,播放了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学科教研员作的“中考复习建议”的电视讲座,每位教研员都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和活动,进

15、行了科学的指导,进而为学生的发展储备了一定的能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立足校本,扎实教研, 全县初中学科研讯活动的总体策略是立足校本,扎实教研,有序训练,研讯结合,着力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校本教研”的正常开展 校本教研立足学校,以研促教,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充分认识到任课的每一位教师都是一座宝贵的资源库,都是教研活动的主人。我们要求各校骨干教师 “六留心”: 即留心当前新课程推进的热点和前沿动态;留心教育专家的教学专著; 留心实验区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

16、录;留心省、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教学观摩与评比活动;留心网上的典型案例、课件、及论文;留心组内每一位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取得的进步,并以骨干教师考核的形式,促进骨干教师更好、更快地走进新课程。 2、以课例为载体,聚焦课堂,增强“校本教研”实效 全县初中校本教研的落脚点是让教研扎根课堂,让教师走向成功,让学生学有发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为使教学管理层更好的发挥指挥、保障、指导等作用,曾在汤河举办了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的培训班,提升校长对此项工作的认识,端正校长队此项工作的态度。多次召开校本教研工作会议,对教务主任经常进行培训,要求教务主任带领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结合课例开展教研活动;以问题研究为起点,展开讨论,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对课堂问题的研究意识,提高广大教师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教务主任中开展听评课评比活动。 3、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校本教研”档次 实施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