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 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081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 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天地之间的歌天地之间的歌 教案教案第八天地之间的歌 一、 教学内容 1、唱 天地之间的歌 2、做 唱唱旋律 完成旋律 3、听 彼得与狼 二、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唱天地之间的歌 ,激发学生对探求天地之间奥秘的欲望,从而引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互相协作,配合默契。 2、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做到声部清晰、和谐。继续巩固 6/8拍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3、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欣赏能力,感受音乐形象。三、 教学重点与

2、难点 1、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互相谐调配合。 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 五、 时安排 四时 第一时 教学内容: 唱天地之间的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天地之间的歌 ,激发学生对探索天地之间奥秘的欲望,从而引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相互协作,配合默契。 教学重点难点: 节奏与合唱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交流 师: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我们就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说起吧。 (自由交流) 二、学唱歌曲 教材分析: 天地之间的歌是电视系列片天地之间的主题歌,通过对天地万物的神奇壮观

3、的描述,激发少年们用脑用手探索这些奥秘的志向。这首歌曲为二段体,A 段由五个乐句组成,呈对称型;B 段为副歌,由两个乐句构成。歌曲曲调轻快活泼,切分节奏的运用,领唱合唱的交替,前半拍休止的运用,使得全曲显得生气勃勃,恰当地表现了少年们立志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也是学习此歌的重点、难点。 1、 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从这样一首天地之间的歌 ,你感受到什么呢 听范唱,体会歌曲是情绪、节奏、速度。 (轻快、活泼) 2、 模唱“啦”的旋律 3、 跟磁带学唱 4、 解决难点加强对歌曲中难点部分的练习。如:第 9 到第 14 小节可先让学生掌握 的节奏型,再重点练习第 9 到 11 小节,这样第 12 到

4、 14 小节的难道就容易解决了。此外,第 1 小节的“0 4”处的切分节奏也要加强练习。 (1) 切分节奏(口念拍手词跟唱旋律) (2) 二声部合唱 领唱、合唱部分的处理,应在歌曲完全学会后再进行,要注意衔接的紧密。 、完整的演唱歌曲 副歌部分有对比性的两个乐句,要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去唱。前一乐句咬字、吐字要圆润、灵巧、富有弹性,后一乐句要连贯、饱满、坚定。 (看指挥演唱分角色演唱) 三、总结下四、作业: 复习歌曲天地之间的歌 。 第二时 教学内容: 1、处理歌曲天地之间的歌 。 2、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做到声部清晰、和谐。 3、继续巩固 6/8 拍的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

5、培养。 教学目标: 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做到声部清晰、和谐。继续巩固 6/8 拍的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合唱与创编 教学准备: 音频往事难忘 ,自备本 教学过程:一、处理歌曲 1、复习歌曲,师生评议。 2、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练习唱好二声部合唱。 二、唱唱旋律教材分析: 本的唱唱旋律练习,将通过学生对乐曲的视唱,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合唱能力。视唱曲目是英国乐曲很久以前 ,短小、流畅,四个乐句中一、二、四乐句基本相似,第三乐句也是二小节的重复,视唱将是非常简单、轻松的。 1、 听往事难忘师:(弹奏)熟悉这样的旋律吗?是歌曲往事难忘

6、,这样的旋律自英国作曲家贝利的很久以前 。2、 模唱师:我们跟着轻轻唱一唱,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将相同的旋律编号。当唱到(1) (3)时,轻轻的拍手用 X X X X |伴奏;唱到(2)时,用 X X X |伴奏;唱到(4)时,用 X X |伴奏。而第二声部都是 1 7 6 3、 二声部合唱三、完成旋律。师:很久以前中有很多的旋律是重复的,我们在创编旋律的时候也可以用。1、 分析师:那么还有个条,我们得看看要求创编的这一旋律是几拍子的。看(出示) ,那么 6/8 拍的含义是?2、 创编师:那么,你能听出,我弹奏的是哪一节奏吗?6/8 X X X X X X | X X |6/8 X X X

7、X X X | X X X |现在我们先唱一唱第一条旋律。 (跟琴模唱)那么,下面的那条节奏就让你们创编了,让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旋律。3、 交流演唱评价四、总结下五、 作业: 完成后的作业。 第三时 教学内容:听 彼得与狼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感受音乐形象。并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区、以及不同的演奏速度、力度和不同的音乐节奏,感受其表现的音乐形象。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听彼得与狼 。 1、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

8、话,作于 1936 年。这部作品内容生动有趣,在配器上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性,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的音调,描绘了童话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音乐既通俗有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不但深受儿童们的喜爱,也引起了成人们的极大兴趣。作品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他告诉儿童们一个普通的真理: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勇敢而机智地跟它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长笛在高音区演奏快速华丽的顿音和连音表现: 小鸭,由双簧管扁哨发出的音色模仿似乎是鸭子的嘎嘎叫声。 帽,由单簧管在低音区的顿音奏法刻画。 老爷爷,由大管独特而又庄严、浑厚的低音区音色塑造。 狼,由三支圆号吹奏出刺耳恐怖的和声效果模拟阴森可怕的

9、狼嚎。彼得,由弦乐四重奏的形式和明快活泼的进行曲风格的音乐表现。猎人,由木管和小号吹奏的行进的曲调刻画。 2、欣赏重点: 感受音乐的形象,进一步了解西洋管弦乐曲的表现手法特点。 3、欣赏过程: (1) 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2) 由于彼得与狼是交响童话,本身就有故事情节,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个主题展开各种欣赏活动,乐曲欣赏重点在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感受乐曲的艺术境界。 (3) 乐器音色的听辨,要结合乐器的观赏和讲解进行。 (4) 在教学中注意结合音乐欣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团结起,机智勇敢地去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凶恶的敌人这样的道理。 () 再次听赏,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完成后的连线题目。 二、作业: 根据情节编排一个童话剧,伴着音乐演一演。 第四时 一、教学安排 复习八孔竖笛曲四季歌 二、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三、复习八孔竖笛曲四季歌 。 过程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