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8067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420152015 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说明:本试卷满分 12012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2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 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古代印章是行使和授受国家机构的权利、证明个人身份的 凭信物,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公元十三世纪

2、之后,篆刻家开始选用石材代替金属并亲自动手刻制印章,这一技艺的 改变,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 新,催生了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多种流派和风格,篆刻艺术界也出现了吴昌 硕、齐白石以及当代的刘江、石开等诸多大师。这些艺术家将这门古老而又弥新的传统艺 术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 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功,共同构成篆刻艺术的技艺内涵。 篆刻艺术借用契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合一的审美观念, 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而今天也有用简化字入印的印章了。篆刻艺术融多种传统文化于一 身,作者要在很小的尺寸中表现中国

3、诗、书、画的审美意境,并且真实、准确地表达其思 想、情感、学养,追求布局和刀法的精微妙趣,风格各异,可谓 “方寸之中表现大千世界” 。篆刻作品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是天然石材、精制钮雕和篆刻技艺“三美结合”的产物。篆刻艺术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它是篆刻家品格、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由 于篆刻艺术集文学、美学、文字学于一身,所以它又是修身养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 造人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际交往、艺术及学术交流的有效方式。随着汉文化的传播, 篆刻艺术逐渐流传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 有着积极的作用。篆刻艺术作品有着审美和收藏价值以及对人物和书画作品的印

4、证和品鉴 作用,如姓名章、收藏章等印章。在中国书画作品中,印章兼具审美价值和款识作用。 目前,篆刻艺术在中国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专业社团有 300 多家,著名的有成 立于一百零五年前的西泠印社。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共同向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 国篆刻艺术走进了国际视野,这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和良好的国际大环境,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展现出了新的风貌,它不仅用于艺术欣赏领域, 在现实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如用在一些生活必需品、建筑和

5、广告标识上。2008 年北京奥 运会的徽标-“中国印”用的就是篆刻艺术形式。而此后各种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篆 刻艺术展,以其鲜明、超前的审美理念,新颖、独特的布展方式,将中国的篆刻艺术带入 一个“中国印”的新时代。 1.下列对于“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篆刻艺术由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功共同构成技艺内涵。 B篆刻艺术是一种主要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传统艺术。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C篆刻艺术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融多种传统文化于一身,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D篆刻艺术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已走进国际视野,为世界文化多样

6、性作出了重要 贡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 分) A在中国古代,篆刻艺术作品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 B没有篆刻家技艺的改变,就不会有篆刻的艺术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 C篆刻艺术对个人素养的提高要比它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促进更有作用。 D篆刻作品在“方寸之中表现大千世界”,体现着篆刻家的艺术学养和功力。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多种流派和风格,是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 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 B篆刻艺术能成为人们修身养性、提高综合素质和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的原因是它集文学、 美学、文字学于一身。

7、C姓名章、收藏章等印章作为篆刻艺术作品,能用来印证和品鉴人物和书画作品,有着审 美与收藏价值。 D因为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展现出了新的风貌,所以北京奥运会的徽标“中国印” 用的就是这种艺术形式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4848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3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8 题。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 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 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

8、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 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 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 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 ”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 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 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 ”众 皆快之。 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

9、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有守 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一人肤体伤败,先 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 ”其人即屈服。先生之听讼 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 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 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 将以全额上。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 ”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 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

10、请平。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 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清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 诛:诛杀 B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 恤:怜悯 C民逋赋,久不能输 逋:拖欠 D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蒙:受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 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B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

11、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 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C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 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D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 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6.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的一组是(4 分) 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 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先生出贿付其父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 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A. B. C.

12、 D. 7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 分) A张复斋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辗转奔波,还为终养老母弃官归家,称得上 是以孝为先。 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深受当地 百姓爱戴。 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贾人父得养 天年,令人称快。 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隐居,他替华容百姓申诉,解释了当地土地 贫瘠的实情,并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 分) (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5 分) (2)先生诘知其鬻子

13、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5 分) (3)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910 题。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襄邑道中注(宋 陈与义)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9.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 (6 分)10.分别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2 分) 11.补写出下列

14、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 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 赤壁赋 ) (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有两句诗写到收束时的动作和音乐,这两 句诗是“ , 。 ” (3)李煜虞美人中,用“ , ”两句表达了物 是人非的慨叹。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 , , , 。 ”告 诫后主刘禅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 (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水浅而舟大也。 (庄 子逍遥游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

15、10 年,95 岁的漫画家华君武去世,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 245 幅漫画作品捐给上海美 术馆。 1930 年,华君武在浙江省立一中上学,他的漫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校刊 上发表,他平生第一次得到一块大洋的稿酬。这件事给了他很大鼓励,从此,他锲而不舍 地创作漫画和投稿。1931 年,16 岁的华君武来到大上海在一家银行作小职员,用业余时间 画漫画。当时丰子恺、叶浅予等漫画前辈齐聚上海办杂志。华君武自知资历太浅,就想了 一个办法:画当时没人画的人物众多的漫画大画。这方法使他一举有名,后来上海漫 画界都知道,有一个“画大场面的华君武” 。这个时期的华君武主要画市井俗态,叶浅予看 到报纸上一幅华君武讽刺黄包车夫的漫画,就主动找到他说,你以后不要画这样的画了。 华君武很快明白,身处随处是丑恶与欺压的上海,自己不该对普通劳动者如此不宽容。 1936 年,华君武读了西行漫记 ,他非常向往书中的那个世界。两年后,他瞒着母 亲,怀揣友人赞助的路费,只身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