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6复习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7540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6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6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6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6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6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6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6复习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指导学案诗歌鉴赏指导学案 16 复习教案复习教案第六节 分类鉴赏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下面分别说明。一、送别诗(一)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 ,或留给居者(留别) ,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

2、、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关于送别诗的作法, 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二)举例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解说全诗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述史实,赞扬汉朝的威德,结点出全诗的主旨:你这次去安西一定要让外族惧怕,不要去寻找屈辱的“和亲”方略。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

3、漠帆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解说:题目开门见,点出是在暮雨时分送别李胄,用景物特征为送别定下了调子,建业则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深深的海门看不到尽头,远处的浦树在雨中摇曳,诉不完的别情,就如同这无边的雨丝。 ”这四句则把别情形象化,反衬了情义的深重。(三)检测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 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2 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送魏万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况是客中

4、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1 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2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送友人 李白青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班马:离群之马。1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2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写景诗(一)古代诗人经常游览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

5、大的比例一般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1 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 “荻花”、 “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

6、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3 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4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

7、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月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兴手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8、(二)举例居秋冥 王维空新雨后,天气晚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解说:本诗主要描写了几幅图画,刚下过雨,上清新空阔,到了晚上,秋意很浓。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静静的流着。竹林哗哗,是浣女归了。花摇动,是渔船归了。随着天气变化,春天的气息越越淡,这优美的景可以让人们留下欣赏。全诗主要在渲染一种优美、宁静的生活。(三)检测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2 通

9、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居秋暝 王维空新雨后,天气晚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答: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是空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2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绝句 杜甫迟日江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10、沙暖睡鸳鸯。1 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答:诗中有画,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2 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答: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滁州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急,夜渡无人舟自横。1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兰溪棹歌 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

11、鱼上滩。1 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仰视,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低头,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答: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2 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水充满着蓬勃生机。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花净,方知不染心。1 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答:谷秀美、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2 这首诗的语言特征怎样?答: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

12、谈秀丽。三、咏物言志诗(一)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 ,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

13、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2 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

14、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如“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李贺南国十三首 )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 “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已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自愿, “不用媒”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

15、何尝愿意离开枝头。 “嫁与东风”虽“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培增惆怅。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写它。似乎反常,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3 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二)举例小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

16、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四、怀古咏史诗(一)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二)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三)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