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教学为新课改服务的实践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74997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政治教学为新课改服务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政治教学为新课改服务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政治教学为新课改服务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政治教学为新课改服务的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政治教学为新课改服务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政治教学为新课改服务的实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政治教学为新课改服务的实践论政治教学为新课改服务的实践论政治教学为新改服务的实践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变迁的发展,我国教育也要不断地适合时宜,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新改和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政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也要不断改进,从而使学生在认知与兴趣的平衡中寻求发展。三十五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启动了;三十五年后中国的经济腾飞了,一跃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却没有太多的改变和前进,更多的只是招考制度模式上零星的变更,而在教育模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实行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已经不能反映和体现经济的发展和要求,甚至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和其它方面,给社会带不和谐声音。固中国在教

2、育上目前也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脱胎换骨式,而这教育领导者恰恰看到了问题,进行了新改。那么笔者以从事教育有 8 年之经验,仅站政治科目上,仅管中窥豹看待教育应融合和增添新的内容。一、政治教学应具有更多的生活色彩。所谓政治教学应具有更多的生活色彩,是指政治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政治化,两者相互联结,互为转化,这样能让政治实验教学融入生活的格调,不仅在于追求教学事例的生活化,更主要的是让教学事例的政治化。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是训练对于生活的探险,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 ”因此,高中政治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在知识的海洋,更要让学生通过教学“转知成识”、 “转识成智”、 “转智成用”,使

3、学生与教学展开对话。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和时机,搭建生活化的教学平台。例如:在讲到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关系时,有这么一个知识点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当中。众多学生听不懂。这时我就问学生,学校门口有两家店,一家是具用品超市,一家是餐饮,他们在经营上会存在竞争吗?如果两家都是具用品超市或是餐饮,这里会不会斗争呢?这样一所有的学生都深刻理解了。所以政治教学一定要回归生活,联结实际。二、政治教学更应具有正能量“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原本是物理学当中的概念,现在把正能量嫁接于政治这门学科当中,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所谓政治教学更应具有正能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4、政治问题生活化时应把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有一份全球范围的报告:全世界范围内,亚-太地区网民最愿意分享负面感受,比例达到 49%;拉美、中东和非洲其次;而欧洲和北美网民愿意分享负面感受比例最少,分别为 33%和 32%。而在亚-太地区,中国人愿意分享负面感受的比利时最高的,高达 62%。领导因此当下中学政治教育中,更应该向学生输送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三、政治实验教学要与名人名事甚至视频相结合就政治本身而言,它是一门理论化的思想教育,这难免有时理论

5、过于纯正,以至于学生都难以接受和理解。为了学生在名人名事中扩展知识、启迪智慧、形成能力。需要反复地引用现实实际上的名人名事。在讲授新意识的能动作用时,我首先给学生单翼雄飞 ,这里面的真人真事,内容是主人公黄友在年幼失去左臂,但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不断地拼搏最后取得成功。以及面对我班上女生比较多的实际,我又通过教室里面的一体机,让学生了解乒坛一姐张怡宁,她自我控制力极强,她从岁开始练球,一练就是十二年,之后才赢得冠军。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应该要学到的,不管以后在什么行业,都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和精神,这是才我教育学生的宗旨所在。总之,正如王国维学小言所说的:“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又有高尚伟大者,殆未之有也。”这表明学生不仅要加强科学化修养也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在知识的授于学生,还要在道德素质和精神上的教育学生,只有两者达到统一,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