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领”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7403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领问题引领”浅析初中堂教学中的“问题引领”摘要堂提问是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出发点。教师要把学习目标中的各个知识点转化成一连串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堂教学提炼问题是一种智慧,在教学环节中,要把握条和原则,方法和技巧。关键词 有效 提问 条 原则 技巧在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问,因为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必须通过解决问题才能获得新的知识。没有问题的堂教学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我认为它必须具备

2、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一是问题具有思考价值。并非简单的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之类不加思索的问题。而是学生通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充分解决眼前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二是要提学生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的问题。有强烈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的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他们才会聚精会神地想办法寻找答案,把自己的思维活跃地发动起。三是所提问题能让学生有正确的思考过程。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条与问题、现象与实质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经验。做到这一点,学生才有可能在正确的思考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四是所提问题学生经过正确的思考后所产生的新知识能真正成

3、为学生自己的“血肉”。有效的提问就是学生经过自己深入的探究后而自行发现的新知识被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自身原有的知识得到改造和更新。所提问题具备了这些条后,还必须讲求提问的原则。一是创设问题的情景与产生问题的意识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成问题情景。让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必须解决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新知的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从而也就无从发现。二是引导和发现相结合的原则,老师的引导能够保证学生在正确的思考路线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究,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瞎猜和无效的活

4、动,这是提问的效果和关键。老师的引导要给学生留下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发现、创造的空间,发现一定要在自己学习的“阵痛”中产生出的,这样的发现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做什么事都是有技巧的,有效的提问也不例外。提问是作为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让提问成为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老师必须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一是提问要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整体设计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要具体、明了,表述要清晰、准确,设计的问题要有范围限制。二是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问题什么时候提出为好?根据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变化规律,学生在 10-30 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动

5、状态,因此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动学生情绪,促使他们积极思维,深入探索。三是把握好问题的大小、多少、难易,保证问题的质量。堂教学中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和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因此堂上问题的大小、多少、难易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四是要把握好提问的角度。老师在提问时,要推敲语言,同样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会有不同的效果。四是把握好提问时的态度。老师亲切的提问能唤起学生答问的激情,热情激励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渴望。因此老师在堂上提问时应态度和蔼,亲切自然,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尽可能引导学生正确回答。总之,堂上老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发散出有启发性的提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促进知识的扩展和吸收,使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相伴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