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6993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二单元 线与角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渗透分类思想。2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 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对于这些内容,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的最大不同是加强了操作活动。例如,对平行线与垂

2、线的认识,教材突破原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平行线的认识上,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过程,引出互相平行的概念。这样安排不仅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也为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角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本单元认识的角主要是平角与周角,为此,教材中呈现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固定其中的一根,旋转另一根的活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的学习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概括出量角与画角的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机会较多,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线段、射线、直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因此

3、,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教材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和长方体纸盒中哪几条棱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量角器量角与画角中,教材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认识抽象图形提供直观支撑。2 在实际情

4、境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图形,是学习理解图形、应用图形的有效途径。如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时,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马路上的斑马线到笔直的铁轨(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例子)都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第 19 页)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学生已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说一说,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

5、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第 22 页)等内容,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发现素材。3 鼓励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探索图形的一些特征教材安排了大量操作的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操作的过程以及得到的一些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例如,教材第 22 页安排的“我说你摆”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设法验证自己摆的小棒是否符合条,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时安排建议本单元建议教学时数:8 时。评价建议本单

6、元知识技能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区别线段、射线与直线;辨析图形中线段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会画平行线与垂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与周角;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对于上述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应以具体图形为背景,评价中不要单纯地考查概念记忆的内容。当然,除了关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情况外,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对此,在做好平时的观察记录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同学进行交流,以便为全面评价学生创造条。对于本单元的数学应用能力的评价,重点可以放在具体图形的设计与发现

7、上,如安排一幅生活的情境图,找一找图中互相平行与垂直的线段,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线的认识教学目标1 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与直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可以组织学生对线段、射线与直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

8、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也可以把三个图形的区别联系用如下的表格形式直观表示: 读射线时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线段都有两种读法。 线段、射线与直线,四年级小学生理解起有一定困难。教材通过观察实物、认一认、特征描述与讨论、数学符号表示等一系列的活动,希望能够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平移与平行教学目标1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 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 相交与垂直教学目标1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 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 能

9、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在理解几何知识和发展空间观念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借助学生熟悉的“剪刀”和“红十字”引出两条直线相交的两种不同情况。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先说说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两条直线的相交情况,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一摆,再画出相交的图形,进而引出相交的概念。接着,可以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进而引出“垂直”的概念。当然,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验证。 旋转与角教学目标1 通过

10、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 能辨认平角与周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 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没有直接引入量角器,而是设计了一个活动,使学生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为了分别度量出 A,B 的大小,可以用1去量,但结果都是1 的 3 倍多一点。因此解

11、决这个问题时,需要引入更小的度量单位。为了大家交流,规定了 1角,并使用量角器量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A,B 的大小更接近一些。 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除了钟表外,还有很多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指针的旋转也会构成不同的角度。在组织学生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的中心,并说说指针在不同位置与在零点时所形成的不同角的名称。如“车速表”指针指向 60 时,这时指针与零点位置时的指针构成了什么角?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水、沙子或其他材料做一个“土钟”。教师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组织一个“土钟”展览,可能会很精彩。 画角教学目标1 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 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有了量角的基础,学生在画角时的困难相对说减少了。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总结画角的基本方法。 当然,有些学生在使用量角器时,会出现内外圈不分的现象,对此,教师在指导时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如何在量角器上确定度数。也可以在画完以后,让学生估一估自己所画的角是否正确。如果内外圈不分,很可能将钝(或锐)角画成了锐(或钝)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