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6932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猪病防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对策白挨泉 佛山科技学院 528230我国养猪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养猪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从猪的品种改良和育种进展,由过去的本地土杂猪、土猪逐渐过渡引进和培育为优良廋肉型三元育肥杂交猪,猪场饲养环境由过去简单粗放,到目前有了基本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等控制措施,饲料营养技术也由过去简单原粮(玉米、农副产品等)直接饲喂到目前普遍饲喂全价配合日粮(饲料转化效率由过去 80 年代 3.5:1 发展到现在 2.5:1) ,猪的管理方面由过去基本没有技术人员、防疫、消毒等几乎为零,到目前有了基本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可操控的管

2、理程序。但是,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种猪的引进,行业内也滋生出许多阻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问题,诸如因品种改良和引进而引起的肉品质问题,对环境适应能力更低的问题,管理者的理念和思维落后的问题,特别是频繁引种和运输交流等引起的疾病泛滥以及新的疾病又不断出现的问题,造成防疫更加艰难。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养猪场在猪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现归纳为如下几点:1.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1.1 猪场选址及场内设施布局不合理猪场选址及场内设施布局不合理场址的选择距离主干道、污染源及同类猪场较近,一但有场发病,周边多场发病。场内净、污道不分,不按流水线一条龙生产、各类型猪舍排列布局不合理。没有或不健全排污消毒设施、

3、污水横流、虫蝇遍地。沼气或发酵设施利用率较低,形同虚设。1.2 猪群的生存环境条件不良猪群的生存环境条件不良栏舍条件、饲养区环境清洁度、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控制要符合猪的生理要求。温差变化过大,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不利因素影响猪群的健康。大环境中的杂草丛生,不利于有害物的控制。猪的饮水存在问题,一些猪场存在供水主水管口径小、饮水器流量小、饮水器安装的高度和数量不符合要求、水池和水管曝晒导致水温过高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猪只的正常饮水困难,从而导致猪的采食量下降、疾病抵抗力下降。1.3 消毒观念淡薄消毒观念淡薄口头上讲得多,行动上执行的不力。没有持之以恒的消毒程序,随意性大。缺乏消毒程序知

4、识,乱消毒。1.4 管理因素管理因素2俗话讲养大于防,防大于治;这句话每个管理者都明白,但是真正掌握内涵的并不多。猪场的疫病控制要建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基础之上的,不同的猪场因为管理的条件不同,猪病防控的效果都存在差异,影响的方面有:1.4.1 管理者思维、管理水平的差异。管理者思维、管理水平的差异。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使猪场的生产管理工作,特别是一些技术性工作岗位随意化,工作人员往往凭借个人的自我约束和所谓的工作经验进行相关的操作,同一项工作存在多种操作版本,使基本的饲养管理操作变得复杂化,容易出现操作上的错误。1.4.2 员工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防。员工工作

5、态度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防。如果员工心态浮燥、不安心,缺乏好的管理考核制度的约束,可导致猪场生产效益更低。如果管理的绩效制度、考核标准量化和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强化员工对工作的态度,不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团队协作及凝聚力较差,培训提升机制不建全,熟练员工流失严重,缺乏后备人员补充,生产管理操作上的漏洞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特别多,使猪场的防疫和疫病控制的问题增多,或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工作态度不好的情况下,猪病发生的人为因素更多,如该打的疫苗不打、该做的保健不做、保温防寒、防暑降温工作不到位、猪只饮水困难、料槽内饲料霉变等因素导致猪群的生活环境恶劣,进一步加重疫病的流行,良好的疫病防控是建立在良好

6、的饲养管理基础之上的。1.4.3 技术人才的流失。技术人才的流失。由于猪场的环境相对封闭,生存环境相对较差,缺乏留住人才的环境。有些猪场不注重职工生活环境,单调、沉闷,或者因为薪酬、发展平台等的原因,造成技术人才的流失大,培训少,后备人才补充不上来,有些猪场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用一些不适合或不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来操作技术岗位,导致这些操作出现较多的错误:如疫苗的选择、保存、运输、稀释、免疫方法、药物的选择、添加量控制、混合均匀度、配伍禁忌、用药方式、消毒操作、猪病诊断和原因分析、生产记录等方面。从而在猪病发生时分析不到人为的因素和在疫病的控制效果上大打折扣。1.4.4 技术人才的定位不准确。技术人

7、才的定位不准确。有些技术人员往往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而猪场要求技术人员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把猪场做成了技术员疫病控制的试验场,最后使猪场付出沉重的代价。猪场整体疫病控制应请教行业内的疫病控制专家和专业人士根据自身猪群的结构、疫病存在的现状、现有社会上疫病的流行防控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猪群保健方案,供猪场的技术人员执行,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疫病的发生。猪场技术员的考核重点强调的也是执行力度,把最好的猪场免疫和保健方案执行到位则是对猪场的最大贡献。1.5 生产水平生产水平3表一、我国当前猪场各阶段生产性能指标一览社会同社会同社会同类类类型猪型猪型猪场场场 内内内 容容容单单单位位位优优优中中

8、中差差差丰丰丰润润润猪猪猪场场场种猪存种猪存种猪存栏规栏规栏规模模模头头头100010001000200020002000140014001400群体分娩率群体分娩率群体分娩率%909090858585606060909090产产产健仔健仔健仔头头头数数数头头头1212129.5-10.59.5-10.59.5-10.58.58.58.5111111212121 日日日龄龄龄断奶重断奶重断奶重kgkgkg6 6 65.55.55.54.54.54.57 7 78 8 8繁繁繁殖殖殖性性性能能能年提供出年提供出年提供出栏栏栏猪猪猪头头头2222221818181313132222228 8 8

9、周周周龄龄龄体重体重体重kgkgkg202020181818151515222222110110110 公斤上市日公斤上市日公斤上市日龄龄龄天天天180180180200200200240240240165165165出生出出生出出生出栏栏栏料肉比料肉比料肉比2.42.42.42.82.82.83.23.23.22.32.32.3生生生长长长性性性能能能全程成活率全程成活率全程成活率%9595959090908080809595951.6 疾病因素疾病因素目前猪群流行的疾病主要有 PRRS、PCV-2 感染、TTV(Torque teno virus;) 、猪瘟、伪狂犬病、猪流行性感冒、霉菌素

10、中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由于这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猪的整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猪群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相当严重,常见的继发疾病有: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肠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猪肺疫、增生性肠炎等细菌性疾病,从而使猪场种猪群繁殖性下降,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比例提高,种猪的使用年限减低,淘汰率升高,生长育肥速度缓慢,发病率、死汰率加大,从而间接性地浪费大量的饲料原料,如玉米、大豆。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养猪人的投资风险加大,养猪积极性降低,从而造成生猪整体存栏量的减少,导致猪价上涨,以至于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民生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疾病,显得至关重要。发病死亡,

11、给我国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有资料显示,临床收集检测样品共 6541 份,用 PCR 检测 PRRSV:阳性样品:2775 份,其中变异株 2139 份阴性样品:3766 份阳性率:42.4%变异株阳性4率:32.7;用 PCR 方法检测 PCV2 病原,共 1510 份病料,其中:阳性病料:360 份,阴性病料:1150 份,阳性率:23.8;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从 1752 个养猪场送检的 6793 份病料进行了细菌病原学检测。共分离鉴定细菌 6238 株,其中:链球菌 1850 株(29.65%) ,副猪嗜血杆菌 1281 株(20.54) ,巴氏杆菌396 株(8.27%) ;副猪嗜血杆

12、菌:以 4、5、13、14、12 型最为流行, 链球菌:2 型、7 型,多杀性巴氏杆菌:D 型和 A 型为主;分离试验表明:猪群主要病原菌间的协同感染状况非常普遍,特别是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间的共感染危害严重,应提高对猪群细菌性疾病的控制。张志成等报道 2008-2009年对台湾 33 个猪场为 6W、10W、16W、22W 猪只,480 个血清样本进行TTV1 和 2 检测。结果显示猪场猪只阳性率分别为 96.88%、56.25%。王礞礞等报道应用 PCR 方法对广东、福建、江西等 7 个省份 258 份血液检测,确定猪群中 PCV-2 与 TTV1 和 TTV2 混合感染情况,结

13、果表明 PCV-2 与 TTV-1 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 36.4%,与 TTV-2 混合感染占 74.8%。由此可见猪群中 PCV-2与 TTV1 或 TTV2 混合感染非常严重。检测 258 份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结果表明猪群中 TTV1 和 TTV2 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 37.6 %和 82.6 %。; 有报道对西南地区猪场 TTV 检测,该地区 22 个规模化养猪场 363 份血清样品中 TTV1 和TTV2 感染率为 79.6%、87.1%,两者的混合感染率为 68.3%。目前,还没有研究证实 TTV 能引发某种具体疾病,但有许多学者认为 TTV 可能与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14、、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等疾病病原存在协同作用。总的来说,目前规模化猪场疾病流行现状表现为,由于猪群的亚健康导致细菌性继发感染疾病十分严重,除副猪嗜血杆菌而外,其他细菌包括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病等的继发感染也是十分严重。一些猪场在转群后生长育肥阶段(80-120 日龄之间)出现呼吸道疾病,其中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主要疾病。从发病死亡猪肺脏,链球菌和巴氏杆菌的分离率都很高,是极其常见的继发感染细菌,导致严重的肺脏病变(如出血、纤维素沉积、化脓) 。 猪场疫病的复杂程度和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剧1.6.1 亚健康猪群的概念亚健康猪群的概念(暂定义暂定义)。猪群感染(显

15、性感染、隐性感染)免疫抑制性病因,导致机体抗病力低下,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下(应激、疾病等因素)导致机体发病,继发多种病原混合感染,造成大量死亡难以控制。由此可见现在许多猪场的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现在猪场的饲养难度加强、养猪风险加大、疾病控制更难。1.6.2 变异变异 PRRS 发病原因分析发病原因分析PRRSV 具有易变异的特点,同一个猪场有不同的病毒毒株或亚群,场内存在猪 PRRSV 逐渐变异。诱导变异的因素有猪瘟病毒、圆环病毒、TTV 等其他病毒对猪机体的破坏以及 PRRS 免疫程序不合理,特别是应激因素可加快对5PRRSV 的变异的速度。1.6.3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繁殖呼吸

16、综合征(蓝耳病,PRRS)及猪圆环病毒)及猪圆环病毒 2 型感染(型感染(PCV-2) 。这两种病作为养猪业中危害最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而且本病在全球各地普遍流行开来。 我国从 1999 年开始发生PRDC,首先发生的是中国香港,广东东莞地区,以后逐渐扩散到广东省多个地区(惠州,江门,佛山,四会,阳春)等高密度饲养区,从 2001 年开始,PRDC 在广西,福建,海南地区也表现的越来越严重。逐渐全国各地 PRRS 阳性场比例越来越高,对生产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自从 2006 年春在我国江西,湖南,安徽等省出现高致病性蓝耳病既所谓的“猪无名高热综合症”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高致病性毒株)的 Nsp2 基因 533-561 位连续缺失29 个氨基酸和 481 位氨基酸的缺失。该病死亡率较高,病猪表现为扎堆、发烧不退、绝食。开始全身发红,后期出现耳朵及全身皮肤出现紫斑。因出现高烧不退,病死率高市场上一度传闻出现“猪非典” ,发现传播力极强的新的猪病的流言。与 2006、2007 年相比,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