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6924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一,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其特点 近年,有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教育部 2001年月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

2、现象和问题。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 研究性学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全日制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 “小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新教材采用的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围绕语篇进行口语交际,开展语言能力训练和语言知识学习,为教师在堂上指导学生

3、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提供了可能。 二,研究性学习与英语堂教学 从知识类型的层面,英语堂需要研究性学习。 记忆型知识 英语作为外国语,它的习得离不了语言知识学习。其教育形式只能是单向传递式的,即教师讲学生记,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操练习得和掌握。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这是一种“接受学习”。 操作型技能 语言的掌握还要学习者大量的实践练习。单纯的机械记忆显然不适应语言学习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讲授应该结合学生的提问、讨论、练习和应用等各种形式。这时,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掌握学习内容。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显著地增加了,这就形成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 探究型能力 语言是工具,学语言丰富学生探询世界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有目的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结合起,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在探究中学习语言和学科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建构自学机制。因此,应该提倡研究性的学习 从堂教学的步骤讲,英语堂可以也应该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口语交际活动结束以后,学生的思维不应停止,可引导他们在围绕话题进一步探索或进行辨证思考。通过话题面上的扩展、主题意义上的深入或不同观点的对比,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

5、,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练习和巩固已有的语言技能,其学习效果大大优于脱离实际的练习。因此,新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介绍的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巩固模式可改写为语言知识讲授操作技能训练探究能力开发的新堂结构。 三,研究性堂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堂学习除了具有开放性(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研究的内容、方式各异) 、探究性(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和实践性(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特点外, 还表现出独特的堂特色:延展性:研究性堂学习的选题是基于堂学习的话题或技能进行的拓展,如知识面的扩大、话题的深入或论点的辩异等。要求学生在掌握

6、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拓展性学习中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扩大知识面并构筑新的知识技能平台。 协作性:英语的习得需要一定的语境,即交际实践。英语研究性堂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是模仿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另外协作研究可让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也能避免少数学生一言堂而部分学生胆怯畏难的心理。 参与性:基于堂的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不一定也不必要都在堂完成。师生在堂上的工作主要是题目的选定、研究方法的探讨、分工的明确、成果的评价和经验的交流;而研究的过程,改进的步骤可放在后。研究的成果不宜评判优劣,而应鼓励学生参与不同话题和途径的研究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总之,研究性堂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