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66480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科研论:浅谈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幼儿园的班级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幼儿活动的保证。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说,他们原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伸手、饭张口的生活,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家人几乎围着他们转,甚至听他们的差遣,在生活中只知道我要怎么样,而不懂得我们应该怎么样。小班孩子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期,他们可塑性大,好习惯易于培养。教育家指出,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而播种性格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由此可见,若能在小班时期形成良好的常规

2、,那就有利于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将使孩子终身受益。从我对小班孩子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我觉得,小班孩子班级常规的培养要注意一下几点:一、 分清和把握各阶段的常规重点。我们从大班再回到小班的老师在管理工作中发现,小班孩子入园后,各方面习惯几乎是一张白纸,需要老师小心翼翼地在这张白纸上慢慢地描绘、勾画,而且不能超之过急,而应把常规管理的目标定位地更为地细致、有阶段性。对小班幼儿一年中的常规培养做好定位,分成若干个阶段:小班入园第一个月,以喜欢上幼儿园为主。在开学初的一个月里,我们不能对小班的生活学习方面要求太多,如要求他们一定坐坐好、听老师说话、生活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如此这样会吓着了孩子,会

3、让他们觉得幼儿园是枯燥的、没有乐趣的。我们应首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孩子感受老师和自己的妈妈一样喜欢我、关心我、会帮助我,如:抱抱孩子、抚摸孩子、帮孩子擦擦眼泪、安慰孩子、夸夸孩子、问问孩子要不要喝水、帮助孩子去小便、洗手只有孩子感受了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他们才会慢慢放下对陌生人的惧怕,愿意亲近老师,能停下哭声听老师说话,讲故事、跟老师一起玩,让他们感受到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里的亲人一样喜欢我们,会和我们大家一起玩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孩子就会慢慢喜欢上幼儿园了。喜欢上幼儿园了是我们有效开展正规化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前提。入园第二至第三个月以适应、熟悉班级一日常规为主;孩子们喜欢上幼儿园了,园后慢

4、慢发现哭声少了、短了、甚至没有了,这时候,我们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安静下了听我们说说话了,可以让孩子了解班级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做些什么,有些什么要求。允许孩子对班级常规有适应和熟悉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孩子生活学习的各时间段通过语言不断地强化一些常规要求,让孩子一边适应、熟悉进而试着学一学、做一做。小班上半学期后期以初步学习和遵守常规为主:孩子们通过前两个阶段对常规的适应和熟悉后,可以要求孩子要学习、并遵守一日生活和学习的常规了。如学习上时小脚并并拢不随意分开、眼睛看老师、发言要举手、吃点心不不讲话、自己吃、如何洗手等。小班下学期以巩固、乐意遵守常规为主。小班下学期,我们一方面巩固孩子对一日活

5、动常规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孩子慢慢能学习自觉地遵守。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事错的,乐意做个守纪的好孩子。二、常规养成不能一气呵成,要循序渐进。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老师一个要求下去,孩子们都能立刻学会并遵守。但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不同,所以不能“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每一个常规的建立在什么时候提?怎样提?先怎么提?再怎么提?最后要求孩子们达成什么目标。如果某一常规的培养建立过程中老师方法、措施、要求不适宜的话,常规培养可能会不顺利,那么我们就要做调整。以孩子们进餐前的洗手习惯的培养说:我首先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吃饭前要洗手,这样把小

6、手上的细菌赶跑了,小手干干净净了我们吃东西才健康,让孩子们愿意接受洗手这一生活常规要求,然后教育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怎样才能把小手上的细菌真正赶跑呢?利用集体教、儿歌的方式、个别手把手教等方法让孩子学会洗手的正确方法。孩子们都掌握了洗手的方法后,我们的要求更为细致了,要求孩子甩三下把手上的水迹甩干后,还要擦毛巾,而且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毛巾擦一擦。最后知道擦干了小手,要管好小手不摸脏的东西,才是最讲卫生的,所以要求孩子擦干了小手后,把小手相握,懂得在洗手前我们就要把椅子转向桌子,这样洗完手坐下时不用再用手去搬。在洗手常规的培养的初期,孩子们洗手不懂得排队有秩序地洗手总喜欢剂在一起,于是我们在

7、每个龙头的一侧贴了彩色的自粘纸的线,帮助孩子们慢慢养成了在线上排队一个个有秩序地吸收掉好习惯。三、注重小班常规教育的方法,让常规养成得心应手。1、榜样示范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榜样示范就是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当中,其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有时我们明明说得清楚又很具体了,但是小班孩子在做的时候往往还是很懵懂的样子。如漱口,老师说把水含在嘴巴里,咕噜咕噜几下再吐出,就可以了。对于有漱口生活经验的孩子还能理解一点,对于没有漱口经验的孩子还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这时需要老

8、师边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话、边讲边示范提供给幼儿行动的具体方法,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常规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常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常规变成幼儿实际的、自觉的行动。在榜样示范后,应让孩子进行模仿、学习、练习。要使常规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把榜样师范的方法与行为练习的方法结合起使用,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2、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对于小班幼儿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

9、的方法。我们常常发现对于小班幼儿看到他们如推椅子走、饭粒、菜渣、洒桌上等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发生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喜欢某某某小朋友,你看他两只小手搬小椅子慢慢走,真棒;某某某小朋友真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你们看他吃东西很小心地吃,桌上、地上干干净净的,没有掉饭粒和菜哦!“这样的正面教育会立刻起作用哦!有的孩子会马上停下自己推椅子的行为、有的孩子会兴奋地告诉老师,我也是讲卫生的好宝宝。小班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

10、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3、创设游戏化情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常规训练。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内容,前教育家维果斯基曾强调过:游戏是解决儿童日益增长的新的需要和儿童本身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活动。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而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思维依赖于行动,采取趣味化的生活教育,把单调的生活训练转化成游戏活动,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如我们一句“我们学习小花猫,走路轻轻地进教室吧!很多孩子马上就把自己转化成小花猫的角色游戏中了,轻轻、慢慢进班级了。午睡时,看到孩

11、子们不会把自己脱下的鞋子整齐地放在小床下,我说“宝宝们要睡觉了,让我们的小鞋子也呆在你的小床下睡觉吧!你会看到很多孩子会自觉地把小鞋子放到床底下了。四、家园合作促进小班孩子常规的养成。幼儿一旦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因此,只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我们班的庄邵哲小朋友,在午睡时总爱抱着一条毛茸茸的毯子睡觉,哪怕是炎热的夏天,我和他

12、奶奶反应后,奶奶说,孩子在家从小就是这样,没有那条毯子是睡不着的,看着他奶奶每天早晨把毯子带,每天放学又把毯子带回家,我决定和家长一起努力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首先和孩子的爸爸妈妈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策略。请家长首先不要把小毯子带幼儿园。家长一开始还是放心不下,把毯子带了,我在午睡时故意把小毯子藏起了,告诉孩子,小毯子被“保安叔叔取走了“幼儿园的宝宝长大了,不用小毯子也能睡觉。第一天孩子哭着要”小毯毯“我们坚持没给,第一天孩子没有入睡。第二天,我们依然把小毯子藏了起,告诉他,他如果睡着了,老师就和保安叔叔商量去要回小毯子,这一次,孩子睡着了一会儿。我立刻向家长反应了孩子的进步,家长也对我们的工作比较信任和支持了,并告诉孩子,把保安叔叔还的小毯子放在家里,不然,被他们看见了有要拿走了。第三天,我们要求家长坚决不带小毯子,家长做到了,渐渐地,孩子午睡时不再念叨要”小毯子了“,也能自己安安静静睡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