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6535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科研论文: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科研论: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诚实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幼儿时期,幼儿说谎的情况较普遍,因此,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丰富的例子,对幼儿说谎原因进行了分析,弄清了幼儿说谎的一般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然而,教育有法又无定法,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也一样,面对各种各样的幼儿说谎情况要灵活地处理。要让幼儿养成不说谎的品质,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将幼儿的诚实教育进行得行之有效,幼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关键词:幼儿说谎原因;分析;应对策略前言长期以,幼教工作者总是把

2、德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但是由于德育内容包括很多,如果只是笼统地讲德育是很不容易把握的。而诚实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也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所谓幼儿的诚实教育,就是幼儿不说谎的教育。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说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不诚实”,即“说谎”。诚实是一个人应有的品德,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让幼儿知道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促使幼儿从小形成诚实的品德,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向幼儿进行诚实教育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颜之推的观点是“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指出:“幼

3、稚期(自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比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立了。 ”由此可见,人在其幼小的时候就接受诚实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孩子说了句谎话,家长听了会这样训斥:“小小年纪就会说谎,长大了还得了”别人听了会这样议论:“小小年纪就会说谎,真是没教养”。一般的老师听了会这样反映:“小小年纪就会说谎,道德品质差。 ”那么,孩子说谎就一定是道德品质问题吗?这需要我们对幼儿说谎心理进行分析,对幼儿说谎的原因予以区分,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一、幼儿说谎原

4、因分析剖析幼儿说谎的心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想象型谎言这种谎言可说是幼儿说谎的萌芽。学前心理学研究认为,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开始萌芽。所以,幼儿会把现实的与非现实的混淆,从而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这类说谎纯粹是无意识的和不自觉的行为。研究表明,这种情况是24 岁的幼儿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属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一般说,这类说谎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认知的发展会逐步减少,大约岁以后就消失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笔者和一位在幼儿园见习的老师聊天,这位老师说到这样一趣事:有天早上,有位叫吕蒙的 3 岁幼儿兴冲冲地跑进教室,说:“老师,今天我过生日。 ”老师

5、很高兴,立即组织全班幼儿向他祝贺,共同唱起了生日歌 “祝你生日快乐”在手工上,孩子们正在为吕蒙准备生日小礼物,突然,王梦跑过说:“老师,今天我也过生日”。不用说,生日礼物一人一半,两人都美极了。放学时,王梦的妈妈接他,从他妈妈的口中得知:王梦生日早就过了。王梦因为看别人过生日这么有趣,就幻想自己也过生日。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事:一个孩子说:“我妈给我买了个变形金刚”,另一个孩子说:“我家的变形金刚有柜子那么高”,其实这不可能。幼儿由于年龄太小,还不能区分想象与事实,不知“说谎”是何物,也就不存在歪曲与欺骗之意。幼儿这样说只是把现实和非现实混淆了,这只是一种无意识的和不自觉的行为。

6、(二)虚荣型谎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因为虚荣而说谎的情况逐渐增加。幼儿已能意识到自己所说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者是虚构的,但因虚荣心作祟,仍然去说谎。幼儿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喜欢听好话,期望被别人赞美和表扬。这也是幼儿的情感需要,由于幼儿自我中心化,有一种希望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需要。这类谎言又分为三种情形。(1)夸张型 幼儿为了引起别人注意,得到别人的赞美,而将事情夸张(夸大或缩小) 。 “所有的桌子都是我擦的, ”其实她(他)只擦了一部分。 “这次绘画比赛我在班上画得最好, ”其实可能只是中等偏上。有的幼儿在家看过爸爸妈妈和朋友打扑克、下象棋,就对老师说:“我会打扑克,也会下象棋。 ”其实,他只

7、不过是会模仿大人的样子。(2)虚构型 “我今天在路上帮一位大爷提菜呢, ”其目的是为了赢得老师的赞美。(3)攀比型 幼儿之间经常会互相攀比:“我(家)有”。还有就是:如见别人有一好玩具,便谎说自己家中那更好;见别人的爸爸是一个警察,也谎说自己的爸爸是个“大警察”,还捉住了很多大坏蛋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常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这只是求一时的虚荣,炫耀而已,不同于想象型谎言。(三)创造型谎言幼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集、交融到一块,搜集自己虚幻世界中的各种素材,进行随意的加工,编成故事、童话。编得有头有尾,说得手舞足蹈,从中获得乐趣。例如,有的一个幼儿在电视上看到海边的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就在幼儿园和小朋友

8、绘形绘色地说自己在大海边玩得多么开心。但是事实上,她从没有去过海边。这种类型的谎言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外露,也是思维里有发散性的特点,不同于虚荣型谎言。(四)逃避型谎言幼儿有时会为了避免受谴责或为了推卸责任或逃避任务而说谎。幼儿期的孩子因不具备逻辑抗拒能力,不懂伸辨,于是说谎。这可以说是幼儿的一种防御机制。逃避型谎言的动机是为了“避”,如避免受罚,推卸责任,逃避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逃避性谎言变得愈愈合理,有时大人一时还不能觉察出。例如:“花瓶是小猫打碎的”,否则可能遭到大人的打骂。装“肚子疼”以逃避干活。 “这事不是我干的, ”否则就要承担责任,受到惩罚。笔者曾在一所幼儿园当兼职

9、教师。在一次英语上,刚要上, 中二班的睿睿小手捂着肚子, 说肚子疼。笔者给他揉了揉, 他还说疼并且哭了起。笔者担心会有什么意外, 赶快给他妈妈打电话接了回去。过几天又有英语 ,刚一上, 睿睿又小手捂着肚子说疼, 哭得很伤心,似乎疼得很厉害。后一了解,才知道肚子疼是装的,他只是不想上英语。这种类型的谎言是幼儿内心的恐惧造成的,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说谎,所以更要让幼儿相信:如果说出实话,是不会受罚的。(五)报复型说谎出于报复目的而说谎。当幼儿感到自己受了某种不公平的待遇或委屈时,有时会采取一种报复性的心理。例如,某个孩子长期与另一个孩子处得不好,或经常受到了那个孩子的欺负,他就有可能出于报复而故意向老

10、师说谎,说那个孩子做了什么坏事,说了什么坏话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报复型说谎。(六)受成人影响而说谎有些幼儿说谎,往往与成人的影响有关。(1)受家长影响幼儿家长的说谎行为,常是造成幼儿说谎的直接原因。父母和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果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错”的错觉,起码为他们的说谎壮了胆。有一次,笔者的妈妈叫笔者打电话给一位阿姨,接电话的是她的女儿,她拿起电话说:“我妈妈说了,任何人电话都说她不在。 ”笔者当时又好气又好笑,同时也深深地进行了反思:这样教育出的孩子,不说谎才怪呢?另外,如果有些大人喜欢夸大其词,把一微不足道的事情吹得天花乱坠,孩子受此影响,他们也会不知不

11、觉地进行模仿,效仿大人吹牛说谎。再有,父母总是以为孩子小,容易受骗,于是常拿瞎话哄孩子,如“你若能把蜡烛一次吹灭,梦想就能成真”“吃太多的冰淇淋,下巴上就会长胡子。 ”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说谎。(2)受老师影响有一次,笔者去幼儿园见习。一次活动中,一位老师带领幼儿布置室内环境,老师看到孩子们很积极,于是就很高兴地说:“下午我们搞评小红花活动,看哪些小朋友最能干!”可是,老师只是一时高兴说说而已,下午的时候却在室外组织起了游戏活动。这使很多孩子认为老师在“骗人”。老师的行为是无意的,但的确又是在“骗人”,这不能不影响到孩子。(七)有意说谎从幼儿认知和能力发展的特点看,3 岁幼儿已有说谎的经验,

12、4 岁幼儿开始出现策略性说谎,但这一时期幼儿的说谎行为基本上都是无意的。有意说谎在幼儿岁时开始萌芽,如果这时成人不注意教育或引导,有意说谎就会发展成严重的欺骗行为,从而影响幼儿的道德发展。有意说谎是幼儿说谎现象中性质较为严重的一种,与品德有关。是一种故意、欺骗行为,是对真实情况的歪曲。笔者曾在公园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 岁的阿帅和小伙伴坤坤在滑梯上一起玩耍,为了先滑,阿帅就故意把坤坤推了下。坤坤鼻子流血了,嚎啕大哭。妈妈走过去询问时,阿帅却指着身旁一个比他个头矮的小朋友说:“是他推的。 ”幼儿的这类说谎,就属于明显的有意说谎。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对幼儿的道德发展将会有不好的影响。二、应对策略明确

13、了幼儿说谎的原因,作为幼教工作者,就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说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一)想象型谎言首先,针对想象型说谎,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讲解法。例如,在前面所提到的王梦看到其他小朋友过生日就说自己也过生日,这时教师或家长可以帮他回忆他过生日那天的情景,告诉他:人一年中只能过一次生日,而且过一次生日就长大一岁。今年你的生日已经过过了,说明你已经长大了一岁。如果你喜欢在幼儿园过生日,明年老师和小朋友再帮你过好吗?我想,王梦会很高兴地盼着明年的那一天的。一个孩子说:“我妈给我买了个变形金刚”,另一个孩子说:“我家的变形金刚有柜子那么高”,其实这不可能。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和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弄明白想象

14、与现实之间的区别,要求幼儿记忆事情的经过,逐渐提高他们辨别真伪的能力。由于年龄太小,幼儿还不能区分想象与事实,不知“说谎”是何物,也就不存在歪曲与欺骗之意。我们不必打破孩子的“美梦”,喝斥孩子,而应抓住这个时机,鼓励孩子大胆进行创造性地想象,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编“童话”,这是一种思维训练的好途径。(二)虚荣型谎言针对这种类型的谎言,我们可以恰当运用故事法。大部分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和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找一些有关诚实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在结束时附带性地说明一下诚实的好处以及说谎的坏处。这比正儿八经的教育效果好得多,也更易于幼儿接受。同时,对于这种虚荣型的说谎,家长和教师还应及时

15、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讲明道理。孩子一般会接受的并且能够改正。如果要给予必要的惩罚,就要注意方式,避免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三)创造型谎言出现这种谎言不是幼儿虚荣心所使,而是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直接外露,也是思维里有发散性的特点。对这类谎言,成人不必多加干涉,切记不能硬性规定说:这是说谎,这是不对的。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需要的是我们的指导,帮助与纠正。我们可以这样对那位在电视上看到海边的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就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绘形绘色地说自己在大海边玩得多么开心的孩子说:“老师知道你很想到大海边去玩,可现还没有去过,对吗?”在孩子意识到并点头承认后,再作鼓励:“你讲大海讲得很好,今后你一定会有机会

16、去大海边玩的。(四)逃避型谎言很多孩子为了不去幼儿园,就说“肚子疼”。这样妈妈既不打他,他又能达到不去幼儿园的目的。前面提到的一名幼儿睿睿,他一上英语就假装肚子疼, 是为了逃避学英语。他说谎的动机是“避”。他不喜欢学英语,怎么办? 于是他想出了这个他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对这类谎言,大人不必过于追究,否则,越追究,以后幼儿可能会花更多的心思编造“天衣无缝”的谎言,而不是改过。针对幼儿的这类说谎,家长要明白,这只是幼儿的恐惧心理所致,而滥施惩罚就是造成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的家长怕孩子变坏,常常不问清事由就训斥责备孩子;有的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动辄打骂;有的家长性格粗暴,孩子稍有不当之处就呵斥打骂。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都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这时可以恰当的运用奖励法。奖励诚实,让孩子品尝说真话的好处。对诚实的肯定和奖励,是防止孩子说谎最有利的手段。如果孩子承认自己把玩具弄坏了,首先必须对他的诚实表示肯定,特别注意鼓励主动承认错误的态度。告诉孩子大人看重的不是说了什么慌,而是说谎本身。(五)报复型谎言针对报复型说谎,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