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65227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单元综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

2、,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3、 “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

3、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字狱,八股取士,思想化专制不断加强。【单元知识结构】 【知识链接】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 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我国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启继,自此王位世

4、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从此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2、夏商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比夏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表现在:(1)继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2)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等。(3)地方:封侯、伯。他们既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也是商朝的高官,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3、影响: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的影响。(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等级森

5、严的分封制(1) 、背景及目的公元前 1046 年,周朝建立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时期进行大分封,周公东征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2) 、主要内容分封的内容与对象: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诸侯的义务与权利: a 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b 权利: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 ,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3) 、影响积极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

6、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影响: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是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根。、特点: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封内容主要是土地、人口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王为最高统治者,绝对服从周王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分封制的破坏时间:西周后期原因: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崩溃)表现:楚王问鼎;诸侯争霸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 、含义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7、直接演变而,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2) 、目的: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3) 、宗法制的特点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大宗与小宗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家”与“国”密切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4)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

8、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重难点突破】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三)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主要) ;具备继承性和发展性;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演变(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权独裁;皇帝集国家

9、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服从中央。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二) 确立:秦朝、皇帝制度的建立:(1) 、 “皇帝”名称的由: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2) 、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天子自称“朕”, “命”为“制”, “令”为“诏 ”,印为“玺”。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

10、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皇位世袭: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皇权至上: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2、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丞相: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有左、右二丞相。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御史大夫:负责掌理奏、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丞相之下又设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 ;廷尉(管理刑狱、司法) 。3、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乡里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

11、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重难点突破】1、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机构各部门执政相互牵制。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2、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点:(1)不同点: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

12、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主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主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2)共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分 封 制郡 县 制官员产生方式 世袭产生,有封地 皇帝任免,无封地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影 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三)发展: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

13、变(1) 、汉朝:“推恩令”总体趋势: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治乱”,将诸侯任免权收归中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弱化王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2) 、唐朝:藩镇割据,总体趋势:中央集权削弱唐朝在地方设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3) 、北宋:总体趋势:进一步加强措施: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由中央派官担任地方长官,同

14、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4) 、元朝:行省制度,总体趋势:完善并发展设置:除河北、西、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作用: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15、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重难点突破】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时间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确立于元,行至今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长官的权力可世袭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由皇帝与中央任免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积极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皇

16、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变(1) 、汉朝:“中外朝制”“中朝”:也叫“内朝”,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外朝”:原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2) 、唐朝:三省六部制流: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职能: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运作程序: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礼部(主管礼仪) 、吏部(主管官吏) 、户部(主管户口) 、工部(主管工程) 、兵部(主管军事) 、刑部(主管刑法)影响: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政治的统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