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6234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科研论文: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科研论:小班区域活动中图示的设计与运用【摘要】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得隐性,目标隐含在环境和材料之中,幼儿的主体性变得明显,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的规则意识较弱,创设有特色的各个区域环境、插卡入区、在环境中运用图示提示玩法、合理利用空间物品拓展活动的空间展示幼儿活动成果,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更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关键词】小班;区域活动;图示;运用【正】幼儿是易受环境影响的,在游戏中,幼

2、儿也要遵守一些必要的规则,否则游戏往往无法展开。因此,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的游戏环境也应呈现明显的特征。下面根据本班幼儿区域活动中教育环境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针对现状与问题,合理摆放橱柜由于班级的整体环境设计,区角活动环境设置在教师与午睡的过道旁边,原的区角活动时用四个矮柜划分区域像个开,导致我们班的区域活动环境狭小又凌乱,所以我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活动内容,活动人数和活动方法的后墙(午睡室一面玻璃窗墙外)在前几次的区域活动中常常听到孩子们的叫喊声:“老师,我们太挤了;老师,XX 把东西打翻了;老师,XX 打到我了”等等的告状声,于是我考虑到小班幼儿因年龄较小,多数幼

3、儿并不懂得谦让、等待,太小的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争执,于是我把四个矮柜摆放的距离进行拓宽,为了使摆放的物品井然有序,又利用了矮柜后面的格子柜,使我们班的“温馨小家”(娃娃家)有了更多的空间,孩子们告状声越越小了,区域活动开展起也不再乱糟糟了。二、合理规划游戏区的几种方法区域活动,是指幼儿园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按照游戏的种类或性质,利用空间合理分划区域,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那么,如何合理规划区域开展游戏活动?根据我班实际情况(新增了四个矮柜子和四个高柜子)做出如下区域划分: (一)合理调配动静区域这里说的动静区域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动态的,热闹型的,如娃娃家、建构区;一种

4、是静态的,安静型的,如图示区、美工区、益智区等。这两种类型的区域应分开设置,使其互不干扰扰。(二)充分利用空间设置,划分一个区域,首先要注意这个区域空间上下左右整个氛围的规划。(三)注意区域间的联动。区域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兴趣等设置,但要避免区域间的割裂,区域之间应具有一定的联动性,使幼儿的经验、创造、交往在区域间的互动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强调开放与安全。开放和安全的区域活动空间能够吸引幼儿自由选择、积极操作、大胆探索,使幼儿在安全、温馨的环境中体验到愉悦的情绪。因此,在设置区域时,首先注意场地、材料是否安全,区域之间是否会互相干扰,等等。其次,根据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设置开放的

5、、利于幼儿自主创造的环境。如将“温馨小家”装扮的亲切、温馨,就像幼儿想象中的童话“小屋”,而且可以和生活区结合起,让小家里“爸爸”“妈妈”给“宝宝”穿衣服、扣扣子,边玩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规则意识较弱,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活动中难免推挤碰撞,东西乱放,所以我充分利用后面的格子柜,对温馨小家(娃娃家)的物品进行分类,矮柜做厨房,格子柜被划分为更衣室,化妆间,活动室在区域活动中以游戏活动的形式,更轻松形象生动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明礼貌与生活习惯。三、让标致替环境说话标志就是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通过各种符号,标号,示意图,照片。说明书等直观形象的示范,起划分场地,规范行为,

6、提示规则,示意步骤,丰富情节的作用,使幼儿在游戏中能根据标志的暗示而行动,一般有实物标志,图示标志,角色标志等。(一)实物标志实物标志一般用于规划游戏的场地,营造游戏的氛围,给幼儿以此处可以玩耍的许可和自由选择的机会。如果一个场地区域规划相当整洁而又没有什么可操作的玩具材料,那么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幼儿自主地玩游戏;如果一个场地区域提供了大量的玩具材料,但整个环境凌乱而无序,又可能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频繁的更换游戏主题。因此,利用实物如桌、椅、玩具橱、地毯、花布等作为标志,将活动室按需要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区域,有利于指引幼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如利用两个玩具架就可组成一个半开放的夹角,在夹

7、角的上方悬挂游戏场所的标志,就形成了一个最简洁的空间;利用一堵墙与几片木栅栏,将木栅栏折叠摆放,就构成了另一个游戏空间。如利用一个玩具分隔两个区角,起到既节省空间又标志区分的作用。(二)图示标志图示标志一般用于指示游戏中玩具材料的摆放顺序、游戏区域的标示、区域进出的规则、人员熟练的控制、游戏情节的发展指示、玩具的配对、规律以及游戏中角色的选择等。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在区域活动中很多东西拿出区域玩耍后,当我说:”小朋友们,我们收起了!”这时候很多孩子会很着急,不知所措地问我:“施老师,我不会放,你能帮我吗?”“施老师,这个是放在哪里的?”有点干脆就随手乱放,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图示标志,设

8、计了一些规则类图示,具体形象的各种各样的图示标志的利用,减少了幼儿之间的自环境的矛盾与冲突,有利于幼儿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让幼儿感受到无形的教育。1 在我们的“静悄悄书吧”中有很多孩子们非常喜欢看的书,但是对于小班幼儿说常常不能整齐的摆放图书,所以为了帮助小班幼儿学习管理图书,有序摆放,可以再图书架和图书上都贴上相应的颜色标记、根据数的大小分层摆放时可使用大小形状标记使幼儿容易分辨如何摆放,使幼儿很容易找到对应的图书摆放位置,养成有序摆放图书的习惯。2 还可以将教育的意图的意图通过图示有机地渗透在环境中,如可在建筑区的墙面上粘贴各种适合幼儿构建内容的图片(城堡、交通工具、风车、转椅等等) ,还

9、可以将建构的步骤图用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按顺序张贴在建筑区,这些图示可以在有效的帮助幼儿模仿,启发幼儿探索构建的馨方法,以此丰富小班幼儿的建构内容,提高构建水平。图示标志还可用于区域进出的规则、人员数量的控制、游戏情节的发展提示以及游戏中角色的选择等等。图示标志有效规范了幼儿的游戏行为,也让幼儿做起事情更有计划性,着对幼儿说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三)角色标志在游戏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角色标注。角色标志可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更好地进行角色之间的分工,有利于角色的交流和互动,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一般具体的做法是提供各种头饰、面具、典型的服饰、典型的角色工具、代表不同年龄性别的用品等。如在小班“娃

10、娃家”,如何让年幼的幼儿区分家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娃娃这么多角色呢?通过角色标志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如给妈妈提供一个小围裙和一个时髦的卷发套(方法是在浴帽贴上一些颜色卷纸,做成卷发的模样) ;有了这些小小的角色标记,可让幼儿非常轻松地分辨角色,提示自己的游戏动作与角色身份相吻合。通过标志对幼儿进行潜在的影响,发挥标志的暗示作用、指导作用达到有效指导的目的,可以减少幼儿之间的自环境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幼儿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教师的教育意图可以有效地融进环境中,让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告诉幼儿游戏时可以做什么,还可以做什么,可以这样做,还可以那样做!这样既能放松教师自己,有能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参考献】给幼儿园教师的 101 条建议-游戏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