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5634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浅谈在数学堂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关键词】学习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自我表现 学会观察【摘要】学习是什么?学习是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官对外界信息充分体验、感知,大脑识别、判断、排斥、容纳、生成构建自己新的知识系统的过程。是学生在外界信息刺激中,发现和自己的原有认知不同,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原有知识系统失去平衡,经过探索生成构建形成新的认知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教师不应该只去考虑自己的“讲”得有多精彩,而是应更多的去考虑如何给学生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和“点石成金”的技能,让他们“学”得精

2、彩。【正】记得有一次听一个教授对一节点评时这样说:“每当我听到评老师赞扬这节讲得太精彩了!我的心不由得隐隐作痛,我多么希望听到评老师夸奖这节学生学得太兴奋了!一堂里,学生学得精彩才是真正的成功!”这真是我们老师深思的一句话。学习是什么?学习是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官对外界信息充分体验、感知,大脑识别、判断、排斥、容纳、生成构建自己新的知识系统的过程。是学生在外界信息刺激中,发现和自己的原有认知不同,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原有知识系统失去平衡,经过探索生成构建形成新的认知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学生必须亲自完成,别人是不可替代的!别人只能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创造必要的条!因此,学生才

3、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别人是不能替代的。所以,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教学是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教师不应该只去考虑自己的“讲”得有多精彩,而是应更多的去考虑如何给学生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和“点石成金”的技能,让他们“学”得精彩。在这里就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浅谈在堂教学中应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一、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体的姿势带着探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以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我在教学

4、认识几分之几例题 4 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一下做法。复习铺垫:(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一张正方形纸上找到复习对于几分之一的认识。(2)让学生谈一谈除了几分之一的分数,猜想还有什么样的分数。自主探究:1)师:“根据复习时的正方形纸,我们已经找到了这张正方形纸的,你还能在这张纸中找到四分之几呢?请你用彩色笔涂一涂,并在心里想好是你找到的是四分之几,然后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进行交流。 ”2)通过反馈交流,共同发现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2 份就是,3 份是,4 份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新知识展开探究,这是本节的探究起点

5、,也是本节的探究主线。以和为起点,通过图形的帮助,让学生思考和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白 2/4 里有 2 个,2 个就是。接下去的和以学生说为主,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四分之几和四分之一比较只是取的份数不同,同时结合图形强调指出里有 4 个,就是取了这样的四份,刚好就是 1 张完整的正方形纸,让学生初步感知分子和分母相同分数可以写成 1。 】二、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伴随着新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分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闪光的亮点。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

6、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的学习机会。下面是我在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例题 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时采用小组合作的一个环节。师: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怎么办?(交流讨论)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比较各种不同的方法,引出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一个表示的数量是多少?纵轴又表示什么?(根据回答出示空白纵向条形统计图)引出新: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

7、。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设计意图:学生在

8、认识了纵向条形统计图以后,放手让学生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就不难,所以在这环节我让他们自己四人小组进行合作,那些能力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会在其他学生的带动下也会知道该怎样做,同时还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三、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学习机会当学生经过思考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己整理思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的好方法。老师在堂上不要满足学生会做就行,会说更能刺激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思维能力的提高。要想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让学生去表达,多去说出自己的想法,只因一节的时间有限,所以采用同位交流、小组交流是最快捷的办法,既节约了时间,又满足了学生展示的欲望。在堂教学中,教

9、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学习机会。活动三:动手操作 深入感知指一指:指出游泳池、篮球场的周长是指哪里?(出示:游泳池、篮球场)师:跟你的同桌一起指一指。摸一摸师:我们数学书封面有周长吗?在哪里?谁会摸一摸?摸给大家看看我们的桌面有周长吗?谁会摸?学生自己找一个物体摸出它的周长给同桌看。3、找一找师:“原很多物体都有周长,那下面这些图形有没有周长?出示:(1) (2) (3) (4) () 师:为什么第四个没有周长?(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引导学生总结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4、判断红色部分是不是下列平面图形的周长?(出示)、描一描(描出下列图形的周长)(描完了请个别学生展示给全班看一看

10、)【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指一指给同桌看、跟同桌一起摸一摸、四人小组一起找一找、描一描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只是让学生多去说,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一些做法。这样还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亲身经历“周长”的探索过程,切实感悟“周长”的真正内涵,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四、让学生多“看”,为学生提供学会观察的学习机会观察是感悟的基础,也是一种学习能力。观察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没有兴趣,就谈不上观察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事物敏感,尤其是直观、具体的事物,生动、活泼的目标, 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对象,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针对这些特

11、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从而抓住每个学习机会。下面是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活动二、探究新知1、师:同学们从屏幕里看到了什么?(树叶和蚂蚁)认真观察蚂蚁在干什么?师:“蚂蚁绕着树叶的那里爬了一圈?也就是爬了一周, “周”就是指“一周”, “长”呢?猜一猜是指什么?(让学生猜出“长”是指“长度”)师一边板书一边总结:“周长”是指一周的长度出示:周蚂蚁爬过的路线其实就是树叶叶面的周长,叶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设计意图:用生动的画面揭示“周长”的概念。 “小蚂蚁”的亲切形象,使学生乐于接受,很自然就融入到童话的情境中去。以“树叶”这种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作为学习周长概念的切入点,使学生建立的周长概念内涵更丰富。 】在堂教学中,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发掘、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善于多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多观察、多操作、多独立思考、多讨论、多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只要教师放开你那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