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政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5613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经济、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化与经济、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化与经济、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化与经济、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化与经济、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与经济、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与经济、政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化与经济、政治一、 【程标准】:12 评述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二、 【新教学】:(一)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堂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化分类吗?(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化的作用吗?探究提示:(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政治活动包括: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2、。化活动包括: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参加一项精神明共建活动。(2)旁听一次“听证会”、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两项活动不易归类,因为听证会包括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等;而到市场购物,也可能是到化市场选购书籍、艺术品等。(3)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化的作用。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我们会受到科学的熏陶,感受到明古国丰厚的化积淀;参加军民精神明共建活动,我们会体会到丰富多彩的军营化。1经济、政治和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政治,就是指人们在特定

3、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为:第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第三,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化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学、艺术等。经济、政治和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经济、政治、化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根于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任何

4、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例如,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为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关系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正不断走向深入,社会政治关系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调整。小辞典: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

5、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

6、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相反,上层建筑一经建

7、立起,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大的反作用。这一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2)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方面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政治明和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明上不去,政治明和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在经济、政治和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例如。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化就是我国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并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经

8、济和政治制度。注意:经济发展是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明看作是物质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时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好了,精神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物质条盖一点,精神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堂练习: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化就发展,社会明程度就必然而然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答案: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为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

9、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同步的情况。(1)一方面经济是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好了,精神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物质条差一点,精神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解析:化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大,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小。比如,教育的规模与涵盖面大小、医疗卫生事业的规模与涵盖面大小,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但杰出的教

10、育家、思想家、医学家的出现,又可以超越经济的制约。因此,对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做具体分析,不可绝对化。3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足骨骼、经济是血肉、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掀开历史的画卷,化既有占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1)不同民族的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如,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闲特色社会主义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11、不同性质的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作为一种先进的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义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点拨:教材此处的“专家点评”阐述了如下道理:不同的社会形态(如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化(如封

12、建主义化、资本主义化等),这些不同的社会化,都对该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堂练习:1思想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化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一定的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答案:D解析:题目材料包含两个信息,一是化受经济和政治的制约,二是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但材料又单独从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政治独立的高度强调化:的作用,结合题目的选择要求主要说明,便可锁定 D 项。2民

13、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A思想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只有先进的思想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D错误的思想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涉及两个知识点,一是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是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很明显,B、 、D 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二) 、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1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当代经济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即经济和化越越密不可分,它们不断接近以至融合甚至部分重合,其突出表现是:物质产品中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

14、速增长,许多消费品需要附着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化品位;而化也通过批量复制的方式通过市场大规模传播。正是在这种经济与化的一体化过程中,化产业日趋兴盛起。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化也就是抓经济,甚至是更好地抓经济,国际经济学界就把新世纪的知识经济称之为“化经济”。(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越重要。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工具的效能,从而提高使用这些工具的人们的劳动

15、生产率,就会帮助人们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自 18 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经过 200 多年的发展,到 20世纪中叶又兴起了全球范围的新科技革命。20 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世纪。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电子信息技术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在向传统产业广泛渗透的同时,催生了新的重要产业。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新材料、新能、航空航天、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各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导致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和科技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周期大大缩短,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新的世纪里,

16、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及其产业化,将对全球化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明的进步,产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将发生新的革命性变化。(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越重要。当今世界,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资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天的知识经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开发人才资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尖端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生产力具有三个重要的环节,即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因素。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正是通过对劳动者的改变而毅胃实现的(其作用如图所示)。通过这种影响作用,劳动者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