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箴言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5604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葛亮《诫子》箴言对现代教育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诸葛亮《诫子》箴言对现代教育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诸葛亮《诫子》箴言对现代教育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诸葛亮《诫子》箴言对现代教育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诸葛亮《诫子》箴言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诫子》箴言对现代教育的启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诸葛亮诫子箴言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刘汉林1【内容提要】本文在诸葛亮诫子箴言解读的基础上,论述了它对现代教育的六个 重要启示。【关键词】澹泊明志 俭以养德 才须学也 学须静也最近偶读“三国蜀诸葛亮诫子 ”的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远。 。 夫学夫学须须静也,才静也,才须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怠慢则则不能励精,不能励精,险险躁躁则则不能冶性。不能冶性。 年与年与时驰时驰,意与,意与岁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悲守

2、穷庐穷庐,将复何及!,将复何及!我称之为“诸葛亮诫子箴言” ,下面是我的翻译和解读: 君子要达到的品行是,用平静或静心修养身心,用节俭或俭约培养自己的德行;为什 么要这样呢?因为修身必须有明确的志向、修炼一定的德行。然而,不澹泊就不能明确志 向,不宁静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君子不但要有志气和志向,还要有广博的才能。而要具有广博的才能,必须学习。不 学习就不会有广博的才能,而如果没有明确的志气志向要学成是不可能的。学习必须有一 颗平静的心。有一颗平静或宁静的心,是学习的主观条件。不能够静下心来,就不可能正 确的谋划未来,而且宁静的环境是学习的首要外部条件。 学习要有饱满的热情,而冷淡则不能集中

3、精力学习、不能达到精湛;学习不能偏执浮 躁,偏执浮躁也不能陶冶性情。 年岁随着时光飞逝而增长,意志则会随着岁月远去而消磨减退,于是心灰意懒,正如 枯树落叶。这是多么不符合世事和时代潮流的要求而格格不入啊! 可悲地守望着贫穷的茅屋而蹉跎岁月,想从头再来已于事无补。诸葛亮诫子箴言,只用了精炼的 86 个字,言简意赅,表达了人生修炼的深刻深邃 思想,人生修炼目标、方式方法以及利弊得失,很有启发性和具体指导性。我认为,现代 教育至少可以从诸葛亮诫子箴言中获得六个重要启示。一、志向志强,至关重要诸葛亮告诫孩子要做一个君子。而君子必须有明确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男儿当自 强。如何才能自强呢?“非澹泊无以明志”

4、 、 “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说,要有明确的志 向,必须首先恬静寡欲,即不要事事纠缠于名利或沦陷于物欲的轮回,因为这样会迷失自1刘汉林,男,1955 年 6 月生,西华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2己的志向。澹泊同“淡泊” ,即恬淡,清静寡欲。成语“澹泊明志”也作“淡泊明志” ,谓 恬静寡欲,才能明确志向。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够细心的谋划未来,即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面对未来,年轻人应当扪心自问:“我有志向和理想吗?有使命感吗?有自己正确的 价值观和人生观吗?怎样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二、静,对于实现志向和理想十分重要诸葛亮告诫孩子,要成为一个君子或达到君子的品行,平静或静心十分重

5、要。诸葛亮 的诫子箴言仅有 86 个字,但其中“静”这个词使用三次即有三处正面直接明确强 调“静” ,有一处从反面间接隐含强调“静”在人生修行中的重要性。 首先, “静以修身” ,意思是说平静或静心才能够修养身心。偏执浮躁不能陶冶性情。 “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说没有宁静安适的心情和心境,就无法确立和为实现远大理想 而奋斗。“学须静也”强调“静”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一是学习必须有一颗平静的心。有一 颗平静或宁静的心,是学习的主观条件。不能够静心下来,则不可能正确的谋划未来。二 是学习的首要外部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可见,诸葛亮强调“静”在人生修行中的重要性。现在,人们大多数终日忙碌,特别

6、 是正处于成长中的年轻人,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心下来,反思人生的方向、 “静以修身”?三、节俭自强,对于成为君子非常重要诸葛亮告诫孩子,君子有好的德行或品德。而好的德行品德,必须通过节俭或俭约来 培养。这就是“俭以养德”的意思。 节俭或俭约不是空话,体现在生活中,就是要审慎理财,量入为出。节俭或俭约不但 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规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或物欲的奴隶。 “夫君 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强调俭朴与道 德品行、志向以及理想之间的密切关系。就是说,你若要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有远大志向 和崇高理想的人,首先必须恬静、节制物欲,做一个生活

7、俭朴的人,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当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给予爱因斯坦年薪 16000 美元,但爱因斯坦认为“每件多余的财富 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院动力” ,所以,他只要 3000 美元。“淡泊明志” , “俭以养德”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你是否想到过节约俭朴的好处呢?四、学习,对于成为君子是关键诸葛亮告诫孩子,君子必须有广博的才能。而广博的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 学习培养。 “玉不琢,不成器” 。这就是“才须学也” 、 “非学无以广才”的意思。诸葛亮不 相信天才论,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但是, “学须静也” ,意思是说,学习必须有一颗 平静的心。有一颗平静或宁静

8、的心,是学习的主观条件。宁静的环境是学习的客观条件。 专注的平静心境与宁静的学习环境结合,能够事半功倍。3然而,怎样才能学有所成呢?诸葛亮告诫孩子,君子修身“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但学习不能没有明确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恰恰相反,明确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对于 学习成才十分重要。 “非志无以成学” ,是说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就不愿意努力学习、不 会坚持不懈,也就不会成就学业,当然就不能够增长自己的才干。可见,明确的志向和远 大的理想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或动力源。但学习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如果缺乏意志力和毅力,就会半途而废。你有否想过,为什么一鼓作气人多

9、、坚持到底人少,道理何在?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五、怠慢、险躁,是修行路上的两只拦路虎诸葛亮告诫孩子,除了“学须静也” ,还要力戒“怠慢” ,力戒“习闲成懒懒成痴” ,因 为“怠慢则不能励精” 。学习要有饱满的热情,而冷淡则不能集中精力学习。 诸葛亮告诫孩子, “静以修身” ,要力戒“险躁” , “险躁” (偏执,浮躁)就不能够陶冶 性情。据心理学家研究,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 诸葛亮明白指出,在生命旅程中,既要在增长才能的学习或自强上“励精” ,也要在修 身养性中“冶性” ,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拦路虎,勇往直前,无往不胜。 中国明星宋丹

10、丹曾经在 2001 年底发表过她的性格命运图如下:她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知识。知识决定你能做什么,决定哪些事情你能做。 欲望,对人的命运很重要。你对金钱、名、利、性、友情、爱,对很多东西都有欲望。 欲望决定你想做什么和做的程度。 习惯决定你怎么做。4知识、欲望和习惯,是形成一个人个性的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三个因素包含一个连 结点,它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如果要想改变性格,就要改变自己的知识或者欲望, 或者习惯。六、珍惜时光,莫等闲诸葛亮告诫孩子, “年与时驰” 、 “意与岁去” ,就是要珍惜时光,莫等闲。因为“光阴 似箭,日月如梭。 ”年岁随着时光飞驰而增长,意志则会随着岁月远去或岁数增大

11、而消磨减 退,于是心灰意懒,正如枯树落叶。这是多么不符合世事和时代潮流的要求而格格不入啊!诸葛亮面对成长中孩子高瞻远瞩,语重心长, “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否则“遂 成枯落” 、 “多不接世” 、 “悲守穷庐” 、 “将复何及”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时代脱节, 才悲叹蹉跎岁月,想从头再来已于事无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想一想,你有浪费时光、蹉跎岁月的现象吗?你的宝贵时光是否得到应有的珍惜? “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不可以被管理,每天 24 小时,不 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作为一项最特殊的稀缺资源,时间的基本性质 是它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它的供

12、求既没有价格可资调节,也无法绘制边际效用曲线。首 先因为,不管时间需求有多大,它的供给决不可能增加。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时间是 组成生命的材料。 ”生命有限,绝大多数人一生不过几十年,而一天只有 24 小时。时间是 最公平的,即便是最富有的人一天也只有 24 个小时。其次,时间不但最易损耗,而且根本 无法贮存。昨天的时间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今天的时间不能储存起来到以后去使用。 但是,人们却最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据心理学家实验,人对时间感觉是最不可靠的: 把人关在黑屋子里,很快就会失去时间感。有效的管理者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他能够珍 惜时间。再次,时间完全没有替代品,因此,格言说:“机不可失

13、,时不再来” 。此外,时 间既不能借贷(例如,不能从时间富有者那里借贷时间) ,也无法透支(例如,今天的时间 不够使用,不能提前支用明天及其以后的时间) 。因此,时间不但租不到,也买不到,更不 能以其他方法取得更多的时间。虽然我们不能预支明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好今天。 由此可见,时间不但是十分重要的资源,而且是极为稀缺的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人 们不能使一切欲望或需要都能得到完全满足。同一时间内往往只能满足一种或少数几种欲 望或需要。西班牙有一句常用的对朋友祝福的名言:“祝你拥有健康、财富和享用它们更 多的时间。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认为这句名言捕捉到一个经济思想就是“我们必须合理做 好自己的

14、时间预算,正如对货币要进行预算一样。 ”因此,研究时间资源的最优配置意义重 大。分析时间资源的最优配置应当首先解决时间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问题,不同的人对于 自己的时间资源最优配置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谚语云:“守财奴把金钱视为命根,勤 奋者认为时间就是生命。 ”贪欲敛财者片面地把时间等同于金钱,把人自身当作赚钱敛财的 工具。享乐主义者沉溺于享乐中消磨时间,及时行乐者倡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 空对月。 ”勤奋者认为“寸金难买寸光阴” ,利用分分秒秒探索追求创造,让有限的时间绽 放出无限的生命光芒。瑞典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奥莱夫从 6 岁起就懂得把时间分配得十分周 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奥莱夫是珍惜时光的楷模,我们每个人都要将有限的时间资源用于人生旅程中最有意 义的方面, “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人生” ,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个小时、 珍惜分分秒秒!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