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55084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作者:未知【摘 要】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界定,简单回顾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地位,对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提高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小企业 安全人机工程技术 安全生产 职业安全健康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fines the standard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in China,

2、 reviews their development history , describes their location in our national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ummarizes their safe production status, pointed out their problems,and describes how to promotethe leve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level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with the ap

3、plication of safety ergonomics technology。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safety ergonomics safe productio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1 中小企业简介 我国中小企业为数众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 99%以上,据统计,1997 年我国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数量占 1.5%,产值占39.6%,工业增加值占 43.9%,资本金合计占 51.2%,产品销售收入占 42.9%,利税总额占 60.8%;与此相对应,中小企业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数量占

4、98.5%,产值占 60.4%,工业增加值占 56.1%,资本金合计占 53.1%,产品销售收入占 57.1%,利税总额占 39.2%。中小企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另一部引擎越来越成为共识。 1.1. 我国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标准 我国企业规模的界定标准,建国以来历经四次调整。五十年代,企业规模的界定主要以企业拥有的职工人数来划分。1962 年,我国企业规模的界定指标调整为按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划分。1978 年和1988 年两度发布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规定,凡产品单一的行业,能以产品生产能力划分的按设计生产能力或核定生产能力划分;凡产品品种繁多,难

5、以按产品生产能力划分的则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分标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我们现在实施的仍然是1988 年的界定标准,该标准规定:(1)凡生产产品比较单一的企业,一般以生产能力的大小作为界定参照系,例如钢铁联合企业,年产钢在 100 万吨以上的为大型企业,10 万100 万吨的为中型企业,10 万吨以下的为小型企业;煤炭开采企业,年产原煤 500 万吨以上的为大型企业,200500 万吨的为中型企业,200 万吨以下的为小型企业:汽车制造厂,年产汽车 5 万辆以上的为大型企业,0.55 万辆的为中型企业,0.5 万辆以下的为小型企业;此外,炼油厂、手表厂、水泥厂等也都是以产品的年产量为标准进行规模

6、界定:(2)对有些习惯以生产设备数量的多少来界定企业规模的仍按生产设备数量为参照系,例如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在 25 万千瓦以上的为大型企业,2.525 万千瓦的为中型企业,2.5 万千瓦以下的为小型企业:棉纺织厂的纱锭在 10 万锭以上的为大型企业,510万锭的为中型企业,5 万锭以下的为小企业;(3)对产品、设备比较复杂的企业,以固定资产原值数量为参照系进行界定,例如通用设备制造厂,固定资产在 3000 万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8003000 万元的为中型企业,800 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目前对企业的规模的划分中还习惯用“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即将中型企业中的中上部分与大型企业组成“大

7、中型企业”,将中型企业中的中下部分与小型企业组成“中小型企业”。 1.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可以获得的统计资料的限制,无法直接把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数量化。但可以以迂回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成分可以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大部分,而从非国有经济的规模构成看,按我们现在的企业规模分类标准,只有 1731 家大企业,其余都属中小企业。同时,非国有中小企业又是整个中小企业群体中最具活力、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分,以它为代表更可以反映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可以用关于非国有经济的统计数据来推断验证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贡献。 从 197

8、81995 年,我国 GDP 平均增长率为 10.83%,其中国有经济贡献率为 9.54%,集体经济为 13.5%,其他经济成分为55.89%,1996 年全国 GDP 增长了 9.7%,国有企业仅增长 6.1%,其他非国有经济增长 14.2%;1996 年我国全部社会零售总额中,国有经济只增长 2.8%,集体经济增长 17.7%,其他经济增长 33.9%;从工业产值的创造看,1996 年国有经济产值减少 2859 亿,非国有经济增加 10560 亿,不仅弥补了国有经济的下降部分,也使工业总产值维持了 7700 亿的上升,成为新增产值的唯一贡献者。 中小企业数量多,主要聚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虽

9、然每个企业雇佣的人员有限,但作为总体,其就业容纳能力相当突出,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小企业对解决就业的贡献更为明显。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重要渠道。1983 年国有经济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占将近六成的比重,到 1997 年,国有和非国有经济对就业的贡献正好对调了位置,国有占四成,非国有占六成。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存在形式的非国有经济通过多种要素组合方式,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特别是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方式发展我国经济。国家不再是唯一的投资者,投资力量的加强是带动改革以来高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总投资额的变化看,国有经济的比

10、重由 1980 年的 81.89%下降到 1997 年的 52.49%,虽然仍维持半数以上,但非国有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经过十几年的追赶,投资力量已经基本与国有经济持平。由于单一所有制形式被突破,在国有经济身旁逐步发展壮大的非国有经济使国有经济的弊端凸显,推进了国有经济改革的进程。 非国有经济在实力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1978 年,非国有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度仅为13.02%,到 1995 年己达到 28.85%。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较早、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非国有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更大,以福建省为例,1994 年工商税收的 50.5

11、%由非国有经济提供。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它们在依靠科技创新获取高额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重要的利税贡献者。“中关村”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之一,中小企业是中关村实验区的主角,如果将中关村的企业按规模大小分为三个世界,联想、四通和方正组成第一世界,1996 年创利税 3.42 亿元,46 家中型企业组成第二世界,1996 年创利税 15.96 亿元,其余的 4000 多家小企业构成第三世界,1996 年创利税 4.47 亿元,可见中小企业作为整体对国家和地方财政带来的贡献远大于大型企业。 2 我国中小企业安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是发展最迅猛的经

12、济力量,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中小企业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和安全技术落后,事故隐患多,作业环境差,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相对也最为严重。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但会限制中小企业向高层次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煤矿是我国伤亡事故最为严重的行业,据国家煤炭工业局初步测算,全国煤矿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每年约在70 起左右,平均 5 天发生一起。1996 年,我国当年产煤 13.74 亿吨,死亡 10,015 人。而美国每年生产标准煤 9.6 亿吨,死亡 38 人;俄罗斯产煤 2.6 亿吨,死亡 172 人;印度产煤 2.9 亿

13、吨,死亡 137 人。与其相比,我国百万吨死亡率高出十几倍。此外,死亡事故损失每年也约在 15 亿元左右;全国煤矿尘肺病患者达 12.1 万人,医疗费用每年约为 12 亿元。而中小煤矿(主要是乡镇办或私人办)则更为严重,重(特)大事故频率高,死伤人数多,职业危害也十分严重。在 1998 年 10 月 1 日至 12 月 17 日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我国连续发生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 20 起,死亡 504 人,这其中几乎都发生在中小煤矿,当时严峻的形势引起了国内外的震动和广泛关注。在全国 7.3 万个乡镇煤矿中,无证煤矿有 2.2 万个(约占 30%),未实现“五消灭”(即消灭

14、独眼井、自然通风、井下明火照明、明火放炮和明刀闸开关)的矿井有 4.7 万个(约占 64.5%)。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导致乡镇小煤矿恶性事故频频发生。乡镇小煤矿的原煤产量已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近 50%左右,而事故死亡人数则占到全国煤炭行业总死亡人数的 3/4 以上,其百万吨原煤死亡率为地方国营煤矿的 23 倍,是统配煤矿的 10 倍以上,尤其是 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和 10 人以上的特大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死亡人数更是远远高于地方国营和统配煤矿。仅以 1995 年为例,乡镇小煤矿全年共发生 3 人以上的重大伤亡事故 418 起,死亡 2,493 人,分别占全国煤炭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 79%和

15、74%。 乡镇小煤矿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从业人数多,且大部分职工长时间在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工作,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粉尘(煤尘和岩尘)和噪声,加之缺乏基本的防护措施,因此乡镇小煤矿的职业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尘肺,表现在发病工龄短,发病年龄小,病程发展快,发病率高。 对乡镇煤矿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全国 30 个县选择代表性的乡镇煤矿,测定不同采煤和煤层掘进面的煤尘浓度以及岩层掘进面的岩尘浓度,在 93 个测定点中,仅有 23 个测定点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占测定点总数的 25%,可见乡镇煤矿作业环境中的粉尘危害十分严重。对北京等 15 个省(市)30 个县

16、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 127 个乡镇小煤矿作业点中,岩尘、煤尘、噪声三种作业环境的不合格率平均为 82%。我国现有乡镇煤矿职工 200 万人以上,按有害环境作业从业人数占现有从业人员总数的 86.6%计算,有约 173万以上的工人暴露在煤尘、岩尘和噪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危害环境之中工作。 中小型非煤矿的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与煤矿一样严重,岩石落顶、井下水患、高温热害、职业中毒、尘肺病等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同类大型矿山企业。近年来,非煤矿的一次死亡 3 人的重大事故中几乎都发生在中小型矿山,在江西某地的小金矿中,尘肺病的患病率高达 50%;在另一个仅开采十几年的小金矿中矽肺患病率竟高达 90%以上,除矿主外几乎无一人幸免于难! 在国内外建筑业都是事故多发的行业,我国建筑行业工伤事故发生频率很高,居非矿山企业首位,占 35%左右,但事故主要还是发生在中小企业,估计每年在建筑业死亡 3,000 人的事故中,70%以上是发生在乡镇建筑企业。目前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大约有 80 万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