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提升国力 打造工程师的摇篮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554881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3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本强基提升国力 打造工程师的摇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固本强基提升国力 打造工程师的摇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固本强基提升国力 打造工程师的摇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本强基提升国力 打造工程师的摇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本强基提升国力 打造工程师的摇篮 张洪 田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制造业格局正在 发生根本性变化 , 人 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在深刻 变化。 面向这一重大历史机 遇期, 发布 制造业人 才发展规划指南 ( 以下简称 指南 ) , 既是实施 制造 强国战略的统 筹部署, 也是实现 中国制造 2 0 2 5 ) 宏伟蓝图的行动安排 , 更是相关高校培养 制造业人才 的方针指引, 将为把我国建设成 为引 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指南 提出七项主要任务和两项重点人才 工程 。 围绕 中国制造2 0 2 5 1 五大 】 二 程, 制造业十 大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 , 实施前瞻性

2、的顶层设计 和整体规划 , 目标明确 、 路径清晰、 措施具体, 可 操作性强。 全文贯穿了 “ 创新驱动发展 、 中国制造 2 0 2 5 、 互联网+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等一系列国 家重大战略思维和人才强国战略思想 。 必将成 为 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 协同育人 的行动指南, 为地 方高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难得的机 遇 和广阔前景。 一、贯彻落实 指南 应把握正 确 的办学 方 向 作者简介 指南 将合作育人 、 协 同创新放在首要位 张洪 田( 1 9 6 2 一 ) , 置, 将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摆在突出位置。 对于地 委 纂 方 本 科 院 校 而 言 , 以

3、人 才 培 养 为 中 心 , 突 出 综 合 改 委 副 书 记 , 校 长 , 教 把 方 本 科 院 校 而 言 , 以 人 才 培 养 为 中 心 , 突 出 综 合 改 博1 50士O5生O导 )师 哈尔滨 革,强化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 培养制造业发展急 需的_T程技术人才, 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行 业和企业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服 务 的能力 , 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行动准则。 同时, 也必须积极 回应 指南 对学科专业结构调 整、 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提 出的明确指向, 对人 才 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现代职 业教育体 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二、贯

4、彻落实 指南 应坚持的 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主动服务 国家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社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 展, 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 复合型 、 创 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开展应用性科 学研究和技术 服务,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坚持全面教育, 鼓励个性 发展。遵循高等教 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 将人才 培养的社会价值体现和学生发展融入于教育教学 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为学生多样化选择 、 多路径 成才搭建 “ 立交桥 ” , 拓宽人才成长路径。 坚持合作教育, 推动开放办学。 积极联合行 业企业、 产业联盟

5、和科研 院所, 建立合作组织, 促 进教育教学改革 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 , 实现 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现代职业教 2 0 1 7年第 6期第 3 8卷总 8 5 6期 育体系相融合, 专业链 、 产业链与创新链相融合, 推进合作育 人机制落实于人才培养全过 , 坚持 二 程教育, 引领 业 建没。 贯彻 “ 以学生为中心 、 成 果导向 、 持续改进” 的一 r 程教育理念 确立公开的、 符合学 校定位的、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 建 立健全有效的内、 外部评估 ( 价) 和持续改进机制, 推 行 专业的 1 程化 、 际化范式建设 坚持需求导r u J

6、, 立 足服务地 方 以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为突破 口, 以服 务于 域经济发展 和行业产业需求 为切人 点, 以服务地 方产业转型升级为增长点 以增强科技 服务、 成果转化为创新点 , 聚合区域教育、 产业、 科技资源 在先进 技 术转移和技术创新过程中, 培养应用型、 复合型、 创新型 人 才、 三、贯彻落实 指 应采取的行动措施 要重点解决人 培养结构和质量,擘 业链与产业链 、 课 程 内容与职业标准、 教学过程 与 生产过程对接问题 、 构建 和 完善以提高实践能力、 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为突破 口的人才培 养机制和流程,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服务 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实

7、施开放的学科 擘业设置评 价制度。 学校根据 域产 业、 行业部门、 行业协会定期发布的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行 业 人才评价标准 , 进行人才需求分析 推动建立专业标准 建立行业、 企业相父领域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 员会, 主动 接受行业指导, 吸纳来A企业的建 议 运用互联网+ 思维和 大数据方法, 开展 擘 业分析和评价 构建 与 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互动的学科 业设置、 预警 与退f I 的动态调整机制 、 探索建立合作育人、 协同创新的新机制。 加强学校与行 业、 企业问的交流、 合作, 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厅式 , 推进产教融合。 通过 对接产业领域建 设专业 ( 群 ) , 推动学

8、 科交 叉互补, 构建以需求为导向、 特 色优势突H I 、 符合应朋 型人才培养的学科 专 业 ( 群 ) 体系。 依托主干 ( 特色) 学科 等 业, 建立一批 “ 行业学院” , 共同士 养人才, 合作开展建设 共同开展科技开发与服务 实现人才培 养链 、 产业链 、 创新 链相融合 实施合作办学 、 合作发展的新路径 。 在培养 L 标的确 立、 一 # - ,J k 标准的形成 、 人才培养方案制 ( 修) 订、 教学内容的 优化调整 、 师资队伍建设 、 质量评估 ( 价 ) 等方面, 引入行 业、 企业职业技 术标准和规范, 引导建 F h 教师和企业技 术 人员、 行业 才组成

9、的 “ 多元化” 教学 队。 共同开发专业课 程和教学资源 , 共建实习实训 地 , 共同评价教学效果, 合 作开展课题研 究、 技 术创新 、 推广和成果转化服务, 形成产 教融合、 合作育人、 合作发展新机制 深化互联网+ 教育 改革, 增强信息技术应川能力 开发 在线开放课程, 将虚拟与仿真 、 在线技术支持 、 在线教学监 测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人人才培养过程, 推动资源 线 共享 ,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打造新 的教 育生 态。 紧贴技 术进步和生产实际 对接最新职业标准 、 行业标 准和规范, 阋整课程结构 更新课程内容, 构建满足千 服务 于智能 制造 、 绿色制造、

10、“ 互联网+ 制造”等领域的课程体 系 积极推行基于生产一线的案例教学和项 日教学, 不断提 升人才培养水平 注重教师发展, 加强1 程川队建设 。 积极推进制造、 与 教育融合发展 _ I : 程和创新型 专业技术人 才开发工程。 建设 能够聚焦学科专业技 术领域, 关注产业发展核心技 术和关 键共性技术发展, 符合应用型、 复合型、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 要的 “ 多元化” T程冈队。 造就一批传播大学精神和文化、 引 导学生意识行为的思想者和引领者, 专注学生成长成才的合 作者和指导者, 引领技术进步的实践者和创新者。 V O C A T I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C A L E D U C A T IO N l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