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42837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政党制度考点 1 政党领导国家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政权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2)政党制度考点 1 政党领导国家政权1特征:阶级性。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主要看它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2现代各国一般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原因: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政党只有掌握国家政权,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政党具备掌握国家政权的条。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

2、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执掌者。考点 2 政党制度1政党制度按性质划分为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两种类型。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主要有两种形式:两党制和多党制。2两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操纵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轮流执政,互相对峙的政党制度。资本主义两党制起于英国,后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英国和美国最为典型。3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由两个以上的主要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操纵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多党制起于法国,以法国和意大利最为典型。目前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瑞典、

3、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以及土耳其、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4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作用、实质:它较之于封建专制统治具有历史进步性。从本质上看,它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无论是两党制,还是多党制,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执掌国家政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政党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掌权执政。考点 3 我国的政党制度1我国有八个民主党派。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原具有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转变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4、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前提保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注意: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与共产党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3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5、主的一种重要形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献计献策,为促进重大问题的正确决策和重要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4多党合作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化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二是我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这样,人民政权就要

6、丧失,社会主义制度就要被颠覆,必将造成社会倒退,全国各族人民绝不允许出现这种局面。考点 4 党的性质1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保持其性质的决定因素。考点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只有坚持中国共

7、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考点 6 党的领导1领导方式:政治领导: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思想领导:进行思想宣传。组织领导:推荐重要干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2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其中,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党集中精力抓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有利于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协调各方关系,使执政党、参政党、各机关、各团体都发挥其职能作用,多方配合、

8、形成合力、共创伟业。依法执政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考点 7 党的建设1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是党的建设主线。内容: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2思想建设。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3组织建设。组织建设以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为重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由党员体现,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建设一支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治本色的干部队伍。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充分发挥它们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4作风建设。作风建设的重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深入开展党纪党风教育,以优良的

10、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决反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从头上防治腐败。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民主集中制。考点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内容: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合乎国情,集中体现我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

11、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泉。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理论形成的前提条,贯穿邓理论的一条红线。 )地位和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3科学发展观。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意义: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