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面教案5 苏教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54247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面教案5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面教案5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面教案5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面教案5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面教案5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面教案5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一面一面 初一教研组教案修改稿初一教研组教案修改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掌握文章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精神的写作方 法。 2、 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 3、 掌握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4、 学习叙议结合,画龙点睛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掌握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2、掌握文章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第一教时 教学安排:教学安排: 简介背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掌握文章抓住外貌特征,刻画

2、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掌握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读:一、引读: 1936 年,中国文坛上一颗巨星殒落了,山河动容,举国悲恸,在悼念鲁迅逝世周 年的日子里,一位电车工人回忆了四年前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的真 挚而又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带着缅怀的心情走近鲁迅的世界,感受他的伟大人格魅力。写作背景 1936 年 10 月 19 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法表达沉痛的悼念。 作者与鲁迅仅见过“一面” ,但对鲁迅外貌、言行观察细致,记忆犹新,于是能因小见大, 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为青年一代

3、,期望踏着 鲁迅的足印继续前进的思想感情也渗透其中了。文章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 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作者简介 :阿累,生于 1909 年,原名朱一苇,现名朱凡,江苏涟水人。在南京 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上过学,后考入上海同文书院学习日语,最后毕业于上海 艺术大学。1931 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 年参加“左翼剧联” 。同年 8 月考入上海英商 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共青团,接着参加中国共产党。因参加卖票工人罢工 被捕,两年后经人保释出狱,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尊孔学校教书。后返上海从事写作 和翻译。抗战后参加,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工作和行

4、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 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 离休。 一面 是作者 1936 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最初发表于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 二、初读二、初读: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地窖(jio) 赫然(h) 嵌着(qin) 窘相(jing) 颓唐(tu) 熏黑(xn) 憎恶(zng w) 虐待(n) 揩油(ki) 恣情(z) 抚摩(f) 摩挲(su) 抖擞(su) 脑勺(sho) 不能自已 2、紧扣文本,将“一面”扩充为完整的句子,其中必须包括与“一面”相关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 用心 爱心 专心23、在“一面”之交中

5、, “我”与“鲁迅”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紧扣文本加以解 释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文章主要写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面之缘?这些描写让你感 受到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讨论思考,学生朗读描写外貌的语段。然后概括人物特点 5、这一面之缘给作者有何影响 6、文章以“一面”为题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启发思考讨论,然后归纳明确 三、迁移三、迁移: 1 介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经常运用在一些短小精悍的散文中。其中的“小” ,既指篇幅 的短小,更指选题的小。生活中的常情常事,常人常物,都可以成为抒写的对象。其中的 “大” ,是指“小题”背

6、后蕴藏的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社会的透彻思考,对将来的丰 富设想。 “以小见大”的写法,能将有限与无限沟通,将具体而微与抽象深刻相连接,从极 小中见出极大。 2 教师组织学生默读全文并思考: 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里的“小”和“大”各 指什么?其中的“大”主要是借助何种表达方式来体现的? 3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4 教师总结:在许多运用“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文章中,创作者常常随事而感,借物咏 怀,借景抒情等,他们或抒情,或议论,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可以学习 并借鉴这种写作方法。本文所写的事情是极平常的,但具有典型意义,小中见大,于细微 处见鲁

7、迅的伟大品格,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画龙点睛,使“小”中之“大”更加分 明。 1、 请采用这种写法,构思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四、巩固四、巩固:布置作业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 2、预习并背诵第二部分板书:一、见到“一面”的情况 一面 深切怀念无限崇敬二、 “一面”产生的精神力量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第二教时第二教时 教学安排教学安排 1、复习检查。 2、品读文章,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 3、认真体会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用心 爱心 专心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引读引读:复习检查 1、 字词默写 2、学生朗读自己习作 二、二、品读:品读: 细读课文,

8、找出你比较喜欢的语句和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记叙的语言,有的是交代情节,有的则带有抒情意味,用抒情的笔调来叙事,来描写。 这里,重要的问题是“遣词造句” ,本文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很多,大家挑出来,用简明扼 要的语言概括一下,写在相应的空白处,以作批注。 作者认出鲁迅以后, “结结巴巴”:一种激动的心情,一时难以用语言表达。 “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蹦出来, ” 。当时社会环境险恶、显示特有的机警,显示对鲁 迅特有的爱护和崇敬。 “带着体温”:保存了多少时间,多么珍贵! “他的手多瘦呵!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鲁迅操劳一生,作出了多大的 牺牲!作者激动之情达到顶点。 再找其它描写的词句。

9、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似的。 ”:用自身的 感受表现对鲁迅的崇敬。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 ”:矛盾复杂的心情,反衬出鲁迅 对年轻人的深切关切之情。 第二部分的议论,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语句工整,对仗,含义极 其丰富:应该恣情地悲痛,但我们不愿。时代的责任感、鲁迅的遗志也使我们不能,事实 上,这已经表达了作者恣情悲痛的心情。 “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鲁迅的死造成了难以计算的巨大 损失,我们不愿计算是因为我们要完成鲁迅未竟的事业。 吟诵课文。主要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各自小声吟诵,以不影响他人而自己又能出声为 限。 三、三、迁移:迁移: 1、完成练习册上阅读 2、用 100 字左右描写你所熟悉的人物外貌 四、巩固:四、巩固: 1、完成练习册上课外阅读题 2、背诵第二部分 方法:先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要求当堂能背诵,最后 检查背诵情况 2、 预习第三课板书:一、见到“一面”的情况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瘦” 深切怀念一面 无限崇敬用心 爱心 专心4由详到略,由整体到局部二、 “一面”产生的精神力量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