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54180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农村公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交通量增加,从 2003 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力度,开始实施通村公路、通乡油路建设工程,一是建设规模空前,持续时间长;二是资金相对不足,需要地方自筹配套资金投入较多。如何做到既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又能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选择恰当技术标准,科学的设计,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及工期,选择好的的施工队伍,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在对农村公路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中,通过认真的分析总结,我认为农村公路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需要认真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

2、勘测设计要求一、勘测设计要求1.1 通乡、村油(砼)路实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通村公路可作简易设计,大中桥设计程序按规范执行。1.2 通乡、村油(砼)路建设项目必须由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图及工程预算按规定报省、市交通部门审批。1.3 通村公路项目要进行简易设计,简易设计由各县、区(市)交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简易设计资料包括路线平纵面图、典型横断面图、路面结构和构造物结构图,简易设计报上级交通局审批。1.4 大、中桥设计必须由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报省厅或省局审批,小桥可由具备助理工程师职称及以上的专业人员设计,报地、州、市交通局审批。1.5 农村公路应按规定设置必要的排水边沟

3、等设计。1.6 在陡岩、急弯、沿河特险路段,要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为行车安全提供必要条件。二、工程技术标准二、工程技术标准2.1 通乡油路、通村公路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级荷载。2.2 通乡油(砼)路的平、纵面指标,原则上应达到部颁四级公路标准标准,即平曲线半径15 米,最大纵坡10%,路基宽度应采用 7.5 米或 6.5 米,特别困难地段的平曲线半径和纵坡不得低于省颁乡村公路技术标准,即 12 米和12%,路基宽度不得少于 4.5 米。当路基宽度小于 6.5 米时,每公里设置错车道不少于 3 个。2.3 通村公路原则上应达到省颁乡村公路技术标准,即平曲线半径12 米,最大纵坡12%,路

4、基宽度4.5 米,每公里设置错车道不少于 3 个。特别困难地段,在保证路基宽度满足 4.5 米的基础上,平曲线半径不少于 10 米,最大纵坡不大于 13%。至少应设置泥结碎石等中级路面,路面厚度不得小于 5 厘米。2.4 通乡、村油(砼)路路面结构层设计应按路面设计规范设计,设计交通量按昼夜 200 辆(标准轴载 10 吨)取值,年递增率按 8%计,设计使用年限8 年。路面设计弯沉 94102mm。交通量大于 200 辆/昼夜,大吨位车辆多的路段,按实际交通量计算结构层厚度,设计弯沉取值不变,年递增率、设计使用年限不变。2.5 通乡、村油路面层原则上采用沥青表处,厚度3.0 厘米,通村油路可采

5、用层铺法 3.0 厘米,通乡油路至少分两层施工,厚度3.5 厘米,即下面层(底层)2.0 厘米为洒铺施工,上面层 1.5 厘米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机械拌和、人工摊铺,提倡机械推铺。2.6 通乡村混凝土路路面原则上采用 C30 混凝土,厚度18 厘米,必须机械拌和和机械振捣。2.7 路面结构层设计必须有基层、底基层和垫层。基层厚度根据设计确定,最小厚度不少于 12 厘米,采用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碎石基层;底基层根据设计确定,但最小厚度不少于 10 厘米,采用填隙碎石底基层。垫层根据土基干湿度确定,最小厚度不小于 20 厘米,采用大渣石或手摆片石垫层。三、农村公路设计(重点通乡油路)3.1

6、 公路等级的确定:根据全县的交通规划;根据现实交通量及预测将来的交通量;根据公路使用性质等。3.2 公路外业踏勘:根据原老路的情况,明确那些路段需要改线及主要经过的控制点等等。3.3 路线设计根据首先确定的公路等级标准、使用性质、地质条件、交通量等综合考虑平、纵、横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多方比较、优化,在力求线型美观,行车舒适的同时,又节约工程成本。a、在平面设计上,尽量利用老路采用截弯取直,首先考虑的不是平面线形上尽量多采用直线或者必须是由连续的曲线所构成,而是必须采用与自然地形相协调的线形。按现行标准规定,公路平面同向曲线最小直线长度为 6V(V 为设计速度),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 2V

7、,这一指标对于贵州山岭重丘区的老路改造要求相对较高。如果片面强求,则必然造成大量的填挖方,大幅度提高工程造价。因此,建议采用贵州省内的标准。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 2V,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 1V。另外,由于老路改建时,为充分利用老路及老路沿线的房屋、电力、电讯等结构较多,选线限制条件相对较多,曲线间径向车接的情况较多,而且经常是连续若干个弯道径向连续,将半径不同的圆曲线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形成 S 型、C 型、卵型、凸型、复曲线等各种线型,但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长度参数应满足规范要求。路线转角的大小反映了路线的舒顺程度,小一较好。但转角过小,即使设计了较大的半径也容易把曲线看成比实际的要短

8、,造成急转弯的错觉。因此,对于设计速度较低(20km/h)的农村公路,在确定其平曲线形的过程中,可不考虑小转角问题。b、纵断面在纵断面设计时,尽量减少老路挖方,宁填勿挖。顺应自然地形地势的起伏这一原则对于农村公路的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贵州山岭重丘区自然地形起伏变化大,对于公路纵断面技术指标的取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增加 1%的纵坡或适当增长坡长。应尽量做到平包竖的组合,缓和坡最好配合地形自然地设置,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距离的缓坡,以争取较均匀的纵坡。尽量避免用小半径竖曲线,当必须在直线上变坡时,竖曲线半径的适用应满足相应等级的视距要求。c、横断面农村公路大

9、部份都属于老路改造工程,一般通过拓宽路基单侧的挖填方式对路基进行加宽。一般路基宽度为 7.5m 或 6.5m,对应的路肩宽度为 0.5m。一是对于交通量较少;二是纵坡比较小的路段,大吨位车辆很少;二是工程量特别大的路段;四是容易造成边坡失稳,由此将造成路基滑坡、塌方,如:堆积层路段、风化石路段、砂土路段、边坡松散路段,宁愿将路基宽度减窄为4.5m,对应的路肩宽度为 0.5m,但必须设置标准的错车道每公里 35 个,每个错车道长 20m,路基宽度为 7.5m 或 6.5m,两端有长 10m 的过渡段。相邻两个错车道之间最好通视,填方路基可设护肩墙和挡土墙,对于地面横坡陡于 1:5的坡地。在填筑前

10、需将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 2m,台阶顶面应做成2-4%的反向横坡,以防路基滑动,当挖方路基遇到不同的土层或大挖路堑时,可根据土质岩性地边坡上采用不同的边坡率,即折线型的边坡断面。d、路面结构在确定路面结构时应本着“注重当地经验,就地取材,强基薄面,结构层少,造价低廉,便于施工”的原则进行设计。对农村公路,在确定路面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筑路材料来源,针对贵州山区石料储量丰富和火电厂分布广泛特点,一般选用面层类型为沥青表处治,基层可考虑为级配碎石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及二灰碎石层,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层,垫层采用大渣片石层,图即为适合于农村公路三种典型的路面结构。面 层:沥青表面处治 3c

11、m4.5cm基 层:级配碎石 12cm20cm底基层:填隙碎石层 10cm20cm垫 层:大渣片石层 20cm40cm土基面 层:沥青表面处治 3.5cm4.5cm基 层:二灰碎石 15cm25cm底基层:填隙碎石 10cm20cm垫 层:大渣片石层 20cm40cm土基面 层:沥青表面处治 3cm4.5cm基 层:水泥碎石 15cm25cm底基层:填隙碎石 10cm20cm垫 层:大渣片石层 20cm40cm土基3.4 排水系统设计路基排水系统(包括边沟、截水沟、盲沟、导虹管、急流槽、涵洞等)在工程造价中占有一定比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的旧涵洞、旧边沟及其它已有的排水设施,以降

12、低工程造价。对每道旧涵洞都要认真调查、检查、分析,看其是否有利用价值,如能利用的,要尽量利用;不能利用的,坚决拆除重建。对重建或增加的涵洞,既要满足排水要求,又能要考虑到将来养护需要确定孔径大小,最好采用内孔径0.751.0 以上的涵洞。路基边沟,只在路基土方开地段另行砌筑边沟外墙。石方地段就不另行砌筑边沟外墙,只对沟底铺底,在我县 X358 线、柏田线 25 公里通乡油路设计中,石方地段未设边沟外墙和利用旧涵洞,节约投资 50 万元。3.5 防护工程设计原老路的护坡、挡墙要尽量利用外,但必须对原来下挡墙检查、分析看其是否能利用,如能利用,要尽量利用,对于路线经过良田路段时,最好设计为护肩墙,

13、为了减少占用耕地。对于经过地质不良地段最好设计护坡或挡墙,这样既减少了开挖工程量又减少因开挖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塌方、滑坡、水毁的费用增加,同时也保证了施工和行车安全。对于路线经荒山、荒地路段时除了高填方路段下部和浸水路段采用浆砌防护外,其它路段一律不设浆砌工程,均以自然堆坡超宽压安 0.5m 或采取干砌护坡。在我县 X358 线柏田 25 公里通乡油路优化设计中,减少圬工砌体 3500 多立方米,节约投资 40 万元。3.6 桥梁设计原有旧桥能利用尽量利用,但必须对每座旧桥都要认真调查、检测、计算、分析,看其是否尚有利用价值,不能利用的,坚决拆除重建。特别注意原旧桥上面不能加载,若要加载必须通过

14、检测、计算。因此,只能用桥面标高来控制桥两端引道设计。3.7 安保设施的设计a、对无人行道桥梁以及回头弯处必须设计钢筋混凝土防撞墙。b、对于路肩边缘有富余地方,且外边特别危险路段可设计为宽 1.2m高0.8m 的 M15 水泥砂浆砌筑片块石防撞墩,这样能够节约投资。c、陡坡急处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撞墙或防撞墩。d、线形较好,纵坡比较平、缓、外缘比较险的路段设置警示墩或警示栏。e、对于比较险、坡陡、弯急、事故多发路段在起讫处设置安全警示碑,提醒过往车辆,前方路段坡陡、弯急、险、事故多发路段、慢行及注意安全。四、农村公路大中修的设计4.1 大修的设计a、现有路面结构调查工作交通调查,对于当前的交通量和

15、车型组成进行实地观测,最好调查一昼夜交通量,通过调查分析预估交通量增长趋势,确定设计使用年限平均增长率。路基状况调查,调查沿线路基土质、填挖高度、地面排水情况、地下水位,以确定路基土组和干湿类型。路基构造物完好情况调查,调查沿线挡土墙、护肩墙及排水设施等等的损坏情况,并记录统计好,作为编制预算时使用。路面状况调查:调查路面结构类型,组合和各层厚度,为此需开挖试坑进行量测和取样试验,量测路基和路面宽度,详细记载路表状况及路拱大小。对路面的病害和破坏应详加记述并分析产生原因。b、现有路面弯沉的检测弯沉检验采用双轮组单轴载 100kn 作为标准轴载。为了弯沉检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一般按车道检测,按

16、20 米一点相邻两车道应错开检测,并在现场标注检测的具体位置及桩号。根据计算出的弯沉值,应将全线划分为若干段落,各段路基干湿类型和土质应相同,弯沉值比较接近,并结合原路线的纵坡变坡点的位置划分段落。c、路面结构层补强厚度设计当弯沉值过大、强度不足时应进行挖换补强,设计方法与新建路面相同。加铺补强层的结构设计应根据原路面综合评价、公路等级、交通量,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结合纵、横断面调坡设计等因素,选用直接加铺,级配碎石基层或加二灰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等结构设计方案。d、路面结构层补强厚度设计步骤根据检测的弯沉值计算路面的当量回弹模量。拟定几种可行的结构组合与结构层厚度,并通过试验或参照当地成熟经验确定各补强层的材料参数。根据加铺层的类型确定设计指标,当以路表回弹弯沉为设计指标时,弯沉综合修正系数按F=1.45( Ls 2000)0.61(Et p)0.61式中:E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