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54060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戴建中教授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节选)戴建中教授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节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一直都很引人瞩目。在经济上私营企业的 再生打破了公有制经济的一统天下。在社会结构方面,私营企业主的出现更是引起很多争 论。它的现状如何?它和社会结构中的其他部分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关系?这的确是一个 值得仔细探讨的问题。 戴建中戴建中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研究的一些信息。改革开放二十 年来,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一直都很引人瞩目。在经济上私营企业的再生打破了公有制 经济的一统天下。在社会结构方面,私营企业主的出现更是引起很多争论。它的现

2、状如何? 它和社会结构中的其他部分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关系?这的确是一个值得仔细探讨的问题, 需要真正拿出一些数据来才有说服力。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在 1993、1995、1997、2000 和 2002 年分别作了五次全国性抽样调查,这样得到了极为丰富的调查数据,可以作为讨论 的基础。我讲四个问题。 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 在 1949 年以前我们国家有两种国内的私营经济。一种是官僚资产阶级的企业,一种是 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他们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呢?官僚资产阶级产生于晚清的洋务运动, 到 1949 年没收的官僚资产阶级财产共有 2858 个单位,其中的生产工人只

3、有 75 万人,但是 它们已经占到当时工业、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 80。另外一块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企 业,当时也仅有不足一百年的历史。一部分是手工业工场引进了新式机器慢慢做大形成的。 第二部分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时,出现了一批民办官助、民办官督的企 业。第三部分就是一批当时的地主、官员办起了新型资本主义工商业。到了 1949 年以后私 营企业陆续开始公私合营,到 1956 年 12.3 万工业户(拥有工人 164 万) 、402 万商业户(从 业人员 662 万人)全部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私营企业至此在中国大陆上不复存在。当时 被划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是 86 万人,中共十二届三中

4、全会后又把其中 70 万人区别为小商小 贩,因此真正原民族资产阶级仅为 16 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首先是农村大包干,家庭手工业、副业越做越大,雇用的人越来越多, 逐渐出现了“雇工大户” ,直到 1988 年修宪,才正式认定有一个“私营经济” 。1989 年开始 在统计上单列了一个“私营经济” ,当时私营企业是 9.1 万户,投资者 21 万人,雇工 241 万 人,总的力量就这么大。到了 2001 年底,私营企业已有 203 万户,投资者 461 万人,雇工 2253 万。如果拿今天的私营经济与解放初期相比,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工人数,都要多到 10 倍以上,所以私营经济已经完全是国民经济中独立

5、的组成部分,相应的私营企业主也已经 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但是他们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力量仍然是相当 有限的。1949 年的私营工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 63,可是到去年为止,工业是私营企业户 数、人数最多的行业,但私营工业也只占全国工业产值的 10.7,仍是比例相当小的一块。 现在不总是说非公经济是“二分天下有其一” ,或“三分天下有其二”吗?因为这里面还包 括三资企业和个体户。个体户千万不可忽视,它们一个一个都很小,但是累加在一起,现 在是 2400 多万户,4700 多万从业人员。真正的私营经济今天在经济生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和所占比例,仍然是相当有限的。 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流动

6、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流动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结构, “俯看成圆侧成岭” ,拿工程图打个比方,俯视图是一组 同心圆,侧视图是一个金字塔。最中间的同心圆是当时的政治精英“干部” 。他们不但 掌握着国家的政治领导权,同时通过计划经济实际上也掌握着国家全部的经济权力。在它 周围有个知识分子阶层。虽然说政治运动经常对知识分子形成冲击,但是总的来说它的社 会地位还是较高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界限也不是特别分明,一些知识分子有可能成 为干部。再往外面的是城市工人。他们完成政府所交给的生产任务,可以获得一定水平的 保障。比如享受免费初等教育,学校毕业以后,基本上可以全部就业。一旦“有了工作” , 公费医疗、劳

7、保制度就都有了,只要他在一个单位时间长了,住房还是可以有盼头的。到 他退休了有退休金,最后死了,还有丧葬费。所以从生到死,他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是 再外圈的农民就不行了,在人民公社制度下以农业为生的人却不能自己决定种什么、怎么 种。他们又没有自由流动的权利,一生被固定在唯一的一块土地上,这样的身份就已经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了,农民其实是应该有人身自由的。同心圆的最外面,有少量的 占人口 5的所谓“地富反坏右” ,已经是处于最边缘状态了。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对改变自己位置行动最积极的,实际上是农民和一些边缘群体。 因此最早手工业能够做大,家庭养殖业能够做大,雇工能够超过一定限度成为私营企业

8、 (那时候还称为“雇工大户” )的,首先是农民和没有职业干了个体户的这样一批人。到了 1989 至 1992 年,尤其是 1992 年以后,开始出现变化了。这时的计划经济已经受到比较大的 动摇,已经开始出现职工“下岗” ,在干部、知识分子中已有“砸三铁”之虑,未来的前景 已经不像在计划经济体制底下那样容易把握那样可以预见了,同时他们也受到原来边缘群 体成功的鼓励,因此这时候开始出现干部、知识分子“下海”办私营企业的第一个高潮。 这期间原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职工已经占到开业业主的多数,因为开业的原始积累与资 金已经越来越困难,农民开业的数量相对减少,个体户做大了成为私营企业的比例也在下 降。 到

9、了 1998 年以后,引人瞩目的新现象是出现了原来的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转制,在 2002 年调查中,这类企业占同时期开业私营企业的大多数。这个转制有的地方喊得很凶, 比如说山东诸城,当地负责人得了个“卖光”的绰号,但也有些地方并不声张地闷头干, 最典型的就是江苏。原来农村发展有几个模式, “温州模式”是土生土长的私人资本,广东、 福建靠的是外来资本,与此完全不同的“苏南模式”是发展农村集体企业,有的企业已经 发展得非常巨大,一年都是上几个亿的产值,但在 1998 年以后基本上都已转制,一种转成 私营,一种转成股份制。股份制有员工持股,也有主要经营者持股,到了近两三年提倡二 次改制,把股份再集

10、中到原来的经营者手中。现在江苏的私营企业发展非常快,原来的 “苏南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了。这种转制跟过去的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下海”最大的不 同在于, “下海”是政治精英、文化精英转化成经济精英,需要有一个“借船”或是“造船” 的过程,而现在的转制是乘着船下海乘风破浪,原来企业的生产能力、销售渠道一切都不 变,只是所有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相应的管理机制也发生了变化。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转制的这一批老板和原来的老板有很大不同。如在转制的老板中,从 2002 年的数据来看, 党员正好占 50;他们成为私营企业时现成的资本规模比原先那些老板开业时的资本大一 倍,他们从一开始就跃过了私营企业的原始积累阶

11、段,一夜之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 云” 。这一批新老板跟原来社会上一般认为的私营企业主不是党员、社会地位不高、管理水 平比较低等等形象完全不同,这一点底下还会再回过头来讲。 私营企业主和其他社会成分之间的关系私营企业主和其他社会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考察的是私营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我们是从税收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的,税收是 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国家不是一种社会成分,但是国家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来调整各个 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税收上到底有没有差别?应该说偷漏税是普遍存在的。2001 年福布斯名单公布后,总理让查一查他们交了多少个人所得税。其实 查个人所得税是其次的,主要的是企业

12、所得税。这是跟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相关联的最 主要的两大税种,企业只要开办,如果有利润,就应该交企业所得税,这是真正的大头, 而个人所得税是把企业利润作为个人收入拿出来分配后交的税。所以明智一点,如果对未 来有信心,不必把资金从企业里调出来作为个人资金。从 1994 年税制改革以后不同所有制 企业税种、税率上没有区别,税收和销售额之间的比例应该是差不多的。以 1999 年工业企 业为例,国有企业每销售 100 元钱,大约缴税 8.5 元;而私营企业是每卖 100 元钱缴税 4 元 钱。国企比私企每销售百元平均多交利润 4.5 元,反之利润少 2.74 元。从每年的税务统计 年鉴上看,从 198

13、9 年到 1998 年,仍然按国有企业的缴税水平作我们的比较基准,估算私营 企业这十年应缴税 3058 亿,实际上却只缴了 388 亿。私营企业对国家是有贡献的,一个是 有利就业,一个是形成新的生产力,一个是缴税。但是比起国家所规定的税收标准,那就 相差得太远了。十年的应缴额和实缴额差了两千六七百个亿,相当于 1998 年全部私营企业 注册资金的 40,可以说私营企业没有得到国家投资,但是实际上却吃到了“免费午餐” 。 近几年对私营企业的税收抓得越来越严,私企纳税额增长的比较快,原因之一恰恰是原来 完税基准太低。 第二考察私营企业主和政治精英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小私营企业主的确处在权力制 度架

14、构之外,在经营活动中主要依靠自己的社会网络。在他们来往最频繁的朋友中,干部 占到 4748,社会网络是以干部作为中心围绕权力而建立的。这张网络有这样一些作用: 帮助进入市场、疏通贷款、购买租赁场地、获取采购和销售信息等。随着企业主内部的分 化,经济精英与政治精英之间的关系也有新变化。 第三考察私营企业主和工人,即私营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到底怎样?私营企业工人工 资水平与国有企业差不多,但是劳动时间平均而言是国有企业的 1.2 倍,较少得到社会保险 的机会,大约只有 40的企业给职工交医疗保险,交养老保险的不足 50,有的企业即使 投保,也只涉及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我曾经用 2000 年的调查

15、数据作过一个测算, 1999 年私营企业的平均利润是 117 万,其中接近 80是作为再投资的,作为投资分红的是 21.5 万元。私营企业主个人平均在企业总资本中占 78.6,应分红 16.9 万元。他们之中绝大多 数又是企业的主要管理者,表面上的工资定得很低甚至没有,因此分红中的一部分应视为 管理劳动的收入,但管理是倍加的劳动,报酬又如何计算呢?我想起曹冲称象的故事,大 象没法称,我们来称称石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每年都要调查企业经理人的工资,1999 年整个非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平均工资是 7200 元,也就是说年收入 8.6 万,拿这个石头来替 代企业主的管理劳动,16.9 万减去 8.6

16、万还有 8.3 万属于劳动剩余价值。在所有分配中,全 部职工工资和投资者资本回报部分的比例为 1:1.79。即便如此,由于大部分私营业雇工来 自原来的农民,他们获得的工资也比留在土地上的收入要高,因此今天的劳资关系并没有 激化到对立的地步。由于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将长期存在,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状 况很难改变,所以劳工争取权利的余地也是有限的。另一个方面,我们并没有经历过类似 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之前已经有过的长久的文艺复兴时代,我们缺乏与残酷的市场 竞争精神相平衡的人文主义关怀,因此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演变仍需密切关注。 还有一点是私营企业主和知识劳动者的关系,在企业内部表现为与职业经理人和管理、 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2000 年调查显示,在私营企业中担任总经理、厂长的有 93就是业 主本人,6.7是其他投资人,由非投资人担任的仅仅只有 0.1。所以私营企业的一个重要 特点就是投资、管理两权紧密结合。尽管现在有些私营企业也有工会甚至有党委会等,真 正的权利仍然垄断在投资者手里。绝大部分私企采用家族式管理,财会、采购、仓库保管 等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