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3527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一、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农为本”古今一理:中国的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绕不过去的关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农业脆弱、农村贫穷、农民困苦的状况,长时间难以扭转的问题。其基本特征是,过多的人口拥挤在农村,过度利用土地资,劳动生产率低,就业不充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很低,而资掠夺性使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国土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

2、极而有效的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着手农村税费改革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00 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今年的政府工作要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化

3、水平的较大差异。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 2000 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 8%,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二、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一)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1

4、、元谋人、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顶洞人,已掌握磨制、钻孔技术。半坡、河姆渡时期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技术。大汶口化中晚期,生产工具进一步发展。2、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3、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有铁锄、铁斧等,并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4、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得以推广。6、魏晋南北朝时,曹魏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 。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7、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

5、筒车(灌溉用)等农业工具。8、对生产工具变革的基本认识: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以充分体现。 历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与改进,是以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行为,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原埋。 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改造世界。 (二)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灌溉技术、耕作和管理技术上。1、灌溉技术。各朝代都非常重视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春秋战国: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楚国孙叔敖修的

6、芍陂(淮河流域)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吴王夫差开邗沟;魏有鸿沟;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在成都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咸阳附近修的郑国渠。秦朝开通了灵渠。 (两汉:汉武帝治理黄河、王景治黄。三国:吴开凿江南运河。 )隋朝开通大运河。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概况:隋炀帝在历代运河的基础上,于 60610 年,开通了大运河。a、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b、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影响:a、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b、开通运河带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

7、级矛盾激化。唐时期的大运河、筒车等都是著名的灌溉工程或先进的灌溉工具,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唐朝还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 开发利用水资也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准则,遵循政府宏观控制、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户参与的原则。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国家对内职能及党和政

8、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中国古代水利上的经验与教训: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如西汉武帝亲往黄河工地视察,命令随行将军、大臣负草堵河,自己作歌鼓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清代康熙帝亲自研究水利学和测量学,为组织治理黄河和永定河,还曾六次南巡,到治河工地勘察。古代国家重视水利的兴办,这是与水利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相联系的。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正是由于兴修水利具有如此的重要性,

9、所以古代不仅在平安盛世时期,就是在纷争动乱岁月,国家也往往不放弃水利事业的兴办。如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办和对都江堰的修缮。诸葛亮指出:“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 ”所以国家专置管理堤堰的“堰官”,负责维护都江堰。由于历代政府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总体讲,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中原、川西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辅渠、白渠) ,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

10、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元明清时期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举办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2、耕作和管理技术。夏、商、西周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隋唐时期普遍推广“圩田”和两年三熟耕作制,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三)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1、先秦:半坡种粟、麻;河姆渡种植水稻;西周时农作物种类增多,包括后世大多数农作物都有种植。五谷都已种植。2、两汉:稻和麦得

11、到推广种植;东汉时已有双季稻;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3、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为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称我们在重要的粮产区。北方的河西走廊、辽东等边疆地区得到开发,茶树种植推广。4、唐朝:圩田种植高产水稻,江南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两年三熟制在南方推广,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外作物莴苣、菠菜等得到种植。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宋元: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到江淮地区;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棉花种植遍及南北。6、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

12、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7、清朝: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棉花、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四)垦荒的利与弊1、表现:春秋战国: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现许多私田;西汉:全国耕地面积扩大到八百多万顷;三国:魏、蜀、吴都实行屯田,使荒地得到开垦;南朝:江南土地大量开垦,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北方边疆得到开发;隋唐: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江南土地资进一步开发,开垦地,围湖造田使耕地面积增加;明朝:鼓励垦荒,明初全国垦田数达 8 亿亩;清初:奖励垦荒,清初 100

13、多年,全国耕地面积增加 40%即 3 亿多亩。2、利:耕地面积的扩大,保证了农业的正常有序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殖。3、弊:过度开垦,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4、说明:中国古代自远古到西周,耕垦的区域限于中原与关中部分地区,进入东周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私有制的萌芽、产生和确立,以及增强国力的需要,开发土地资的要求大为增强。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下,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中原荒地大为减少,关中秦国荒地也得到迅速开垦。秦汉时期不仅内地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国家疆域的开拓,垦田迅速向边远地区扩张,如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和河套一带垦荒。汉武帝

14、在西域屯田。三国时期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屯田。西晋和北魏、隋唐,先后实行占田制、均田制,将大量空荒土地分给农民开垦种植,同时又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如明初,太祖皇帝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清初以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的标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与劳动人口一样,同是中国古代经济兴衰、国力强盛的标志。发达兴盛之时必是户口殷繁,桑拓满野;而萧条衰败之时则是千里无烟,鞠为茂草。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这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但盲目垦荒也带了不少负面影响

15、,如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滔滔黄河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错,到处是青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材、粮食日益增加,就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再如明末以长江上游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人口膨胀、地陡坡垦殖形成一个怪圈,使森林大量耗损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可避免性。(五)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及特点

16、等1、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生产棉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东汉:光武帝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的三十税一。三国:曹魏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北魏:孝帝颁布均田令和租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唐初: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唐玄宗前期大力发展生产,精简官吏裁汰冗员。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作物交流。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封建国家还编纂农书,推动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各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