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纪罡-正确认识知识管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53079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纪罡-正确认识知识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徐纪罡-正确认识知识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徐纪罡-正确认识知识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徐纪罡-正确认识知识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徐纪罡-正确认识知识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纪罡-正确认识知识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纪罡-正确认识知识管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认识知识管理讲师:徐纪罡一、知识管理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想要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首先要了解知识经济。1.创新,中国企业的出路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尤其对于中国来说。2012 年 9 月 18 日,胡锦涛在发展中国家科学 院大会上发表致辞时提出,到 2020 年中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对企业来说,创新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持续创新突破专利壁垒对中国企业来说,要想突破专利壁垒,最好的办法就是创新。1886 年 1 月,德国人朱卡尔奔驰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之后朱卡尔奔 驰立刻注册了专利,并通过生产汽车赚钱。其他人如果也想通过生产

2、这款汽车赚钱,就要交专 利费,专利费的多少完全由朱卡尔奔驰决定。毫无疑问,朱卡尔奔驰通过建立专利壁垒,成为 该款发明的主要获利者。案例大处模仿,小处创新,交叉授权我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在设计之初沿用了俄罗斯“联盟号”的设计理念,但在模仿的同时做了 一系列创新:首先,个头更大,乘坐更舒适;其次,使用了大量新材料;再次,在通讯系统上使用了宽带技术,航天员在飞船中可以和地面视频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神舟六号”甚至超越了“联盟号”。因此,即便“神舟六号”在最初模仿了“联盟 号”,也不能说明它侵犯了“联盟号”的知识产权。其他国家如果要使用“神舟六号”的新技术,就 需要与中国进行交叉授权。从案例可见,

3、企业想要突破专利壁垒,可以在大方向上进行模仿、小方向独自创新,通过交叉 授权的方式,获得专利使用权。只有在原有的技术上经过创新,才有可能突破专利壁垒,实现 创新的价值。通过创新突破专利壁垒获得知识产权并非长久之策,因为本身拥有知识产权的人也可以在原 有基础上创新。企业只有提高创新速度,持续创新,才能保证交叉授权的有效进行。案例谁动了 IBM 的个人电脑市场?IBM 公司将组装电脑的器件的接口进行了标准化,使人们能够很容易组装一台电脑,它装有 80286CPU 处理器的电脑垄断了整个个人电脑市场。但是,处于竞争优势下的 IBM 公司却在不 久之后丢掉了大半个人电脑市场。原来,英特尔公司开发出一款

4、新的处理器80386CPU,希望与 IBM 公司合作推出新的电脑。 IBM 公司认为卖 80286 电脑正是赚钱的大好时候,可以暂时停止创新。英特尔公司认为自己投 入大量精力、财力开发出来的产品不能闲置,就利用 IBM 将接口标准化使任何人都可以组装 电脑的条件,找到新的合作对象康柏公司,由康柏公司第一个推出装有 80386CPU 的电脑, 从而抢去大半的个人电脑市场。总之,只有持续创新,才能突破专利壁垒,获得真正发展。快速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案例“微软距离破产只有 18 个月”比尔盖茨曾说过,“微软距离破产只有 18 个月。”他清楚地了解,不管多好的软件,18 个月后 一定会被模仿成功并开发出

5、更好的产品。所以在 Windows98、Windows2000 系统仍然够用的情 况下,微软仍坚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推出新的操作系统,让竞争对手无法跟随。微软正是通过持续创新,推出新产品,将产品做到极致,才获得对手望尘莫及的核心竞争力。开放式创新加快创新速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发达,企业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不 断提高自身的创新速度。比如,通用公司和丰田公司基本处于同等水平,对这两个公司来讲, 倒车雷达、定速巡航等都不是技术难题,只能比创新的速度,不断推出新车。跨领域创新应对替代危机案例随身听的进化日本曾将 walkman 磁带机做到极致,不但超薄还能自动翻带,音质

6、也非常好,但是现在已经没 有人使用了。并不是因为东西本身不好,而是整个行业已被替代。首先,磁带机被 CD 机整体替代;随后,CD 机又被 MD 机所替代;后来,CD、MD 又被 MP3 所 替代;如今,MP3 也没有人用了,因为产品的相关功能直接集成到了手机中。由案例可见,产品销路不好并不是产品做得不好,而是技术发展速度太快,导致整个行业被替 代。比如,互联网行业替代传统报纸行业就是跨领域替代的典型案例,可见,跨领域创新能够 有效应对替代危机。知识创新提升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创新力才有竞争力。1996 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1997 年 2 月,当时

7、的 美国总统克林顿将其修改为“知识经济”。简单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要赚钱就要依靠知识创 新。相对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来讲,知识经济赚钱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表 1 所示)。表 1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对比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时间17-19 世纪19-20 世纪末20 世纪末至今代表土地生产线知识竞争力劳动力资本创新由表 1 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是知识,其竞争力来自创新。只有持续、快速地推进知识创 新,进行跨流域创新,企业才能获得竞争力,应对替代危机。2.创新的主要内容创新的三要素创新三要素是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知识聚合,其中知识聚合是企业创新最重要的要素。比如, 人类很早

8、就想像鸟儿一样飞行,从先驱者绑着羽毛从山上往下跳,到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实现人 类飞行梦想,这个过程就体现了创新三要素的结合。创新的分类创新可以分为三类:原始创新。原始创新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比如,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就是原始创新。跟随创新。跟随创新是对每个细节不断进行优化的过程。比如,第一台计算机很大很笨重,如 今的台式机和笔记本都轻薄、灵巧了很多。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 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比如,从笔记本到 Ipad 就是 集成创新。创新的价值对企业来讲,不同类型的创新具有不同的价值。原始创新

9、“始创新”。原始创新即“始创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般由国家 投入财力在研究所或大学进行。对企业来讲,这种创新的回报周期较长。跟随创新“流创新”。跟随创新即“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只有通过流创新对产 品进行不断优化,才能获得竞争力。集成创新“源创新”。集成创新即“源创新”,对企业来讲速度更快,并且具有革命性。“源创新”和“流创新”的名称来自于成语“开源节流”,企业想要积累财富,一方面要节流,一方 面要开源;企业想要创新,更需要推出一款具有革命性的产品。案例雅虎的集成创新VERITY 和雅虎都是做搜索引擎的企业,前者大家可能没听说过,但对雅虎却耳熟能详,最重 要的原因就是

10、雅虎把它的搜索引擎应用到了广告领域。雅虎将其搜索引擎放在网页上,公开、免费提供给公众使用,使任何人都可以用它检索知识, 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当客户达到一定规模后,雅虎就开始在搜索引擎上打广告,不断 提升其商业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因此,雅虎公司最精准的评价是引擎领域的广告公司。雅虎的做法就是一种集成创新,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对于企业来讲,流创新非常重要,但源创新更有价值,并且是无止境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创新,同时需要持续、快速和跨领域的创新。企业想要不断提升自身能 力,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聚合;第二,快速聚合;第三,集体创新;第四,避免重复 创新,把创新成果中的重

11、复部分剔除掉。二、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传统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创新的要求。1990 年,日本野中郁次郎提出 一套全新的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简称 KM)。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知识螺旋,其主要作用是提升创新力,从而提升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需要组成一条知识价值链,把知识价值转化为价值。1.知识螺旋知识螺旋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理论,分为社会化过程、外部化过程、结合化过程、内部化过程四 个部分,如图 1 所示。知识螺旋的四部分英文缩写是 S、E、C、I,其中在内部化过程中,I 代表 个人,G 代表组织,C 代表企业。图 1 知识螺旋的组成知识螺旋的

12、基本原理知识螺旋的基本原理分为四部分:第一,社会化。社会化是人际之间的知识交流。比如,通过与同事聊天产生出一些好的想法、创 意,从而形成小范围的知识聚合,但创新力比较小。第二,外部化。想要把小范围知识聚合力放大,需要通过一个外部化的过程,把大家的知识都 显化,如将知识变成文件。第三,结合化。如果要将知识聚合放大,就要把大家的知识显化,将知识变成的文件放在文库 里,供大家查阅。第四,内部化。把聚合到一起的知识,以培训等方式重新返回员工的头脑中。由于知识量足够 大,再进行知识聚合创新的强度和能量就会增大,创新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有更多知识的 人在进行交流时再进行知识聚合,循环往复,使知识螺旋旋转

13、起来。简单来说,知识螺旋就是一个大型的头脑风暴。企业首先把大家的智慧聚集起来,其次建立文 件库,最后使大家到文件库进行阅读和交流,这就是知识螺旋的基本原理。知识螺旋的应用案例企业征求建议的错误做法企业在内部征求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时,通常由一个部门发出邀请或者通知,要求各部门在规定 时间内提出合理化建议。然而建议提交之后往往会发现多数是不切实际的,企业领导会邀请专 家对相对好的方案进行评比,评出前三等奖,领导颁完奖后,企业征求建议的程序也就结束了。 这种常用的做法通常会使一些有价值的、不太成熟的建议无法有效实行。解决案例中企业的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运用知识螺旋理论。企业想要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可 以

14、分步进行:首先,在部门内部进行讨论,待讨论成熟后再提交,形成知识螺旋社会化过程;其 次,把产生的好主意写成文本,做成提案报告公示出来,形成知识螺旋外部化过程;然后,把提 案报告放在公司内部办公网络系统上,让全公司的员工看到,提出改进意见,使方案得到完善, 完成知识螺旋的结合化过程。如果方案经过一次完善后还不成熟,可以在知识螺旋中多转几个 圈后再把成熟的方案报给公司。公司收集到方案之后,邀请相关专家对公司有价值的方案进行 知识螺旋,让专家对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数据是用数字等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直观描述, 如 3.14 就是一个数据,本身没有意义;信息是关于客

15、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如当 等于 3.14 时,3.14 就开始有了意义;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如圆的周长直径3.14;智慧是对事物迅 速、灵活、正确地做出理解和处理的能力,如利用直径计算出圆的周长或面积。企业需要智慧,并需要对智慧进行管理,而企业的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让企业更具智慧。所以, 对企业来说,进行知识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2.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被写成文字或者是做成音频、视频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更方便传播;保持在头脑中,没有显化 出来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关于知识管理中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学习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了解知识是否已经显化。对自身而言是隐性的知识,对他人而

16、言 可能已经是显性的知识。第二,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第三,不能有效显化出来的知识,表明对该领域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3.知识管理的发展史知识管理经历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发展阶段。图 2 知识管理的发展史初级阶段20 世纪中期,美国经济出现波动,企业需要裁员。企业担心被裁掉的员工把知识带走,于是开始思考把人与知识分离。最后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人 力资源对员工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把企业员工分为核心员工和非核心员工,在裁员时留下核 心员工,裁掉非核心员工,使企业的知识不受影响。同时,在经济恢复重新招聘员工时,利用留 下的核心人员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中级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趋势明显。美国对日本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得知日本在软实力方面做得较好,即通过知识沉淀提升的 企业智力,使企业在相同硬件基础上做的事情更有效。美国最终的解决方案是运用企业管理解 决所面临的问题,建立学习型组织,引发学习日本管理模式的热潮,并推出“西格玛”等许多管 理方面的思想。高级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